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arcgis建庫學習筆記

arcgis建庫學習筆記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5 13:43:06

arcgis建庫學習筆記(ArcGIS12個操作學習筆記)1

了解更多工程測量、儀器知識,關注”CORS測繪服務商“VX公衆号

1.如何以上下标的形式顯示标注内容?

了解更多工程測量、儀器知識,關注”CORS測繪服務商“VX公衆号

設置标注表達式。雙擊圖層,打開屬性對話框;選擇【标注】選項卡;打開【标注表達式】對話框,設置解析為“JScript”,設置表達式為 【[name] "" [OBJECTID] "" "" 16 ""】,确定;右擊圖層選擇【标注要素】,得到上下标格式的标注。注:上标用标記,下标用标記。

2.如何将浮點型栅格數據轉為整型栅格數據,并創建栅格的屬性表?

使用ArcGIS中【Int】(轉為整型)工具和實現。注:原則上栅格數據是不帶有屬性表信息的,但是對于整型栅格數據來說,ArcGIS中提供了簡單的屬性表來記錄各個值的栅格個數,而浮點型栅格數據則沒有。

打開【Spatial Analyst 工具】|【數學】|【轉為整型】工具即可完成。

3.如何對矢量要素進行炸開、 鏡像複制和縮放處理?

【方法】使用ArcGIS中【Explode Multi-part Feature】(拆分多部分要素)工具、【Mirror Features】(鏡像要素)工具和【Scale】(比例)工具實現。注:矢量數據時常需要進行編輯處理,本例講述對矢量數據進行拆分多部分要素、快速鏡像複制和比例縮放的處理。

1)加載高級編輯工具條。選擇【菜單欄】|【自定義】|【工具條】|【高級編輯】工具條。

2)拆分多部分要素。打開【編輯器】工具條中的【開始編輯】,用【編輯工具】選中圖層中的多部分要素;點擊【高級編輯】工具條中的【拆分多部分要素】工具,完成炸開處理,将多部分要素拆分為獨立的單部分要素;保存編輯。

3)加載鏡像要素工具。打開【菜單欄】|【自定義】|【自定義模式】工具窗口,選擇【命令】選項卡,類别選擇【編輯器】,将右側【命令】中的【鏡像要素】工具拖動至任意工具欄中以完成加載。

4)鏡像複制要素。保持編輯狀态;選中要複制的要素,選擇【鏡像要素】工具;繪制一條鏡像複制的對稱軸線,自動得到以該線為對稱軸的鏡像要素;保存編輯。

5)加載比例工具。打開【菜單欄】|【自定義】|【自定義模式】工具窗口,選擇【命令】選項卡,類别選擇【編輯器】,将右側【命令】中的【比例】工具拖動至任意工具欄中以完成加載。

6)縮放要素。保持編輯狀态;用【編輯工具】選中要縮放的要素,選擇【比例】工具;任意拖動鼠标實現圖形的任意縮放處理;按【F】鍵,打開【比例因子】參數設置,輸入【2】回車,實現2倍放大;保存并停止編輯。

4.如何以面要素為限制條件對線要素進行延伸和裁剪處理?

1)加載高級編輯工具條。選擇【菜單欄】|【自定義】|【工具條】|【高級編輯】工具條。

2)選中作為限制條件的面要素。打開【編輯器】工具條中的【開始編輯】工具,使用【編輯工具】選中作為限制條件的面要素。注:本例中兩條線要素分别針對面要素進行【延伸】和【裁剪】處理,在處理之前必須确定作為限制條件的面要素。

3)延伸短的線要素。保持面要素的選中狀态;選擇【延伸】工具,點擊待延伸的線要素後,自動将線要素延伸至該面要素。注:該延伸操作使得線要素自動捕捉到該面要素的邊。

4)分别裁剪去除面内部和外部的線要素。保持面要素的選中狀态;選擇【裁剪】工具,點擊面要素内部的待裁剪線要素,即可将面要素内部的線去除;點擊面要素外部的線要素即可去除外部的線;完成後,保存并停止編輯。注:線要素與面要素自動進行幾何運算,将被點中的線要素去除。

5.如何對數據進行坐标系定義與投影轉換?

【方法】使用ArcGIS中【Define Projection】(定義投影)工具和【Project Raster】(投影栅格)工具實現。注:對于地理數據而言,必須定義空間坐标系,包括以經緯度為單位的地理坐标系和以平面直角坐标為單位的投影坐标系。本例以栅格數據為例講述對地理數據進行定義投影和投影轉換操作。

【實驗步驟】

1)定義投影坐标系。打開【數據管理工具】|【投影和轉換】|【定義投影】工具,輸入栅格設置為“dem”,點擊【坐标系設置】按鈕,打開【空間參考屬性】對話框;選擇【GeographcCoordinate Systems】|【World】|【WGS 1984】;确定,将栅格數據定義了1984地理坐标系。

2)投影至Mercator投影坐标系。打開【數據管理工具】|【投影和轉換】|【栅格】|【投影栅格】工具,輸入栅格設置為“dem”,輸出栅格數據集設置為“prj_dem”,輸出坐标系參數的【坐标系設置】按鈕,選擇【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 【World】| 【WGS 1984 PDC Mercator】坐标系;确定,完成投影變換。注:投影變換前,栅格數據的坐标為經緯度,投影後則變為平面直角坐标值;具體情況請使用合适的投影坐标系。

6.如何修改栅格數據中某一個格網的栅格值?

