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頭條品唐詩#
劉禹錫生于唐代宗大曆七年(772),卒于唐武宗會昌二年(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據學者們研究,他的祖先是匈奴族,其七代祖劉亮,為官于北魏,後随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改為漢姓,入河南洛陽籍。此後其家族墳墓都在洛陽,故劉禹錫稱“家本荥上,籍占洛陽”《汝州上後謝宰相狀》。他自稱的“中山劉禹錫”,以及他人稱他為彭城人,均非其郡望或裡貫。他的父親劉緒,避安史之亂南寓嘉興(今屬浙江),故劉禹錫生于江南,并在此度過少年時期。當時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的詩僧靈澈和著名的詩歌理論家皎然經常讨論詩歌創作技巧,劉禹錫有機會獲得他們的指教,并用心體會,赢得了“孺子可教”《澈上人文集序》的稱譽;另外江南發達的文化傳統以及江南特有的風光,對他後來的詩歌創作均産生一定的影響。
綠野扶風道,黃塵馬嵬驿。
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
乃問裡中兒,皆言幸蜀時。
軍家誅佞幸, 天子舍妖姬。
群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
低回轉美目,風日為無晖。
貴人飲金屑,倏忽舜英暮。
平生服杏丹,顔色真如故。
屬車塵已遠,裡巷來窺觑。
共愛宿妝妍,君王畫眉處。
履綦無複有,履組光未滅。
不見岩畔人,空見陵波襪。
郵童愛蹤迹,私手解鞶結。
傳看千萬眼,縷絕香不歇。
指環照骨明,首飾敵連城。
将入鹹陽市, 猶得賈胡驚。
柳 絮飄揚南陌起東鄰,漠漠蒙蒙暗度春。
花巷暖随輕舞蝶,玉樓晴拂豔妝人。
萦回謝女題詩筆,點綴陶公漉酒巾。
何處好風偏似雪?隋河堤上古江津。
古有《長幹行》,言三江之事,悉矣。餘嘗阻風淮陰,作《淮陰行》以裨樂府。
一簇簇淮陰市,竹樓緣岸上。
好日起樯竿,烏飛驚五兩。
二今日轉船頭,金烏指西北。
煙波與春草,千裡同一色。
三船頭大銅環,摩挲光陣陣。
早早使風來,沙頭一眼認。
四何物令侬羨,羨郎船尾燕。
銜泥趁樯竿,宿食長相見。
五隔浦望行船,頭昂尾幰幰。
無奈晚來時,清淮春浪軟。
桃源行漁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
拖綸擲餌信流去,誤入桃源行數裡。
清源尋盡花綿綿,踏花覓徑至洞前。
洞門蒼黑煙霧生,暗行數步逢虛明。
俗人毛骨驚仙子,争來緻詞何至此。
須臾皆破冰雪顔,笑言委曲問人間。
因嗟隐身來種玉,不知人世如風燭。
桃花滿溪水似鏡,塵心如垢洗不去。
筵羞石髓勸客餐,燈爇松脂留客宿。
雞聲犬聲遙相聞,曉光蔥籠開五雲,
漁人振衣起出戶,滿庭無路花紛紛。
翻然恐失鄉縣處,一息不肯桃源住。
仙家一出尋無蹤,至今流水山重重。
百舌吟曉星寥落春雲低,初聞百舌間關啼。
花樹滿空迷處所,搖動繁英墜紅雨。
笙簧百啭音韻多,黃鹂吞聲燕無語。
東方朝日遲遲升,迎風弄景如自矜。
數聲不盡又飛去,何許相逢綠楊路。
綿蠻宛轉似娛人,一心百舌何紛紛。
配顔俠少停歌聽,墜珥妖姬和睡聞。
可憐光景何時盡,誰能低回避鷹隼。
廷尉張羅自不關,潘郎挾彈無情損。
天生羽族爾何微,舌端萬變乘春輝。
南方朱鳥一朝見,索漠無言蒿下飛。
沉沉夏夜蘭堂開,飛蚊伺暗聲如雷。
嘈然欻起初駭聽,殷殷若自南山來。
喧騰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聰者惑。
露花滴瀝月上天,利嘴迎人着不得。
我軀七尺爾如芒,我孤爾衆能我傷。
天生有時不可遏,為爾設幄潛匡床。
清商一來秋日曉,羞爾微形飼丹鳥。
飛莺操鸢飛杳杳青雲裡,鸢鳴蕭蕭風四起。
旗尾飄揚勢漸高,箭頭砉劃聲相似。
長空悠悠霁日懸,六翮不動凝風煙。
遊鹍翔雁出其下,慶雲清景相回旋。
忽聞饑烏一噪聚,瞥下雲中争腐鼠。
騰音砺吻相喧呼,仰天大吓疑鹓雛。
