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陪讀方式?今年8月30日,教育部發通知,規定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教育孩子的陪讀方式?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今年8月30日,教育部發通知,規定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
同時,雙減政策規定,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
在這樣的教育改革裡,家長又該怎麼做呢?
請看以下快樂陪伴孩子的情景。
情景一:兒子放學一進家門,就告訴我今天他們學了新的内容,然後回書桌前,打開我幫他買的練習冊,找到今天學過的内容,端端正正地坐着寫作業。
這個習慣從他上學的第一天,就開始訓練了。在我忙着做飯菜的時間裡,讓孩子做一做練習冊,讓孩子做自我檢查。一般情況下,孩子把語文數學練習冊完成,隻需要30分鐘左右。
待孩子完成,我會幫孩子批改,既可以了解孩子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可以促進親子之間的關系。
情景二:讓孩子讀書,背課文。
開學第三天,孩子告訴我,他們學了《上學歌》。我讓他背給我聽,後來我又提議拍個視頻給老師,給爸爸看看。孩子同意了,一本正經地站在鏡頭前背起書來。第一次沒看鏡頭,我問他滿意嗎?他自己也覺得不好,于是重拍,直到我們感覺滿意為止。當老師和爸爸發來大大的贊,孩子别提有多高興了。
這種方式既可以練習鏡頭感,又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還可以讓孩子做自我檢查,拍到孩子滿意為止。
情景三:陪孩子讀課外書。
最近,我每天都會抽出時間陪孩子讀《三國演義》的繪本。
昨晚,孩子做練習冊,有一個問題問:“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誰?
孩子不知道,于是我們一起上網查資料。當孩子知道“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曹操時,特别的興奮,他說:“這是三國演義裡的故事呀!”。
我突然想到一個辦法:讓孩子提問題,他爸爸來回答。
于是,我在孩子耳邊小聲地告訴他問題,讓他考考爸爸,孩子爸爸很配合,故意說錯。
比如:“草船借箭”是誰的主意?問誰借箭?借了多少支箭?
當爸爸答錯時,他搖搖頭,非常期待正确的答案。當爸爸回答正确,他便給爸爸豎起大拇指。
後來他還自己看書提問題:“王允的女兒是誰?劉備字什麼?關羽字什麼?張飛字什麼?……”
一晚上,我們玩得不亦樂乎,不僅鞏固了知識,還讓孩子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
雙減不是放松,而是陪伴。願我們的孩子在陪伴下快樂成長,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