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野外珍稀小動物的發現

野外珍稀小動物的發現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7 09:00:18

近日,順昌七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在野外監測時,首次發現絲跗華肖扁泥甲、金翼裂唇蜓、侏紅小蜻、武夷轭灰蝶、黑麗寶島蟬等多種罕見昆蟲,為該保護區增添了新的記錄物種,對福建省生物多樣性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野外珍稀小動物的發現(順昌七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發現新記錄物種)1

武夷轭灰蝶

野外珍稀小動物的發現(順昌七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發現新記錄物種)2

侏紅小蜻

野外珍稀小動物的發現(順昌七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發現新記錄物種)3

絲跗華肖扁泥甲

野外珍稀小動物的發現(順昌七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發現新記錄物種)4

黑麗寶島蟬

野外珍稀小動物的發現(順昌七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發現新記錄物種)5

金翼裂唇蜓

位于順昌縣西北部的七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于2015年,總面積2054.28公頃,其中核心區740.47公頃,緩沖區261.10公頃,實驗區1052.71公頃。區内森林覆蓋率達99.0%,居全省2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之首。2014年,縣林業局委托省林勘院開展綜合科考,在拟建保護區内除發現分布有我國面積最大的樂東拟單性木蘭群落,還發現了南方紅豆杉、鐘萼木、金毛狗、短萼黃連、樟、閩楠以及種類繁多的鳥類、蛇類、昆蟲等珍稀野生動植物,僅記錄在案的昆蟲種類就達到24 目、 193 科、 912 種。

據保護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七台山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常綠闊葉林生态系統完整穩定。此次發現的5種昆蟲,刷新了區内物種記錄,令人驚喜。随着生态環境的不斷改善,今後将會有更多的新記錄物種出現在七台山區域。

相關鍊接:

絲跗華肖扁泥甲

為扁泥甲科昆蟲,全世界有27屬160餘種,有9屬和22種為中國分布。其中絲跗華肖扁泥甲目前已知分布僅福建和貴州;本種外形奇特怪異,在《中國珍稀昆蟲圖鑒》中描述為”極為珍惜“。其生活史不明,可能栖息于環境良好的濕地河流之中。

金翼裂唇蜓

福建地區目前發現最大型的蜻蜓之一,其展翅可達131mm;因其金橙色的翅面,因此而得名。本種稀少罕見,僅見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區,成蟲常于正午陽光下,乘着熱氣流飛向山頂,清晨與黃昏捕食各種小型昆蟲為食;稚蟲生活于冰冷的山間溪流中,需生長多年才可羽化為成蟲。其目前僅知廣東、福建、浙江分布,福建僅三明、武夷山有記錄,順昌為首次記錄該物種。

侏紅小蜻

世界上最小的蜻蜓:國内主要分布于廣東、浙江、香港、台灣等地。它們的體長僅15毫米左右,是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小的蜻蜓。由于嬌小的體型,它們很難被人們注意到,其主要栖息于未經破壞開發的低海拔濕地,隻有優越的濕地生态系統中,它們才會出現且翺翔其中。

武夷轭灰蝶

為稀少罕見的小型蝴蝶,體長僅10mm左右。本種記錄較少,福建已知三明将樂龍栖山、武夷山少量分布,順昌七台山保護區内發現較多種群。其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原始林中,每天中午高溫時于林下活動,黃昏活躍四處飛行,喜在樹冠活動;幼蟲以殼鬥科錐屬植物為食,一年一代,成蟲5-6月發生,壽命較短。

黑麗寶島蟬

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海南,台灣。本種大型華麗,翅面呈棕黑色,前翅中段帶有一條白色斜帶;後翅黑色。胸部頭部帶有藍綠色斑紋;鮮豔的體色用于警告天敵鳥類它們不可食用。它們僅生活于環境良好的低海拔原始林中,常常集群鳴叫。其展翅可達140mm左右,為福建已知最大型的蟬科昆蟲。

來源:閩北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