畏人避犬投高處,俯啄無聲猶屢顧。
青鳥自愛玉山禾,仙禽徒貴華亭露。
樸嗽危巢向暮時,毰毸飽腹蹲枯枝。
遊童挾彈一麾肘,臆碎羽分人不悲。
天生衆禽各有類,威鳳文章在仁義。
鷹隼儀形蝼蟻心,雖能戾天何足貴。
潇湘神二首一湘水流、湘水流,九疑雲物至今愁。
君問二妃何處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二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
楚客欲聽瑤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時。
踏歌詞四首一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連袂行。
唱盡新詞歡不見,紅霞映樹鹧鸪鳴。
二桃蹊柳陌好經過,燈下妝成月下歌。
為是襄王故宮地,至今猶自細腰多。
三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
月落烏啼雲雨散,遊童陌上拾花钿。
四日暮江頭聞《竹枝》,南人行樂北人悲。
自從雪裡唱新曲,彎直到三春花盡時。
采菱行白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錦彩鴛翔。
蕩舟遊女滿中央,采菱不顧馬上郎。
争多逐勝紛相向,時轉蘭桡破輕浪。
長鬟弱袂動參差,钗影钏文浮蕩漾。
笑語哇咬顧晚晖,蓼花緣岸扣舷歸。
歸來共到市橋步,野蔓系船萍滿衣。
家家竹樓臨廣陌,下有連樯多估客。
攜觞薦芰夜經過,醉踏大堤相應歌。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煙起。
一曲南音此地聞,長安北望三千裡。
秋風引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觀八陳圖軒皇傳上略,蜀相運神機。
水落龍蛇出,沙平鵝鹳飛。
波濤無動勢,鱗介避餘威。
會有知兵者,臨流指是非。
傷愚溪三首并引故人柳子厚之谪永州,得勝地,結茅樹蔬,為沼沚,為台榭,目曰愚溪。柳子沒三年,有僧遊零陵,告餘曰:“愚溪無複曩時矣!”一聞僧言,悲不能自勝,遂以所聞為七言以寄恨。
一溪水悠悠春自來,草堂無主燕飛回。
隔簾惟見中庭草,一樹山榴依舊開。
二草聖數行留壞壁,木奴千樹屬鄰家。
唯見裡門通德榜,殘陽寂寞出樵車。
三柳門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縱有鄰人解吹笛,山陽舊侶更誰過。
三月三日與樂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飲各賦十二韻洛下今修禊,群賢勝會稽。
盛筵陪玉铉,通籍盡金閨。
波上神仙妓,岸傍桃李蹊。
水嬉如鹭振,歌響雜莺啼。
曆覽風光好,沿洄意思迷。
棹歌能俪曲,墨客競分題。
翠幄連雲起,香車向道齊。
人誇绫步障,馬惜錦障泥。
塵暗宮牆外,霞明苑樹西。
舟形随鹢轉,橋影與虹低。
川色晴猶遠,烏聲暮欲栖。
唯餘踏青伴,待月魏王堤。
葡萄歌野田生葡萄,纏繞一枝高。
移來碧墀下,張王日日高。
分歧浩繁缛,修蔓蟠诘曲。
揚翹向庭柯,意思如有屬。
為之立長檠,布濩當軒綠。
米液溉其根,理疏看滲漉。
繁葩組绶結,懸實珠玑蹙。
馬乳帶輕霜,龍鱗曜初旭。
有客汾陰至,臨堂瞪雙目。
自言我晉人,種此如種玉。
釀之成美酒,令人飲不足。
為君持一鬥,往取涼州牧。
酬樂天詠老見示人誰不願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随年。
經事還谙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奉送李戶部侍郎自河南尹再除本官歸阙昔年内署振雄詞,今日東都結去思。
宮女猶傳洞箫賦,國人先詠衮衣詩。
華星卻複文昌位,别鶴重歸太乙池。
想到金閨待通籍,一時驚喜見風儀。
金陵懷古潮滿冶城渚,日斜征虜亭。
蔡洲新草綠,幕府舊煙青。
