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甯,簡稱遼,取遼河流域永遠安甯之意而得其名。遼甯省行政建置最早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從燕國置遼東、遼西郡開始,遼甯的建置進入了有史可考的時代。遼甯省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是東北地區唯一的既沿海又沿邊、中國最北端的沿海省份。目前,遼甯省轄14個地級市,副省級城市2個(沈陽、大連)。其中,就縣級開原市來說,人口超50萬,曆史上因避皇帝名諱而改名,為東北二人轉的發源地!
一
首先,開原市,遼甯省鐵嶺市下轄縣級市,是東北二人轉的發源地之一。東北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在地理位置上,縣級開原市位于遼甯省北部,位于鐵嶺市的東北部,遼河中遊東側。東與西豐縣、清原滿族自治縣相毗連,南與鐵嶺縣交界,西與法庫、昌圖縣接壤,北鄰吉林省梨樹縣。開原是明代興建最早的古城,素有“遼北古城”之稱。
二
早在5000多年前,今開原市一帶就有人類在此活動。秦漢這一曆史階段,今開原市一帶屬扶餘地。南北朝時期,該地區和中原王朝的交流相對較少。唐朝初期,今開原市一帶屬燕州黑水府。唐朝後期,該地區隸屬上京龍泉府。金國占據該地區後,為會甯府地。元朝建立後,推行行省制,今開原市一帶屬遼陽等處行中書省開元路。公元1236年,元朝曾在黑龍江境内設置開元萬戶府,後來治所移到黃龍府 (今吉林省農安縣)。公元1268年,改開元萬戶府為開元路。
三
最後,公元138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開元路治所移到鹹平府 (開原老城),為避皇帝名諱,宰相劉伯溫(劉基)建議改“開元”為“開原”,既不變原名之音,又不變其開拓開創之意。開原由此得名,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曆史了。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設立開原縣,屬奉天省。清朝滅亡後,開遠縣屬奉天省遼沈道。1954年,開原縣劃歸遼甯省。1988年,撤銷開原縣,設立縣級開原市,屬鐵嶺市。如今,開原市轄3個街道、 11個鎮、6個鄉,總人口約為56萬人。
文/情懷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