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和私企到底哪種所有制形式更加富有競争力,更适應市場經濟環境,曆來是個衆說紛纭、争執不休的話題,至今未有定論。
今天我們試着從盈利模式的底層邏輯分析一下,看看會有什麼樣的收獲?
前提:企業以盈利為生存條件。盈利=收入-成本。無論國企、私企概不例外。
所有權歸屬:國企屬于全體人民,國家代管。私企屬于個人所有,個人管理經營。
盈利模式:國企盈利=營業收入-(直接生産成本 管理成本 社會成本)
私企盈利=營業收入-(直接生産成本 管理成本 社會成本)
其中直接生産成本=人力成本 物化成本。
盈利模式比較:
相同點:1.在相同的市場環境内,國企與私企的物化成本、管理成本基本相同。2.雙方的發展目的都是獲取客戶、促進消費、擴大市場、取得盈利。
差異點:1.國企歸全民所有,所以必然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在經營上也就體現出社會成本。而私企歸個人所有,所以社會責任沒有過多的硬性要求,所以社會成本基本可以忽略。這是二者最大的區别。2.國企作為國家直接或間接授權管理的經濟組織,管理制度健全,員工權益保護到位,人力成本列支全面、私企管理制度規範性相對較差,員工利益維護方面不足,偷稅漏稅、不繳或少繳五險一金,推行996,007,導緻通常人力成本低于國企。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私企“原罪”。
綜上,在雙方市場拓展能力相同的情況下(通過是可以做到的),雙方盈利的差異表現為:國企成本高于私企,高在人力成本和社會成本。
發展進程看:1.在市場經濟的初期階段,由于國家法治環境、征繳稅手段、稽查力度不足等客觀原因,導緻私企成本低于國企,私企競争力強的論調甚嚣塵上。這裡是有灰色地帶的。2.國企盡管在人力成本付出較多較規範,但是也能更好的保護勞動者,激發勞動者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歸屬感,對于提升工作效能可以起到私企難以企及的作用。同時伴随國家法治環境健全、稅收征管規範标準,二者在人力成本上的差異将逐漸消失。
3.國企盡管承擔了一定的社會成本(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決定的),但是同時也獲得政府的隐形擔保、資金優勢、政策優勢等有利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兩者成本的差異。在一定階段甚至可能導緻國企整體成本優于私企成本。(私企一貸難求的情形)
4.從社會成本看,國企承擔社會成本的根本目的是服務人民,與企業服務客戶、赢得客戶的企業追求不謀而合,所有企業的發展歸宿必然是服務人民,隻有服務人民才能獲得市場,赢得利潤。所以私企發展壯大的過程、服務客戶赢得客戶的過程,必然也是服務人民的過程,私企的社會成本也将逐步增長。最終,二者社會成本的差異逐步消失。
發展結果:最終國企和私企在成本構成上将不再存在區别。同時由于國企在人力成本(勞動者)管理上更具有科學性、在社會成本的管理上更具有自發主動性,在整體管理上更具有計劃性、整體性,從而必然在成本上優于私企,進而不戰而勝。
綜上所述:國企是企業發展的最終歸宿,是不可更改的客觀規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你明白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