1)栅格轉點要素。利用【轉換工具】|【由栅格轉出】|【栅格轉點】工具。注:該點要素為每個格網的中心點,每個格網的值被寫入到點要素的屬性表中,即字段GRID_CODE。

2)選中待修改值的點要素并修改。

3) 生成修改值後的栅格圖層。清空當前選中狀态;打開【轉換工具】|【轉為栅格】|【點轉栅格】工具,像元分配類型參數和優先級字段參數均默認設置,像元大小設置為與dem圖層一緻;确定,得到修改栅格值後的栅格圖層。

7.如何修改栅格數據中某一個區域的栅格值?

1)區域面要素轉栅格。打開【轉換工具】|【轉為栅格】|【面轉栅格】工具,像元大小設置與dem一緻;其餘參數默認;确定,得到矢量面要素生成的栅格數據,值為0。注:由于生成的栅格數據值為FID,可計算調整為修改的目标值。

2)計算修改的目标值。打開【Spatial Analyst 工具】|【地圖代數】|【栅格計算器】工具。

3)修改原始栅格。打開【數據管理工具】|【栅格】|【栅格數據集】|【鑲嵌至新栅格】工具,依次輸入栅格圖層,波段數設置為“1”,其餘參數默認;确定,得到修改新值後的栅格數據。注:輸入栅格圖層的順序必須是先原始栅格圖層,後新值圖層,該順序由參數【鑲嵌運算符】決定。

8.如何在制圖出圖時添加經緯網?

【方法】 使用ArcGIS中【New Grid】(新建格網)工具實現。注:在常規制圖輸出時,常常需要給數據添加經緯網或方裡網進行标注。而ArcGIS的制圖輸出工具附帶有格網輸出的表達,本例講述運用ArcGIS布局視圖中的【新建格網】工具實現。

1)設置視圖區投影。右擊【數據框】,打開【屬性】對話框;選擇【坐标系】選項卡,選擇坐标系設置為【預定義】|【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World】|【Aitoff(world)】坐标系;确定,重設當前視圖的顯示坐标系。

2)設置格網。打開【菜單欄】|【視圖】|【布局視圖】界面,右擊地圖,打開【屬性】對話框;選擇【格網】選項卡,打開【新建格網】工具;選擇【經緯網】,下一步;選擇【經緯網和标注】選項,默認【間隔】參數,下一步;勾選【長軸主刻度】和【短軸主刻度】選項,下一步;設置經緯網邊框為【放置簡單邊框】,完成;确定,得到實現經緯網制圖。

9.如何清除當前數據的坐标信息?

【方法】使用ArcGIS中的【Define Projection】(定義投影)工具實現。注:數據的投影坐标系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元數據,涉及整個國家的測繪坐标系統,其參數具有保密性。不僅在數據生産時需要統一坐标系,在數據制圖、分析時更要統一。正是由于坐标系信息的重要性,對數據的坐标系需要采取保密措施,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清除當前數據的坐标系信息。

1)查看當前數據坐标系信息。雙擊圖層,打開【屬性】對話框;選擇【源】選項卡,可以查看到當前坐标系。

2)清除坐标系信息。打開【數據管理工具】|【投影和變換】|【定義投影】工具,輸入要素類設置為“country”;點擊右側坐标系設置按鈕,打開【空間參考屬性】對話框,點擊【清除】按鈕,确定;此時,目标坐标系信息為“Unknown”;确定,完成清除操作。

10.如何對Shapefile矢量數據進行空間糾正?

【方法】使用ArcGIS中【Spatial Adjustment】(空間校正)工具、【New Displacement Link】(新建位移連接)工具和【Adjust】(校正)工具實現。注:GIS數據的特點之一就是具有空間坐标,而空間坐标系統具有不同的标準,如我國的北京54、西安80等。在進行GIS數據制圖、分析時,常常遇到數據的坐标系統不一緻的問題。在無法通過投影轉換的方式統一數

