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生涯決策模型有哪些

生涯決策模型有哪些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07 22:10:19

“我們的決定,決定了我們。”人生,從選擇開始,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不斷地做選擇,無論是幼兒園、小學及中學,還是選哪個大學讀什麼專業去哪個城市等…我們的選擇也決定了我們之後的工作生活。

談生涯決策理論前我們先回顧決策的理論,決策的理論分為分為古典決策理論 行為決策理論和當代決策理論。

  • 古典決策理論把決策者在決策過程中的行為看做是完全理性的,認為應從經濟的角度看待決策問題,即決策的目的是為了使組織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 行為決策理論提出“有限理性”标準和“滿意度”原則。影響決策者進行決策的不僅有經濟因素,還有其個人的行為表現,如态度、情感、經驗和動機等。決策者在決策過程中的行為并非完全理性的,隻是部分理性的,或者是有限理性的。
  • 當代決策理論的核心内容是:決策貫穿于整個管理過程,決策程序就是整個管理過程。

可以說生涯理論本身就是幫助生涯決策的,這裡介紹其中的幾個

吉列特(Gelatt)生涯連續性過程決策理論認為生涯決策不是一次選擇或一個結果,而是持續不斷地做決定及修正的終生曆程 ,具有系統工程的特征。

泰德曼(Tiedeman)将生涯發展概念化為一個不斷辨别自我認定、處理發展性任務和解決心理社會危機的過程。

丁克裡奇(Dinklage)職業生涯決策風格是指不同的人在做事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習慣偏好。

以色列職業心理學家蓋蒂(Gati)提出的一種系統的職業決策方法(PIC模型),PIC是排除階段(Prescreening)、深度探索階段(In-depth exploration)和選擇階段(Choice of the most suitable alternative)的縮寫。

卡茨(Katz)模式分為6個步驟:

步驟一∶列出供決策的 2-3 個職業方案。步驟二∶針對每個職業方案的回報進行優、良、中、差的評價。回報包括∶價值滿足程度、與職業興趣的一緻程度、技能的施展空間。步驟三∶對每個職業的成功機會進行優、良、中、差的衡量。衡量的因素包括;工作能力、必需的素質、職業展望。步驟四∶将每個職業在"回報"和"機會"兩個維度上的結果呈現在"決策方格"上。

步驟五∶挑選出回報與機會乘積最大的職業方案,其具有最大的期望價值。步驟六∶按期望效價的方法,賦予優4分、良3分、中2分、差1分,計算出決策結果,得分最高的方案是最好的選擇。

詹尼斯和曼(Janis和Mann)的平衡單分析法

(1)列出可能的職業選項:職業A與備選職業B

(2)判斷兩個職業選項的利弊得失:平衡單中提供你思考的重要得失,集中于四個方面,分别是:自我物質方面的得失、他人物質方面的得失、自我精神方面的得失、社會精神方面的得失。詳如下表所示。你可依據重要的得失方面,逐一檢視各個職業選項,并以“ 5”至“-5”的十一點量表( 5, 4, 3, 2, 1,0,-1,-2,-3,-4,-5),來衡量各個職業選項。

(3)各項考慮因素的加權計分:你在詳細列出各項考慮層面之後,針對利弊得失,再進行加權計分。即對當時個人而言,重要的考慮因素可乘以一至五倍分數(*5),依次遞減。

(4)計算出兩個職業選項的得分:逐一計算你在各這兩個職業選項在“得”(正分)與“失”(負分)的加權計分與累加結果,并計算總分。

(5)排定各個職業選項的優先順序:最後,依據各職業選項在總分上的高低,排定優先次序。職業選項的優先次序即可作為你在職業生涯決策上的依據。

生涯決策模型有哪些(生涯規劃理論大盤點之生涯決策理論)1

還有選擇最優化模型,認知信息加工理論CIP等下期介紹,有關高考志願和生涯規劃的問題歡迎留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