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後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家家菊盡黃,梁國獨如霜。
瑩靜真琪樹,分明對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紅妝。
粉蝶來難見,麻衣拂更香。
向風搖羽扇,含露滴瓊漿。
高豔遮銀井,繁枝覆象床。
桂叢慚并發,梅蕊妒先芳。
一人瑤華詠,從茲播樂章。
洛中送韓七中丞之吳興口号五首一昔年意氣結群英,幾度朝回一字行。
海北江南零落盡,兩人相見洛陽城。
二自從雲散各東西,每日歡娛卻慘凄。
離别苦多相見少,一生心事在書題。
三今朝無意訴離杯,何況清弦急管催。
本欲醉中輕遠别,不知翻引酒悲來。
四駱駝橋上蘋風急,鹦鹉杯中箬下春。
水碧山青知好處,開顔一笑向何人。
五溪中士女出笆籬,溪上鴛鴦避畫旗。
何處人間似仙境,春山攜妓采茶時。
韓信廟将略兵機命世雄,蒼黃鐘室歎良弓。
遂令後代登壇者,匈一尋思怕立功。
學阮公體三首一少年負志氣,通道不從時。
隻言繩自直,安知室可欺。
百勝難慮敵,三折乃良醫。
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
二朔風悲老骥,秋霜動鸷禽。
出門有遠道,平野多層陰。
滅沒馳絕塞,振迅拂華林。
不因感衰節,安能激壯心。
三昔賢多使氣,憂國不謀身。
目覽千載事,心交上古人。
侯門有仁義,靈台多苦辛。
不學腰如磬,徒使甑生塵。
和白侍郎送令狐相公鎮太原十萬天兵貂錦衣,晉城風日鬥生輝。
行台仆射深恩重,從事中郎舊路歸。
叠鼓蹙成汾水浪,閃旗驚斷塞鴻飛。
邊庭自此無烽火,擁節還來坐紫微。
城東閑遊借問池台主,多居要路津。
千金買絕境,永日屬閑人。
竹徑萦纡入,花林委曲巡。
斜陽衆客散,空鎖一池春。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酬楊司業巨源見寄辟雍流水近靈台,中有詩篇絕世才。
渤海歸人将集去,梨園弟子請詞來。
瓊枝未識魂空斷,寶匣初臨手自開。
莫道專城管雲雨,其如心似不然灰。
送周使君罷渝州歸郢州别墅君思郢上吟歸去,故自渝南擲郡章。
野戍岸邊留畫舸,綠蘿陰下到山莊。
池荷雨後衣香起,庭草春深绶帶長。
隻恐鳴驺催上道,不容待得晚菘嘗。
插田歌并引連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樓,适有所感,遂書其事為俚歌,以俟采詩者。
岡頭花草齊,燕子東西飛。
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
農婦白纻裙,農父綠蓑衣。
齊唱田中歌,嘤仁如竹枝。
但聞怨響音,不辨俚語詞。
時時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煙火生墟落。
黃犬往複還,赤雞鳴且啄。
路旁誰家郎,烏帽衫袖長。
自言上計吏,年幼離帝鄉。
田夫語計吏,君家侬定谙。
一來長安道,眼大不相參。
計吏笑緻辭; 長安真大處。
省門高轲峨,“依入無度數.
昨來補衛士,唯用筒竹布。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别去國十年同赴召,渡湘千裡又分岐。
重臨事異黃丞相,三黜名慚柳士師。
歸目并随回雁盡,愁腸正遇斷猿時。
桂江東過連山下,相望長吟有所思。
再遊玄都觀絕句并引餘貞元二十一年為屯田員外郎,時此觀中未有花木。是歲,出牧連州,尋貶朗州司馬。居十年,召至京師,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滿觀如爍晨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時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有四年,複為主客郎中,重遊玄都,蕩然無複一樹,唯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耳。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後遊。時大和二年三月。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荊門道懷古南國山川舊帝畿,宋台梁館尚依稀。
