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齡社會的到來,老年人因各種原因住院手術的情況越來越多。由于老年人骨質疏松,輕微外傷就能引起骨折。放眼望去,骨科病房有近一半是老年人在住院。
骨折尤其是下肢骨折,隻要患者一般情況不是很差,很多醫生會建議手術治療。此時家屬滿臉疑問,“這麼大年齡做手術能行嗎?”“保守治療行嗎?”“反正在家也幹不了啥活,骨頭能長上就行”。醫生雖然詳細講解了手術與保守的利弊,但很多家屬還是顧慮重重,不知如何決擇。
老年人手術風險大嗎?
毋庸諱言,老年人的手術風險肯定比年輕人的風險要大得多。古代常把高齡老人比作“風燭殘年”,意思是像風中的蠟燭一樣,随時可能熄滅。也有人把老人比作“即将報廢的汽車”,随時可能抛錨。因為絕大多數老人的各個器官功能都已經整體衰退,經不起風吹草動。骨折創傷對老年人來說是災難性打擊,很可能會成為“最後一根稻草”。
那為什麼還建議手術,這不是雪上加霜嗎?
老年骨折,醫生之所以會建議手術積極治療,一方面,骨折移位嚴重,如不進行手術則很難愈合;手術治療不僅能複位骨折斷端為骨折愈合提供保障,而且骨折固定後斷端不再有反常活動,疼痛會明顯減輕;另一方面,手術後,因為固定良好,病人能盡早離床進行功能鍛煉,能有效減少緻命并發症。
老人骨折,“骨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卧床引起的并發症。”
所謂的“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隻要老人能活動,并發症就會明顯減少。“活力,活力”活動才能有力。老年人一旦卧床不活動,隻需幾天,就會失去了“活力”。很快就會出現墜積性肺炎、褥瘡、惡性感染,甚至發生敗血症;深靜脈血栓,泌尿系感染等等嚴重并發症。一旦出現預後極差,病死率極高。一項觸目驚心的臨床數據顯示,老年人髋部骨折一個月内的死亡率達10%,一年内的死亡率高達20%甚至更高。
現實情況
近年來,老人骨折後,接受外科手術的越來越多了。百歲老人手術已不是新聞。因為現在手術技術進步,換人工關節手術隻需半小時到1小時,術後2-3天就能下床。微創内固定,手術時間也隻需半小時到1小時左右,術後第二天就能坐起活動,也能早期下床活動。能極大減少并發症,減輕痛苦,提高了生活質量,也減輕了家人照料的負擔。
所有骨折老人都能做手術嗎?
當然不是。這要看患者的身體狀況,特别是心髒和肺的功能。術前要由醫生綜合判斷,決定能否手術治療。當然家屬的态度至關重要,如果患者及家屬積極治療,醫生就會信心百倍;如果家屬不積極,以當前醫患關系,醫生也不會強求,最終會尊重患者及家屬意見,決定做還是不做。如果決定手術并且患者身體條件能夠耐受手術,越早越好。目前已經有很多醫院開通了48小時綠色通道。
祝願所有骨折老人均能順利康複,恢複傷前生活和活動,提高生活質量,安度晚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