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廣西甯明花山

廣西甯明花山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06:20:35

廣西甯明花山(廣西甯明探訪神秘花山)1

花山岩畫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反映了南方壯族先民駱越人的生活圖景。廣西新聞網記者陳思羽 攝

廣西甯明花山(廣西甯明探訪神秘花山)2

網友花山腳下與花山合照。廣西新聞網記者陳思羽 攝

廣西甯明花山(廣西甯明探訪神秘花山)3

網友穿越時空,感受南方壯族先民駱越人内心的歡愉之情。廣西新聞網記者陳思羽 攝

廣西甯明花山(廣西甯明探訪神秘花山)4

2002年南甯國際民歌藝術節上大放異彩的《蝴蝶吻花山》創作源泉就來源于此。廣西新聞網記者陳思羽 攝

廣西甯明花山(廣西甯明探訪神秘花山)5

崇左市壯族博物館展出的花山岩畫上的“銅鼓圖像”。廣西新聞網記者陳思羽 攝

廣西甯明花山(廣西甯明探訪神秘花山)6

作畫工具紡織品。廣西新聞網記者陳思羽 攝

廣西新聞網崇左8月29日訊(記者陳思羽 許乾雷)8月26日至28日,“岩畫花山 活力崇左——桂聲智庫專家團走讀崇左暨2016紅豆年會”在祖國南疆的新興城市——崇左市舉行。來自區内經濟、文化、民俗、旅遊等行業的專家學者,與八桂大地紅豆意見領袖相聚花山腳下,品味千年駱越神韻,研讀花山經濟藍海,把脈崇左蛙跳發展。

神秘而震撼的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于今年的7月15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第40屆大會上,正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填補了我國岩畫類世界文化遺産的空白。27日下午,站在中國南方乃至亞洲東南部區域内規模最大、圖像數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左江花山岩畫群前,網友“欣姐”說:“岩畫上刻畫的人物仿佛從遠古走來,畫風雄渾蔚為壯觀,千年古韻傳遞出曆史的厚重感,對花山有一種探秘心理不願意錯過”。

三十年前在扶綏渠黎華僑林場工作的“欣姐”曾在工作地附近的山洞探險,就見過花山岩畫。“當時我就挺震撼的,驚奇于這些原始畫面出現在山上,雖然當時隻看到一點點。這次得知今年的紅豆年會可以參觀左江花山,我一定要來。”

“北有敦煌莫高窟壁,南有崇左花山岩畫”。廣西知識産權發展研究院院長齊愛民此次“走讀”崇左,在花山腳下感慨萬千。“岩畫是真正有文化有故事的,畫山岩畫是中國南方壯族先民駱樂人的文明見證,是不可代替、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産,是遺産地“文化身份”的象征,是一張獨特的城市名片,我們要用世界的眼光開放的胸懷保護它”。

一個文化遺産可以帶動整個城市旅遊事業的發展。28日在崇左市舉行的2016紅豆年會上,齊愛民将“花山”之行的感受與文化、宗教、文明、網絡等方面相結合,就撬動崇左市文化旅遊、如何引爆崇左口岸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崇左市的經濟發展速度、神秘花山永不褪色的文化魅力、為花山申遺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藍海出謀劃策。

在所有左江花山岩畫點中,甯明縣花山岩畫因其單位面積最大、畫面最集中、内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而成為典型代表。左江花山岩畫與其所在的山崖、山崖下的河流、對面的台地,共同構成了令人感覺神秘而震撼的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花山岩畫不僅僅是崇左的,也不僅僅是廣西的,它更是世界的,屬于全人類,因此它不僅具有重大的文化價值,同時也具有重大的經濟價值”,桂聲智庫專家團哲學博士魏敦友如是說。

附:“花山”介紹

“花山”,壯語稱為“岜萊”,意思是有畫的山。在崇左市,凡被稱為“花山”者,崖壁上均繪制有岩畫,即左江花山岩畫。左江花山岩畫是戰國至東漢時期(公元前 5 世紀至公元 2 世紀)生息繁衍于左江兩岸的中國南方壯族先民駱越人所繪制。場面宏大的赭紅色岩畫群,以“蹲式人形”為基礎符号,記錄了距今約 2000 年前的祭祀場景。其主要分布在甯明、龍州、江州、扶綏三縣一區,共包含了38個岩畫點、109處岩畫、4050個圖像,沿江分布總長度105公裡。左江花山岩畫大多繪制在左江及其支流明江的江水轉彎處、面對江水來向的崖壁進行繪制。岩畫大多距江面 15-100 米,圖像大緻可歸納為人物、典型器物、動物三大類,以蹲式人形圖像為主,顔色全部為赭紅色。岩畫的場面内容豐富、場面宏大、動感強烈、神秘十足、震撼人心,所表達的主題具有原始宗教的意義,為群體性祭祀場景的真實記錄,反映了駱越人的社會生活、思想觀念和精神文化。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是自然與人的共同作品,是駱越文化的重要遺存,是壯族特色文化的獨有見證,是中華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