馬嘶古道行人歇,麥秀空城澤雉飛。
風吹落葉填宮井,火入荒陵化寶衣。
徒使詞臣庾開府,鹹陽終日苦思歸。
團扇歌團扇複團扇,奉君清暑殿。
秋風入庭樹,從此不相見。
上有乘鸾女,蒼蒼蟲網遍。
明年入懷袖,别是機中練。
秋日送客至潛水驿候吏立沙際,田家連竹溪。
楓林社日鼓,茅屋午時雞。
雀噪晚禾地,蝶飛秋草畦。
驿樓宮樹近,疲馬再三嘶。
萋兮吟天涯浮雲生,争蔽日月光。
窮巷秋風起,先摧蘭蕙芳。
萬貨列旗亭,恣心注明珰。
名高毀所集,言巧智難防。
勿謂行大道,斯須成太行。
莫吟萋兮什,徒使君子傷。
詠史二首一骠騎非無勢,少卿終不去。
世道劇頹波,我心如砥柱。
二賈生明王道,衛绾工車戲。
同遇漢文時,何人居貴位。
武陵書懷五十韻按《天官書》,武陵當翼、轸之分。其在春秋及戰國時,皆楚地,後為秦惠王所并,置黔中郡。漢興,更名曰武陵,東徙于今治所。常林《義陵記》雲:“初,項籍殺義帝于郴,武陵人曰:‘天下憐楚而興,今吾王何罪見殺?’郡民缟素哭于招屈亭,“高祖聞而義之,故亦曰義陵。”今郡城東南亭舍,其所也。晉、宋、齊、梁間,皆以分王子,弟,事存于其書。永貞元年,餘始以尚書外郎出補連山守,道貶為是郡司馬。至則以方志所載。
西漢開支郡,南朝号戚藩。
四封當列宿,百雉俯清沅。
高岸朝霞合,驚湍激箭奔。
積陰春暗度,将霁霧先昏。
俗尚東皇祀,謠傳義帝冤。
桃花迷隐迹,楝葉慰忠魂。
戶算資漁獵,鄉豪恃子孫。
照山畲火動,踏月俚歌喧。
擁楫舟為市,連甍竹覆軒。
披沙金粟見,拾羽翠翹翻。
茗坼滄溪秀,蘋生枉渚暄。
禽驚格磔起,魚戲唫喁繁。
沈約台榭故,李衡墟落存。
湘靈悲鼓瑟,泉客泣酬恩。
露變蒹葭浦,星懸橘柚村。
虎咆空野震,鼍作滿川渾。
鄰裡皆遷客,兒童習左言。
炎天無冽井,霜月見芳荪。
清白家傳遺,詩書志所敦。
列科叨甲乙,從宦出丘樊。
結友心多契,馳聲氣尚吞。
士安曾重賦, 元禮許登門。
草檄嫖姚幕,巡兵戊己屯。
築台先自隗,送客獨留髡。
遂結王畿绶,來觀衢室樽。
鸢飛入鷹隼,魚目俪玙璠。
曉燭羅馳道,朝陽辟帝阍。
王正會夷夏,月朔盛旗幡。
獨立當瑤阙,傳呵步紫垣。
按章清犴獄,視祭潔蘋蘩。
禦曆昌期遠,傳家寶祚蕃。
繇文光夏啟,神教畏軒轅。
内禅因天性,膺圖授化元。
繼明懸日月,出震統乾坤。
大孝三朝備,洪恩九族惇。
百川宗渤澥,五嶽輔昆侖。
何幸逢休運,微班識至尊。
校缗資筦榷,複土奉山園。
一失貴人意,徒聞太學論。
直廬辭錦帳,遠守愧朱轓。
巢幕方猶燕,搶榆尚笑鲲。
遭回過荊郢,流落感涼溫。
旅望花無色,愁心醉不惛。
春江千裡草,暮雨一聲猿。
問蔔安冥數,看方理病源。
帶賒衣改制,塵澀劍成痕。
三秀悲中散,二毛傷虎贲。
來憂禦魑魅,歸願牧雞豚。
就日秦京遠,臨風楚奏煩。
南登無灞岸,旦夕上高原。
谪居悼往二首悒悒何悒悒,長沙地卑濕。
樓上見春多,花前恨風急。
猿愁腸斷叫,鶴病翹趾立。
牛衣獨自眠,誰哀仲卿泣。
二
郁郁何郁郁,長安遠于日。
終日念鄉關,燕來鴻複還。
潘嶽歲寒思,屈平憔悴顔。
殷勤望歸路,無雨即登山。
哭呂衡州時予方谪居一夜霜風凋玉芝,蒼生望絕士林悲。
空懷濟世安人略,不見男婚女嫁時。
遺草一函歸太史,旅墳三尺近要離。
朔方徙歲行當滿,欲為君刊第二碑。
傷秦姝行并引河南房開士,前為虞部郎中,為餘話曰:“我得善筝人于長安懷遠裡。”其後,開士為赤縣,牧容州,匈求國工而誨之,藝工而夭。今年,開士遺予新詩,有悼佳人之目,顧予知所自也。惜其有良伎,獲所從而不克久,乃為傷詞,以贻開士。
長安二月花滿城,插花女兒弄銀筝。
南宮仙郎下朝晚,曲頭駐馬聞新聲。
馬蹄逶遲心蕩漾,高樓已遠猶頻望。
此時意重千金輕,鳥傳消息绀輪迎。
芳筵銀燭一相見,淺笑低鬟初目成。
蜀弦铮扒指如玉,皇帝弟子韋家曲。
青牛文梓赤金簧,玫瑰寶柱秋雁行。
斂蛾收袂凝清光,抽弦緩調怨且長。
八鸾锵锵渡銀漢,九雛威鳳鳴朝陽。
曲終韻盡意不足,餘思悄絕愁空堂。
從郎鎮南别城阙,樓船理曲潇湘月。
