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學發展:
1.約公元前140年,希臘希帕霍斯采用經緯度來确定天球上星的位置;制作一個和三角函數表相仿的“弦表”。
2.約62年,希臘海倫給出用三角形三邊長表示面積的公式(海倫公式)。
3.約100年,希臘梅涅勞斯著《球面學》,是三角學的奠基作,提出球面三角形的梅涅勞斯定理(Menelaus' theorem)。
4.約150年,希臘亞曆山大的托勒密(Ptolemy,約100-約170)著《天文學大成》,發展了三角學,是古代最有影響的天文學著作。
5.499年,印度阿耶波多(Aryabhata)著《阿那波多曆數書》,總結了當時印度的天文、算術、代數與三角學知識;有弧度制的思想。
6.約1250年,阿拉伯納西爾丁開始使三角學脫離天文學而獨立。
7.約1325年,英國布雷德沃丁将正切、餘切引入三角計算。
8.1464年,德國雷格蒙塔努斯著《論各種三角形》(1533年出版),是歐洲第一本獨立的三角學著作,其中出現正弦定律。
9.1583年,麥芬克(T. Fink, 1561-1656)首次給出三角學中“正切”等名稱。
10.1595年,德國皮蒂斯楚斯(B.Pitiscus,1561-1613)創用“三角學”一詞。
需要免費數學指導聯系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