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菜,
凝聚着深沉古樸的鄉情,
張揚着徽人的個性,
流傳于大江南北。
| 臭鳜魚,“輕度腐敗”
有美食家調侃道:徽菜的特點就是“輕度腐敗、嚴(鹽)重好色”。
徽菜中最具名聲的菜品:“臭鳜魚”,便是“腐敗”的代表。 “臭鳜魚”在徽州本地被稱為“腌鮮鳜魚”。
傳至外地,名字卻換了“臭”字。不過這一“臭”,反吸引了不少獵奇“逐臭”的食客,臭味倒也成了異香。
| 曆史由來
侃侃而談臭鳜魚的曆史由來,坊間的傳聞不盡相同:百餘年前,貴池一帶的魚販子将鳜魚運至徽州,為防止鮮魚變質,便将鮮魚兩面塗上鹽巴,奈何腳力有限,運至徽州後,鮮魚已然變味,而智慧的勞動人民發現了變味的魚經過烹煮之後,竟變得格外的鮮美異常,此後,安徽的一道佳肴便這樣流傳下來。
春魚最為肥美,三月的徽州大地頂着一身翠綠色的絨毛,是個放舟看景的好時節,會吃的饕客和商販都在這個時候捕捉鳜魚進行腌制,臭鳜魚以“腌鮮”這種獨特口味聞名世間。
漁民捕獲鳜魚場景
勤勞的安徽人總是将剛剛捕撈的鳜魚收集起來,仔細的洗涮幹淨,認真的挑一盞大青缸,細緻的将挑選好的鳜魚“碼一碼”。
腌制的時候将銀白如雪的鹽巴小心的塗抹在鳜魚的兩面,有的人家還會配置一些家傳的作料,幫助鳜魚腌制的更加入味。等到腌制好時,搬開缸内的青石塊,晶瑩透亮的魚鰓盡入眼底,熟悉的“腐鮮”味道飄散而來。
将腌制好的魚兒入油鍋略煎,放入輔料濃縮湯汁,便是每個安徽小館的壓軸名菜:安徽“臭鳜魚”。
徽州壁畫再現臭鳜魚販賣場景
| 名人轶事
文人多閑心,喜歡鼓搗點兒廚藝。李笠翁的《閑情偶寄》和袁簡齋的《随園食單》都有河鮮料理的方法,不過這二位基本是光說不練的主兒。倒是後來的安徽人胡适之先生,喜歡“洗手作羹湯”。
胡适自己發明道菜叫“胡博士魚”,其法為魚肉切丁,加三鮮細料熬成魚羹。在當時,這道菜與馬叙倫的“馬先生湯”,張競生的“張先生豆腐”比肩,成為京華一時名馔。如果有一個人是徽菜的代言人,那麼這個人必然是徽州人胡适。
胡适一生對徽菜情有獨鐘,而在徽菜譜系中,一道“胡适一品鍋”也已經成為招牌。不過胡适一品鍋并不能算徽菜第一,因為前面還有道臭鳜魚。
以臭命名的美食,都是低調的炫耀。徽菜中的臭鳜魚,便是菜中“隐者”。桃花流水鳜魚肥,鳜魚吹起桃花浪……自古以來,鳜魚因肉質細嫩,刺少肉多,深受食客喜愛,是宴席上的“貴客”。
臭鳜魚的臭,還有另一段心酸又溫暖的故事。
古代徽州,丈夫趕考,妻子包兩條鳜魚放被裡,丈夫直到考完才發現魚已臭,想扔又不忍,恐負妻子一片心,便腌腌曬曬再紅燒,不曾想,味道鮮美沒得挑。從此,徽菜家族多了一員大将。
| 徽州正宗臭鳜魚
在徽州當地的徽菜館,一進門會見到一幅圖文并茂的海報:來貴客上徽菜頭道菜臭鳜魚。
徽州多山地,很少有可食用的魚類佳肴,所以經常要從附近的市縣來調用。
作為鳜魚主産區的安徽池州,她南依黃山,北臨長江,河湖水系發達,盛産鳜魚。當地鳜魚大戶告訴我,池州鳜魚一直堅持放養。自然生長的鳜魚肉質細密,味道鮮美。
池州:西塞山前白鹭飛 桃花流水鳜魚肥
池州漁民野外釣獲的放養鳜魚 池州漁民野外釣獲的放養鳜魚
在徽州地區,臭鳜魚烹饪工藝标準化非常成熟,烹饪簡單方便。品質穩定,便于廣泛推廣。
傳統制作的臭鳜魚,魚肉鮮美、肉質近似上等黃魚,汁水十足。取出一條,先煎後燒,重手下醬油、輔以筍片、火腿、蔥、姜、蒜與紅幹辣椒,末了加香菜提香增色,上桌就是一盤風景,鹹辣鮮甜,添酒吃飯,快意至極。
因鳜魚肉質特别,行家對臭鳜魚最核心的評價标準是“蒜瓣狀”。深色湯汁包裹着魚身,食客用筷子夾開嫩白的魚肉,妥妥一枚“蒜瓣”入口,唇齒留香。
随着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包括鳜魚在内的名貴魚種已走入尋常百姓家。令人欣喜的是,以臭鳜魚為代表的徽菜越來越受歡迎。“臭”名遠揚的結果是,外地客人來安徽往往點名要吃臭鳜魚。
據說,北上廣做臭鳜魚的飯館近年新開了很多家,而且生意都很紅火。臭鳜魚已不僅是徽菜文化的回歸,某種意義上,也體現了奔跑中的安徽一種暗暗的自信。
| 臭鳜魚非遺傳承人:鐘少華
在黃山,很多人都知道鐘少華,他們親切地稱他為鐘大廚。
今年48歲的鐘少華是百年餐飲老字号紫雲館的第七代傳人,中國徽菜大師,臭鳜魚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15歲拜師學藝,至今深耕徽菜30多年,完整地繼承了徽菜的傳統工藝與精髓,并通過自己的專研與開創,讓徽菜瑰寶臭鳜魚更加聞名,使鐘大廚臭鳜魚成為了黃山餐飲的一張名片。
作為土生土長的黃山人,鐘少華從小感受着徽州文化的浸潤,感恩着悠悠黃山的饋贈,也感歎一代代徽菜傳承人的精益求精,這讓他對于徽菜的熱愛與堅持更加根深蒂固,多年來潛心研究徽菜技藝和創新手法,一直堅持着“傳承百年古法工藝,精選新鮮食材,烹制健康美味”,立志要讓紫雲館在自己的手上發揚光大。
守護非物質文化遺産這件事,鐘少華還會一直做下去嗎?
他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傳承、保護、發展,在我看來這是一體的,但你要是不懂它的曆史,不同它的傳統技藝,你沒辦法把它加以保護、加以發展。所以我得去尋找這裡面的門道,不停地尋找。”
十五歲開始,鐘少華就已經踏上了這條尋找的路,走了半輩子,從沒有想過折返。許多人稱歎他的天賦,也敬佩他的堅持,紛紛稱他為大師,他對此卻并不在意:
“大師之道我不太懂,我隻知師道授業,傳承百年技藝,并将它延續與發展,是我天生的責任和終身的事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