浙江衛視《今日聚焦》是浙江廣電集團重點打造的輿論監督欄目,旨在報道浙江省地區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用新聞的力量來推動進步,已經成為建設性輿論監督類新聞節目的新标杆。浙江衛視新聞中心陳豐從“刨根勁”“較真勁”“求真勁”等三個方面,講述了《今日聚焦》節目組工作人員在排查污水方面三股“勁”的幕後故事。
1
“刨根”勁
接群衆舉報線索,2018年5月2日下午我和同事趙倬趕到位于浙江省海甯市袁花鎮的浙江力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條河道從廠區穿過,将廠區分為兩部分,一座橋梁架在河上。車子一進廠門,我們直接駕車到橋上。登高能望遠,此處是最佳觀察點。很快我們發現了靠近廠區的河堤岸兩處排水口,遠看似乎正有水體排入河道。上車前往再查看,一處外排帶有油污的,另一處雖沒油污但淡黃色的水體表明是不正常的,水流過的石頭上有明顯泛白的沉澱物痕迹,跟強堿性水十分相似。剛好有一艘皖籍貨船停泊在附近,我們向船主借來水桶,從排水口取上水樣,一測果真為強堿性水。采樣兩瓶水體後,趁天色尚早我和趙倬決定先摸排一下污水的來源。
廠區很大,分不同的區塊和車間,其中有生産當地支柱産業太陽能管的車間,生産流水線上有廢水流動排到地面上。我們趁工作人員不注意時,用PH試紙檢測了水體,呈中性,迅速排除了此車間的可能性。剩餘幾個車間以生産塑料扣闆為主,流水線上無明顯的用水發現,遂排除可能性。其間穿過一個好像是印花車間,似乎也沒發現有污水迹象,再加上車間裡一股濃烈刺鼻的氣味,使我們匆匆路過放松了警惕,忽略了此車間牆角根處的污水。步出車間,天色已晚,決定明天繼續查找污水的來源。
5月3日一早我們再次趕到時,排水口的水量跟昨天一樣,檢測後同樣為強堿性水。因為昨天尚未找到污水源頭,我和趙倬商量後決定擴大排查範圍。開車離開力都後,我們到了位于排水口同側的力都周邊的幾家廠區走訪摸排,都沒有找到污水來源的蹤迹。上午十點左右,我們向當地環保部門打了舉報電話,請求配合調查行動。
趕到的工作人員和我們彙合後,第一時間采集外排口的水樣,經檢測為強堿性水。采樣驚動了企業方,這時來了一位自稱是力都後勤管理人員,說是廠區的雨水和地下水。問其為何水體是強堿性?回答說是廠區後側的舊廠房改造施工工地的堿性廢水。環保袁花分局的孫局長和市局張副大隊長勘查現場後都一直認可了企業方的說法。我們内心雖有疑慮,最後大夥兒還是被企業方帶到了廠區後方的施工工地。環保人員指着地上的一根軟管對我們說,污水源頭找到了,污水就是從地基施工的基坑裡通過泵機外排入企業得雨水管網出來的。我們不信,因昨天排查工地時,基坑内的積水隻是弱堿性水。當大家的面,用試紙一測,果真弱堿。又有人說還有其他幾個基坑,同樣再測也都為弱堿。至此,推翻了工地為強堿性污水源頭的可能性。
我們建議從外排口沿管道倒着排查。開窨井蓋是一大難事,長方形水泥蓋,年久未開且車輛碾壓變形。近兩個鐘頭後,才打開這二個窨井蓋,進度十分緩慢。我們建議環保部門調取該廠區以及區塊所有企業的環保報告,盡快從中找到産生強堿性水的車間,以利于工作進度。再去觀察外排口發現此時外排的水量已經明顯變小,且為弱堿性。種種迹象表明,這股強堿性的水是人為控制性排水。驕陽似火,時至正午,暫且收兵。簡餐後再次來到廠家,我和趙倬繼續走訪各個車間。我們發現其他幾個車間生産依舊,唯獨有一個車間機器停歇工人都在車間休息。問一人午休?答曰老闆吩咐暫停。信号!信号!這就是一個強烈的信号!我們馬上來了精神,瞪大眼排查這個車間的每一寸角落。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車間不起眼的一個牆角根處發現了強堿性水池。至此,真相大白,污水源頭已經找到,排污企業完全鎖定。
經查明,該車間是屬于海甯市武峰集成吊頂材料有限公司的,從去年4月開始向力都公司租用,在激光鐳射膜加工的過程中産生了強堿性水。企業未嚴格按照環評要求将污水外排,最終将強堿性廢水混流袁硖港。
經海甯市環境監測站檢測,武峰公司轉印膜車間積水的PH值為12.49,呈強堿性。從雨水口彙入袁硖港的污水PH值為12.39,同樣為強堿性;總有機碳TOC濃度為每升26.4毫克,超過排放标準限值1.32倍。