據坐标系的情況下,就需要用到本例的空間糾正方法進行手動校正。

1)加載空間校正工具條。打開ArcMap軟件,選擇【菜單欄】|【自定義】|【工具條】|【空間校正】工具條,完成加載。

2)設置校正參數。栅格數據map具有空間坐标信息,而矢量圖層line1 的空間坐标系為“未定義”,因此需要将line1圖層校正到 map 中的黑線位置處。點擊【編輯器】工具條,選擇【編輯器】|【開始編輯】選項,編輯圖層需要選擇被校正的圖層【line1】;點擊【空間校正】工具條,選擇【空間校正】|【設置校正數據】選項,勾選圖層line1,确定;設置【校正方法】為【變換-仿射變換】。注:仿射變換通常圖形整體性變換,而line1中數據僅發生了系統性偏移,故使用仿射變換來校正。

3)設置校正控制點。使用【空間校正】工具條中的【新建位移連接】工具,對line1圖層添加控制點連接,控制點要選擇line1和 map 的對應關鍵位置,如節點;點擊【空間校正】工具條中的【查看連接表】工具,可以打開當前設置的控制點坐标對應關系;表中【X源】、【Y源】和【X目标】、【Y目标】分别列出了校正前和校正後控制點的坐标值對應關系,【殘差】表示每個控制點産生的誤差值,以及此次校正的【RMS誤差值】。

4)校正數據。點擊【空間校正】工具條,選擇【空間校正】|【校正預覽】選項,可以在預覽窗口中查看當前校正結果的效果;選擇【空間校正】|【校正】選項,執行校正操作;保存并停止編輯,完成line1圖層的校正操作。

5)設置校正參數。同樣的,矢量圖層line2的空間坐标系為“未定義”,需要将 line2 圖層校正到map中的黑線位置處。點擊【編輯器】工具條,選擇【編輯器】|【開始編輯】選項,編輯圖層選擇圖層【line2】;【設置校正數據】為圖層line2;設置【校正方法】為【變換-橡皮頁變換】。注:與line1不同的是, ine2 中線要素不僅發生了平移,還發生了變形;仿射變換無法校正變形的線段,因此需要使用橡皮頁變換方法。

6)設置校正控制點。同步驟3,使用【空間校正】工具條中的【新建位移連接】工具,對line2圖層添加控制點連接。注:本例中變形線段為直線,僅需端點設置位移連接即可,實際情況必須保證在發生變形線段的每個節點或盡可能多的節點處建立位移連接,才能校正正确。

7)校正數據。同步驟4,執行校正;保存并停止編輯,完成line2圖層的校正操作。

11.如何快速、準确地編輯相鄰多邊形形狀?

【方法】 使用ArcGIS中的【Topology Edit Tool】(共享要素)工具實現。注:由于相鄰的多邊形具有公共邊和公共頂點,對其中一個多邊形進行編輯時,必須保證相鄰多邊形之間不能出現空隙。因此,常常需要依靠拓撲關系來進行高級編輯。本例講述使用【共享要素】工具來編輯相鄰多邊形。

【實驗步驟】

1)加載拓撲工具條。點擊菜單欄【自定義】|【工具條】|【編輯器】工具條,點擊【編輯器】工具條中【編輯器】下拉菜單,加載【更多編輯工具】|【拓撲】工具條。

2)編輯多邊形公共邊。啟動編輯,選擇【拓撲】工具條中的【地圖拓撲】工具,設置編輯要素類為“polygon”,确定;點擊【拓撲編輯工具】,選中一條公共邊,點擊【顯示共享要素】工具可以查看該公共邊所屬的多邊形要素;雙擊公共邊,顯示節點,移動節點以編輯多邊形。

3)編輯多邊形公共頂點。點擊【拓撲編輯工具】,按住鍵盤【N】鍵,框選一個公共頂點,點擊【顯示共享要素】工具可以查看該公共頂點所屬的多邊形要素;移動頂點以編輯多邊形。保存并停止編輯。

12.如何對點要素按照距離進行空間條件分配?

【方法】 使用ArcGIS中的【Create Thiessen Polygons】(創建泰森多邊形)工具、【Buffer】(緩沖區)工具和【Clip】(裁剪)工具實現。注:按照距離進行空間分配時,常用泰森多邊形進行等權重的距離分配,其分配結果往往将整個區域進行分配,而每個點要素受其自身條件的限制,其分配區域存在一定範圍,需要借助緩沖區進行限定。本例講述按照距離進行空間條件分配的方法。

【實驗步驟】

1)全局空間分配。打開【分析工具】|【鄰域分析】|【創建泰森多邊形】工具,輸入要素設置為“points”,輸出要素類設置為“Thiessen”,輸出字段設置為“ONLY_FID”;确定,得到全局空間分配結果。

2)提取緩沖區。打開【分析工具】|【鄰域分析】|【緩沖區】工具,輸入要素設置為“points”,輸出要素類設置為“buffer”,距離參數設置為線性單位“500米”,融合類型設置為“ALL”;确定,得到緩沖區數據。

3)裁剪條件分區。打開【分析工具】|【提取】|【裁剪】工具,輸入要素設置為“Thiessen”,裁剪要素設置為“buffer”輸出要素設置為“regions”;确定,得到條件分區結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