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屬于我們最後的夏天?“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大暑屬于我們最後的夏天?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今天,我們迎來了
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
大暑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大暑時節
火氣在下,驕陽在上
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也是一年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
一切熱情奔放
萬物酣暢淋漓
濃烈就是它的主題詞
“大暑至,萬物榮華”
生命是濃烈的
山川圓潤,綠蔭遮天
繁花點彩,果色生香
缤紛盛夏裡
生命在怒放
“大暑到,雙搶忙”
收獲的心情是濃烈的
稻田中有金閃閃、黃燦燦的色彩
大地上有忙碌碌、急匆匆的景象
長江以南,搶收搶種
上午黃,下午青
搶豐收,種希望
濃烈的大暑
至陽的節氣
在含蓄的傳統文化中
會有怎樣的物候和習俗呢?
大暑·三候
“大暑雖炎猶自好,且看腐草為螢秒;勻勻土潤散溽蒸,大雨時行蘇枯槁。”螢火微明,濕熱難耐,雷雨頻發,是大暑期間的節令特點。古人将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一候 腐草為螢
大暑一到,星月下,山野溪流間,茂林豐草中,螢火蟲成群結隊“提燈”飛舞。它們時而穿越草叢,時而停留葉片,星星點點,缥缥缈缈,讓人如入幻境。
精靈般的螢火蟲,是由“腐草”化生而來嗎?當然不是。
當古人看到野草在濕熱中伏地死去,螢火自朽葉裡“憑空”騰起時,“發現”了生命的盡頭是微光的起點,體會到生命輪回與延續的美好,由此認為“螢是從腐草和爛竹根而化生”,産生了“腐草為螢”的想像。
雖然沒有螢火蟲卵,再多的腐草也化不成螢火,但“腐草為螢”的傳說以無情化有情、腐朽化神奇的魅力在浩渺的文化長河中源遠流長,神話故事、詩詞歌賦中都有它的身影,連生活中的娛樂也少不了它。
《紅樓夢》第50回“暖香塢雅制春燈謎”中,大觀園裡的兒女玩猜謎,其中就有一個謎語,謎面是“螢”,謎底為“花”,正是螢由草化的意思。
二候 土潤溽暑
土潤溽暑,怎麼理解這四個字?倒過來念“暑溽潤土”,就好理解了。
從字面上看,“溽”強調的是濕,“暑”側重的是熱,“溽暑”就是高溫高濕。這個時候的天氣給人什麼感受?古人有形容“溽暑蒸人,如洪爐鑄劍”的,有稱溽暑之熱是“龌龊熱”的,也有感覺自己就像熱水中的遊魚一樣的,總之,就是悶熱難受。
“大暑去酷吏,清風來故人。”是不是恨不得像後周丞相範質一樣,将這“鬼天氣”比作酷吏,巴望它趕緊消失?
其實溽暑是“養人”的。土厚水深則草木暢茂,宜家宜人。 在這樣的環境下,土地被水分充分浸潤滋養,濕潤得很透徹,正适合作物生長,所以農諺說“人在屋裡熱得燥,稻在田裡哈哈笑。”
三候 大雨時行
“雲陰大雨正時行,當空宛似盆傾。”空氣越來越炎熱,土地越來越潮濕,積蓄幾天後,大雨傾盆而下。所以在大暑的尾聲,午後常見大雨滂沱。
“暮景蕭蕭雨霁,雲淡天高風細。”這時節的雨一般來得快,去得也快,雨過天晴,晚霞絢爛,如畫如詩的美景讓人頓覺暑天别有精神。
而在一場場雷雨中,暑氣也慢慢散去,秋的腳步就越來越近了。
大暑·習俗
每個節氣都有自己的儀式和活動,即使熱得直讓人疲倦乏力的大暑也不例外。人們還很注意飲食,舌尖上的大暑,吃涼喝熱,重美味也重養生,講究避“暑之熱”、防“暑之患”,強健身體。
送 暑
浙江台州沿海一帶大暑這天很熱鬧,漁民們在喧天的鑼鼓和鞭炮聲中,舉行盛大的儀式——“送大暑船”,祈佑一方人民平平安安、無災無難。
大暑船内裝滿了各種祭品,被人們擡着上街巡遊,最後放入大海上點燃,也點燃大家的期盼。
這一習俗延續了幾百年,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吃 涼
正所謂“熱在三伏”,三伏天,煮一碗涼茶喝了,讓人神清氣爽。民間有大暑喝涼茶的習俗,用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中草藥煮成茶水飲用,清涼祛暑。
“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廣東則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藥食兩用,有神奇的消暑功效,我們吃的甜品“燒仙草”就是它。
台灣流行吃鳳梨。人們認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在這特殊的日子裡吃它,就還包含着祈盼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願望。
喝 熱
“大暑日吃補,身體較健虎。”大暑節氣,一些地方流行吃熱性食物。
山東一些地方的人們,大暑這天會選擇去羊肉湯館喝碗羊肉湯,叫“喝暑羊”。
福建莆田也有大暑吃溫湯羊肉的習俗,還吃荔枝、米糟。有網友說,小時候“大暑”那一天,最開心的就是爬上荔枝樹,從樹上摘下幾串荔枝捧着給父母。全家人在樹下遮陰乘涼,一邊品嘗荔枝,一邊分享荔枝豐收的喜悅……
曬 姜
“冬吃蘿蔔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吃姜是一些地方大暑時節的流行習俗,不隻吃,還要曬。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曬法。
河南一帶的人,喜歡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在太陽下晾曬。
還有的地方如湘東一帶,得從大暑一直曬到出伏。據說,最原生态也最正宗的曬法,是把生姜丢在屋頂上,白天經受酷暑驕陽的灸烤,晚上承受着露水的浸潤,直到出伏的那一天再從屋頂上撿回來。
賞 荷
“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過去,暑月遊船、賞荷花很受歡迎,這些年在一些地方又逐漸流行。
天氣炎熱,鄉村田野中蟋蟀比較多,有的地方,人們會在茶餘飯後鬥蟋蟀,消磨時光。
“時節方大暑,忽若秋氣生”
陰陽相生,物極必反
大暑是最後的夏天
秋天是大暑的歸宿
就在這濃烈的時光裡
涼意開始暗暗孕育
寒暑相催,四季交替
各有其美,美美相濟
與其抱怨大暑的酷熱
不如珍惜這高光時刻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生命就在輪回中燦爛
讓我們以濃烈而歡快的情緒
迎接那
卻道天涼好個秋!
作者:張金菊
來源: 中國文藝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