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大學之道止于至善是什麼意思

大學之道止于至善是什麼意思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17 05:26:27

大學之道止于至善是什麼意思?《 禮記·大學》開篇是這麼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通“新”)民,在止于至善” 這一句,對于沒有真讀過《大學》,但是上過大學的人,應當多數也還是聽聞過的,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大學之道止于至善是什麼意思?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大學之道止于至善是什麼意思(将大學的止于至善)1

大學之道止于至善是什麼意思

《 禮記·大學》開篇是這麼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通“新”)民,在止于至善。” 這一句,對于沒有真讀過《大學》,但是上過大學的人,應當多數也還是聽聞過的。

而“止于至善”,如今也收錄于當今成語詞典,解釋為“處于最完美的境界”。

這種解釋流傳已久,但是其實是大有問題的。

正确的解釋其實是很樸實的,告誡我們應“以向善為目标”而已。

但是曆來對此誤讀甚衆。

善與惡的兩條路中,做出根本性的選擇

“止于至善”隻是建議我們應當在人生中明确“建立向善的目标”,“擇善而從”“擇善固執”,由此倒過來才能自覺“改惡”。由此對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倫理上做出最基本的抉擇。

這才是“止于至善”的同義詞

我們不妨在此略作分述。

何謂“大學之道”?

所謂的“大學之道”,探索的是一切學問、技藝、各學科之間共通的根本之道,我們換一種講法,不妨也可稱為“大成之道”,說的是立身、立命的根本道理。

“大學”相對于“小學”,先秦古人所說的“小學”指的是具體一門的學科、學問或技藝。有點類似于我們今天所說的“通識”之學與“專科”之學的區分。

各門“小學”的成就之道,其中自然也有相通的共性,而對這種相通的共性的認知,也就是所謂的“大學”。

何謂“明明德”與“新民”?我們對“止于至善”的誤會何在?

《大學》第一章相傳是孔子門生曾子記錄孔子所言,其後各章為曾子自出心要、引經據典地闡釋對這一章的深刻理解。

那麼,“大學之道”是什麼?開篇便指出三個要點:1)明明德 2)新民 3)止于至善。

孟子這一句就是“明明德”的最好注釋

所謂“明明德”,前“明”動詞,後“明”形容詞,前“明”意為“認識、明了”,後“明”意為“光明”。孔孟儒家(荀子有些不同意見)認為,人性本善,因此道德本性是光明正大的,但是于後天被蒙蔽,正因如此,有重新被認識的需要,所以人人需要“明明德”。

“親民”當為“新民”所誤。所謂“新民”,即去革新民衆。一個人自身能“明明德”後,懂得不斷革新自我,就應當起來成為領導者,成為所謂的“賢聖”,去做“革新民衆”,改變社會之事。

因此,“止于至善”,自然應是指追求上的圓滿,是指一種類如《易經》所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是建立其一種對至善、完美理想的永無止境的追求。并不是說去“處于最完美的境界”,因為這是不可能的,做不到的。

對“止于至善”的解釋,即便是方家,曆來也難免誤會!

所以,對于“止于至善”之“止”,我們曆來确實是有一些誤會的。比如:

鄭玄注:“止,猶自處也。” 孔穎達疏:“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學之道,在止處於至善之行。” 朱熹說:“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魯迅《而已集·黃花節的雜感》:“革命無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麼‘止于至善’,這人間世便同時變了凝固的東西了。”

總感覺鄭玄、孔穎達、朱熹、魯迅上述四人,對于“止于至善”的理解,存在着稍許偏差,并非是明了痛快的。

《大學》第四章原文就是解釋“止于至善”的,本身就是最權威的闡釋

實際上《大學》第四章原文,就已經闡述了曾子親聞孔子的教育,對“止于至善”的體會與理解,恐怕才是最為信實的。原文是借助闡發對《詩經》中的詩句的理解展開的:

《詩》雲:“邦畿千裡,維民所。”《詩》雲:“缗蠻黃鳥,于丘隅。” 子曰:“于,知其所,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詩》雲:“穆穆文王,於緝熙敬!”為人君,于仁;為人臣,于敬;為人子,于孝;為人父,于慈;與國人交,于信。

《詩》雲:“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詩》雲:“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上述四節的後兩節以“周文王”為例,描述了一種“臻于至善”的人格形象,簡要概括其修身正心的過程類似“攻玉”,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

上述四節的前兩節指出,“邦畿”再大,本質是人民栖息之地(“所止”),有如“黃鳥”之栖息于“丘隅”。正因如此,人都應有可追求的栖息之地,良治的“邦畿”是物質上的,而“至善”也是“所止”,不過是精神上的。周文王将其“止”,落在做事情上的“緝、熙、敬”(恒心、安和、恭敬)的這三種德性上,從而形成“穆穆”的風格。這即所謂“穆穆文王,於緝熙敬!”這裡的“於”就是“在”,“於緝熙敬止”即“在緝、熙、敬上安止”。曾子又繼續解釋道,為人君者,應當追求仁;為人臣者,應當追求忠敬;為人子者,應當追求孝順;為人父者,應當追求慈愛;與城邦社會中人交往,應當追求誠信。

“止”其實是指“立志”,“止于至善”即“以至善為目标”

我們由此可見,“止于至善”的準确理解,應當是說以“至善”境界為目标、為标準、為尺度,通俗地講這就是所謂的“立志”,但是立下的是遠大的志向。由于志向夠偉大,于是就自然會成為“大人”,而不是“小人”,所以這是成大人之學的“大學”。

隻有這樣理解“止于至善”,将“止”理解為“立志”或“立目标”,我們才容易明了下文所說的“知止而後有定”的含義。

所謂“知止而後有定”,意思是我們隻有确實認識到我們所應追求的目标,我們的内心才會趨向安定。假如我們将“止”理解為鄭玄、孔穎達諸人所以為的“自處、處于”,貌似也算不上錯誤,但是總覺得有一種隔着一層紗般的糊塗在。

另外“至善”中也不可簡單解釋為“完美境界”,因為“至”也是一個動詞,“至善”的本義應當解釋為“通往善”、“向善”,所以“止于至善”應解釋為“以向善為目标”才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