馮夷蹁跹舞渌波,鲛人出聽停绡梭。
北池含煙瑤草短,萬松亭下清風滿。
秦聲一曲此時聞,嶺泉嗚咽南雲斷。
來自長陵小市東,蕣華零落瘴江風。
侍兒掩泣收銀甲,鹦鹉不言愁玉籠。
博山爐中香自滅,鏡奁塵暗同心結。
從此東山非昔遊,長嗟人與弦俱絕。
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對月聽小童吹觱篥歌海門雙青暮煙歇,萬頃金波湧明月。
侯家小兒能繁策,對此清光天性發。
長江凝練樹無風,浏栗一聲霄漢中。
涵胡畫角怨邊草,蕭瑟清蟬吟野叢。
沖融頓挫心使指,雄吼如風轉如水。
思婦多情珠淚垂,仙禽欲舞雙翅起。
郡人寂聽衣滿霜,江城月斜樓影長。
才驚指下繁韻息,已見樹杪明星光。
謝公高齋吟激楚,戀阙心同在羁旅。
一奏荊人白雪歌,如聞雒客扶風邬。
吳門水驿按山陰,文字殷勤寄意深。
欲識陽陶能絕處,少年榮貴道傷心。
晚泊牛渚蘆葦晚風起,秋江鱗甲生。
殘霞忽變色,遊雁有餘聲。
戍鼓音響絕,漁家燈火明。
無人能詠史,獨自月中行。
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曾向空門學坐禅,如今萬事盡忘筌。
眼前名利同春夢,醉裡風情敵少年。
野草芳菲紅錦地,遊絲撩亂碧羅天。
心知洛下閑才子,不作詩魔即酒颠。
竹枝詞九首并引四方之歌,異音而同樂。歲正月,餘來建平,裡中兒聯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以曲多為賢。聆其音,中黃鐘之羽,其卒章激讦如吳聲。雖倫伫不可分,而含思宛轉,有淇濮之豔。”昔屈原居沅湘間,其民迎神,詞多鄙陋,乃為作《九歌》,到于今荊楚鼓舞之。故餘亦作《竹枝詞》九篇,俾善歌者揚之,附于末。後之聆巴歈,知變風之自焉。
一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二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侬愁。
三江上朱樓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紋生。
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去唱歌行。
四日出三竿春霧消,江頭蜀客駐蘭桡。
憑寄狂夫書一紙,家住成都萬裡橋。
五兩岸山花似雪開,家家春酒滿銀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 永安宮外踏青來。
六城西門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惱人心不如石,少時東去複西來。
七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八巫峽蒼蒼煙雨時,清猿啼在最高枝。
個裡愁人腸自斷,由來不是此聲悲。
九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銀钏金钗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
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曾波萬頃如熔金。
孤輪徐轉光不定,遊氣濛濛隔寒鏡。
是時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
嶽陽樓頭暮角絕,蕩漾已過君山東。
山城蒼蒼夜寂寂,水月逶迤繞城白。
蕩槳巴童歌《竹枝》,連樯估客吹羌笛。
勢高夜久陰力全,金氣肅肅開星躔。
浮雲野馬歸四裔,遙望星鬥當中天。
天雞相呼曙霞出,斂影含光讓朝日。
日出喧喧人不閑,夜來清景非人間。
泰娘歌并引泰娘本韋尚書家主讴者。”初,尚書為吳郡,得之,命樂工誨之琵琶,使之歌且舞。無幾何,盡得其術。居一二歲,攜之以歸京師。京師多新聲善工,于是又捐去故技,以新聲度曲。泰娘名字往往見稱于貴遊之間。元和初,尚書薨于東京,泰娘出居民間。久之,為蕲州刺史張愻所得。其後愻坐事谪居武陵郡。愻卒,泰娘無所歸,地荒且遠,無有能知其容與藝者,故日抱樂器而哭,其音燋殺以悲。雒客聞之,為歌其事,以足于樂府雲。