打破沙鍋問到底式的“刨根”勁,讓我們咬定青山不放松,排除各種幹擾,直至真正找到污水的源頭。我相信我們會一直在“刨根”的路上……
2
“較真”勁
2018年3月27日浙江衛視《今日聚焦》播發的《湖州南浔區三股污水排入鎮級河道張家港》一片,雖然節目時長短短5分鐘,但是花費了我們整整三天的調查時間。由于同一條河道附近的三個污水入河點,需要仔細排查找到具體的原因和污水的源頭,我和同事從前期的潛伏摸點,克服了身份不暴露以及河道周邊行走艱難的困難。後經環保部門的聯合執法調查,一股帶白色泡沫的污水為湖州金騄印染實業有限公司的冷卻水。另一股間歇式排放的混濁黃色廢水則是來自湖州新泉能紡織有限公司的含泥尾水和藥劑水。第三股污水來自于新泉能紡織公司的廠區地下,根據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愛泉說,他們也早發現了這股污水,企業也進行了自查,排除了來自自己廠區的可能性後,也曾經上報了區相關部門,遺憾的是一直沒有相關部門來調查整改。開發區城建部門在環境執法人員配合之下,現場調來挖掘機作業,通過近一天的挖掘,最後查明地下污水的源頭是該區域地下污水牽引管破損,導緻入管污水外溢入河。找到緣由之後,相關部門馬上采取行動技術性封堵污水繼續外排污染河道。
較真是工作的法寶。較真也是刨根的延續,激勵着我們将調查進行到底的動力。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會繼續奉行這一個法寶。
3
“求真”勁
接群衆舉報線索,2018年4月27日下午我和同事石磊趕到位于青田溫溪鎮工業園區2号雨水箱涵口時,被眼前的一幕景象給深深震驚了。在五水共治的當下,還真會有如此任性的排污行動。根據我們的經驗,從2号雨水箱涵口嘩嘩流出的黃綠色水肯定是有問題的,十分接近電鍍企業的廢水,并伴随着一股刺鼻的氣味,用PH試紙檢測為重堿性水,如此潇潇灑灑奔奔騰騰地流入到了瓯江,在江面上形成了明顯的漂浮着長長泡沫的污水帶。
取樣,出鏡之後,我們打了當地環保舉報電話。在焦急等待之中,我們還聯系了當地環保執法大隊的季大隊長,他說馬上來。在後來再聯系時,他告之是路上堵車。溫溪鎮裡的同志倒是先到了,我問鎮裡的同志,水為何這麼刺鼻?回答是箱涵裡下水道的味道就是如此。雖心存疑惑,卻還是被忽悠過去了。後來細品味,下水道的氣味隻有臭味,并不十分刺鼻。
從打舉報電話之後大概一個半小時後,環保大隊長帶人員才趕到現場,開始采樣取證。問大隊長為何這麼慢到現場?他說是先去摸排園區内哪家企業在偷排污水了。這個回答讓我們驚訝!正常流程應是先到外排口采取水樣固定檢測數據,然後環保和新聞記者聯合一起排查污水來源。否則會有失去采水樣取證的第一時效性的纰漏。對于環保部門不是第一時間趕來采樣而先去排查污水源頭的行為,我們真地不理解。是環保部門排查污水源頭的積極性火熱?非也!如若他們快速查找到源頭,則不難推測雨水箱涵口的污水因斷了其源頭,之後他們再到點位所采集的水樣,恐怕也要符合正常的排放标準數據了。
采完水樣後,天色已晚。望着夜幕中不遠的青山和身旁流淌的清清瓯江水,我和同事決定連夜排查污水的來源。當夜在路燈的照明下,我們和當地環保部門以及鄉鎮工作人員從排入瓯江的2号箱涵開始,沿着雨水管網的走向倒查,逐個開窨井排查。當地也調來水網改造工程的施工方配合大家的行動,當我們越過一個街區之後打開一個雨水窨井蓋發現,涵洞裡的水量變小且不再呈黃綠色,我和同事心裡明白事已晚矣。原因無非有二,一是驚動了排污企業,二是排污企業的排污行為已結束。不管是哪種原因,對于我們的倒查污水源頭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為證實企業排污已結束,我們從窨井深處和再派人從2号箱涵排放口再次采集水樣中發現PH值趨于中性,驗證了我們的判斷。無奈中止了排查,剛好點的外賣面條已送到,就借路邊一家安徽小店内桌子一用。餐畢已夜近十點,繼續沿途排查了一段距離的雨水管網及一家鈕扣廠和一家電鍍污水處理廠,沒發現異樣,近午夜收兵休整相約次日再戰。
28日一早,再次驅車到2号雨水排放口,隻見從箱涵裡流入瓯江的水體不再有異樣。在商讨有關昨日水體異常的情況時,當地環保同志和鄉鎮同志給了一些說法,說污水的來源大緻是位于靠近山體近七家被關停的電鍍廠搬遷過程中以及地下污染水體的滲漏,或者是後山山頭上生活垃圾填埋場的滲濾液。如若真是,為何斷流?我和同事不相邪!
我們隻相信我們的自覺,判斷是遇上了狡猾的狐狸。不過我們内心始終堅信,再狡猾的狐狸也不會逃脫獵手的火眼金晴!大概近十一時,正當我們集中火力偵查園區内僅剩的三家電鍍廠時,環保部門報告了昨晚采集的水樣的檢測結果,水樣中的某些重金屬指标超兩倍以上!這是一個信号!說明我們的排查方向是正确的,特征污染物指标說明污水就是來自于園區内電鍍廢水。因經山上來水稀釋後還達兩倍,可見從企業排放出時的濃度十分吓人。
簡便午餐後,我們再次驅車到2号箱涵口,看到附近的污水管網裡的從昨日水量小到今天水量大裡和昨天近5小時的排水量裡獲取了靈感,我們深深意識到似乎遺漏了什麼,那就是電鍍園區裡給幾家電鍍企業配套的下遊電鍍廢水處理廠!它家是最有可能的,因為上遊幾家電鍍廠的污水都按用水量收費排放彙總到這家企業來處理後達标排放後到下遊的當地江北污水處理廠再次處理。它家最有可能,因為從昨天下午五點多發現外排污水到排查至十一點的時間裡,它家最有可能有這個量級的水量排放規模。綜合以上的分析,我們帶領相關人員劍指電鍍園區的污水處理廠。
位于園區内的污水處理廠,隻留有一扇小門也沒有一塊招牌,低調到讓人不注意。昨晚我們排查時曾經進來過,這次進來看着五花八門的反應池也一時摸不着頭腦,而裡面的大大小小的管子更讓人眼花缭亂。還好,石磊同志頭腦清晰,找負責人索要處理廠的進水和排水台帳。從一樓跑上來一個穿白襯衫自稱經理的人,說查台帳請到對面的辦公樓。移步至經理的辦公室,頓覺他的位置絕佳,他可以一邊喝茶,一邊可以探頭查看街道上的一切動靜。昨晚我們一幹人的排查開窨井蓋行為,可能悉數已被他掌握。根據企業所提供的台帳,石磊很快計算出這家企業的水動态不平衡,光4月1日至4月27日這家企業的污水進水量和處理之後污水排放量存在高達1.9萬噸之巨差額。面對如此大體量的污水去哪裡的這個問題,徐經理開始打馬虎眼。一會兒說處理好的廢水被上遊幾家電鍍廠抽回去中水回用了;一會兒又說可能提供的台帳數值記錄不準确。對于他的種種說法實難讓我們信服,原因如下:一有關中水回用之說;如若真有中水回用,則必有流量記錄,不然處理廠如何收取處理高濃度污水的費用?二有關台帳記錄數據有誤之說;處理廠是按上遊各家電鍍廠的每日用水量總和進行收費的,如有差誤則直接損害了自身的經濟利益。他的各種說法都難以解釋台帳中巨量水體的去向。時至此,事至此,這家企業的嫌疑越來越大。
接近天黑時,徐經理又說前段時間他派人對上遊電鍍廠的水表做了手腳,調高了水表的轉速以達到多收廢水處理費用的目的。石磊同志馬上聯系有關專家,得知如若對水表做手腳,則需工程師級别的人對水表内的芯片進行編碼修改程序。此謊言一開,目标已顯山露水,完全鎖定!在我們的建議下,環保部門連夜對污水處理廠的6名工作人員進行隔離談話。
4月29日早上,終于接到了一個好消息,在昨晚談話中獲知企業方私設了一條管子,通過電泵方式外排電鍍廢水。這條管子設計非常巧妙,從廠區一個污水池出來,再夾雜在其它幾根管子中從街道上空進入處理廠對面的辦公樓房,最後接軟管接連到原先同心污水處理廠早已廢棄掉的排放口,污水最後排入了園區的雨水管網流入瓯江。最後環保人員從軟管裡采集了殘留的黃綠色污水樣本。至此,懸在我們心中的石頭終于落地,證據鍊終得完整。
4月30日,軟管内餘水檢測出結果,其中總鉻濃度913mg/L,總鎳246mg/L,總銅650mg/L。公安部門随後刑拘了企業相關人員。據了解,該企業通過此方法累計排放高達3萬餘噸電鍍污水。案子破了,真相大白,鳴金收兵!
刨根、較真、求真是一氣呵成的,也是《今日聚焦》整個團隊的精、氣、神。刨根、較真就是為了求真,在排污現場記者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調查推理和有關執法部門的聯合行動中找到污水的源頭,最終查明污水的真正源頭以及污水為何外排原因的真!青田溫溪電鍍廢水直排的片子,最終能讓執法部門抓住排污的企業和幹壞事的壞人,離不開我們所有人的求真的勁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