泰娘家本門門西,門前綠水環金堤。
有時妝成好天氣,走上臯橋折花戲。
風流太守韋尚書,路傍忽見停隼旌。
鬥量明珠鳥傳意,绀幰迎入專城居。
長鬟如雲衣似霧,錦茵羅薦承輕步。
舞學驚鴻水榭春,歌傳上客蘭堂暮。
從郎西人帝城中,貴遊簪組香簾栊。
低鬟緩視抱明月,纖指破撥生胡風。
繁華一旦有消歇,題劍無光履聲絕。
洛陽舊宅生草萊,杜陵蕭蕭松柏哀。
妝奁蟲網厚如繭,博山爐側傾寒灰。
蕲州刺史張公子,白馬新到銅駝裡。
自言買笑擲黃金,月堕雲中從此始。
安知鵬鳥座隅飛,寂寞旅魂招不歸。
秦嘉鏡有前時結,韓壽香銷故箧衣。
山城少人江水碧,斷雁哀猿風雨夕。
朱弦已絕為知音,雲鬓未秋私自惜。
舉目風煙非舊時,夢尋歸路多參差。
如何将此千行淚,更灑湘江斑竹枝。
和董庶中古散調詞贈尹果毅昔聽《東武吟》,壯年心已悲。
如何今濩落,聞君苦辛辭。
言有窮巷士,弱齡頗尚奇。
讀得玄女符,生當事邊時。
借名遊俠窟,結客幽并兒。
往來長楸間,能帶雙鞬馳。
崩騰天寶末,塵暗燕南垂。
爟火入鹹陽,诏征神武師。
是時占軍幕,插羽揚金羁。
萬夫列轅門,觀射中戟支。
誓當雪國仇,親愛從此辭。
中宵倚長劍,起視蚩尤旗。
介馬晨蕭蕭,陣雲竟天涯。
陰風獵白草,旗槊光參差。
勇氣貫中腸,視身忽如遺。
生擒白馬将,虜騎不敢追。
貴臣上戰功,名姓随意移。
終歲肌骨苦,他人印累累。
谒者既清宮,諸侯各罷戲。
上将賜北第,門戟不可窺。
眦血下沾襟,天高問無期。
卻尋故鄉路,孤影空相随。
行逢裡中舊,樸邀昔所嗤。
一言合侯王,腰佩黃金龜。
問我何自苦,可憐真數奇。
遲回顧徒禦,得色懸雙眉。
翻然悟世途,撫己昧所宜。
田園已蕪沒,流浪江海湄。
鸷禽毛翮摧,不見翔雲姿。
衰容蔽逸氣,孑孑無人知。
寂寞草《玄》徒,長吟下書帷。
為君發哀韻,若扣瑤林枝。
有客識其真,潺湲涕交頤。
飲爾一杯酒,陶然足自怡。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翛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裡。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骈欲下星鬥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夕應惆怅。
聞道士彈思歸引仙公一奏思歸引,逐客初聞自泫然。
莫怪殷勤悲此曲,越聲長苦已三年。
做好自己,不解釋。
把每一件事做好,
就是實現夢想最務實的方式。
不要在小人小事上浪費時間,
将軍有劍,不斬蒼蠅。
生命太短暫,沒時間解釋,
做好自己,不解釋,
不要把時間留給那些負能量的人或事。
内心不夠強大,才會聽風是雨。
相信自己,才不會人雲亦雲。
做好自己,不解釋!
選擇了往前沖刺之後,
就不要再環顧四野,
我們的目标在前方,
當我們全力奔跑,
看到的将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景。
盡心緻勝的道路,靠的不是心情,
心情潮起潮落,成功靠的是心态,
心态改變命運。
我們所做的事情,
也許暫時看不到成果,
但請不要失望或者放棄,
我們的努力在播種,紮根
一定會有收獲的時節。
如果事與願違,
就相信上天一定另有安排,
做好自己,不解釋,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我們的努力永遠不會白費,
那些錯過的人,錯過的風景,
那些流下的淚水,那些努力的汗水,
那些一步步走來的印記,
讓我們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肯定自己,相信自己,
一步一步,做好自己,
我們努力打拼的成就,
總有一天,會讓所有人贊歎不已,
當下這一刻,
做好自己,不解釋!
劉文龍2022年6月26日于常德德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