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嗎?真的有人因為一碗隔夜飯住進了ICU。
一、吃了一碗隔夜飯,生命垂危住進ICU銀川市民55歲的劉先生,因為一碗隔夜飯而住進了ICU,具體怎麼回事呢?
原來,劉先生午間在家自制了飯菜,沒有吃完的一直放在常溫環境下保存,直到晚上才把剩飯和剩菜放進冰箱内。
第二天早上起來,劉先生加熱飯菜後直接食用了,吃完後沒過幾分鐘劉先生就感覺肚子有點不舒服,大約在半個小時後他出現了惡心、嘔吐。
但他依舊沒有當回事,隻當是自己吃壞肚子了。沒想到到下午時,劉先生出現了四肢無力、意識模糊的症狀,送往醫院後被診斷為細菌性食物中毒、膿毒症休克、乳酸性酸中毒以及肝功能不全等一系列的病症。
由于劉先生送醫的時間過晚,加之他本身有一些基礎性疾病,病情已經發展的十分嚴重,其中一項肝功能指标超出正常值20多倍。
他被緊急送入ICU進行搶救,在救治5天後,劉先生的病情才逐漸好轉。轉入普通病房後,沒多久康複出院。
無獨有偶,同樣的事件也發生在小李身上,小李平常會自己做飯,某日蛋炒飯做多了放進冰箱裡隔天吃。沒想到吃完後就出現了劇烈嘔吐、頻繁腹瀉的症狀。
實在挺不住的小李去醫院檢查後被診斷為急性肝衰竭,入院時小李體内的肝功能以及凝血功能嚴重異常,還伴有腎衰竭。醫生判斷是食物中毒引起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由于病情危重,小李被緊急送往ICU進行搶救,前後在ICU住了10天才算轉危為安。
中毒案例頻發,“一碗隔夜飯,10日ICU”的說法因此流傳開來。
二、隔夜米飯究竟能不能吃?
竟然有人因為隔夜飯住進了醫院,那是不是代表隔夜飯是“毒飯”?
其實,一般情況下隔夜的米飯,隻要沒有異味、沒有顔色變化也沒有發黴的話,是可以正常食用的。但隔夜的米飯可能會存在營養流失、口感不好的問題。
一般來說,第二天人們會選擇将米飯加熱再食用,高溫加熱過程中,米飯可能附帶的一些細菌也會被殺死,對人的身體傷害的危險性也會減小。
事實上,隔夜的飯是否能食用,要看食物的儲存條件和環境。天氣炎熱的時候,一般不建議吃隔夜飯。因為米飯在常溫環境下容易産生大量細菌,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有中毒風險。如果及時放入保鮮盒密封冷藏,這樣的隔夜飯是可以正常食用的。
在生活中難免會有做多了飯的時候,出現剩飯要及時裝進保鮮盒,放進冰箱内。因為在20℃~30℃的室溫時,細菌繁殖較快,因此要盡快降溫到冷藏條件。米飯中的熱空氣遇冷氣收縮,保鮮盒形成負壓,會密封地更嚴實。
有些人擔心,熱飯立刻放冰箱,會損害冰箱,其實并不會,馬上放冰箱隻是會稍微多費一點電而已,但食物就會更加安全。
在生活中最好還是做多少吃多少,讓自己吃新鮮的飯,規避健康風險,出現剩飯實在不忍心倒掉的時候,也要及時将米飯科學儲存,放進冰箱内。
三、“隔夜菜,似砒霜”,不僅有毒還緻癌?
不僅隔夜飯,關于隔夜菜的緻癌傳言似乎一直沒有停過。坊間有傳言稱,隔夜的菜内含有大量亞硝酸鹽,長期食用會導緻患癌的風險增加,這是真的嗎?
隔夜菜是什麼概念?其實,隔夜菜不單指放置一夜的菜,當放置時間大于8-10個小時,就應該算“隔夜”了。而隔夜菜是否有毒或緻癌,要看2個方面,一是食物是否受到細菌二次污染,二是食物中的化學物質是否産生了緻癌物。
甯波市食品檢驗檢測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曾專門為此進行過一項實驗,選取了蔬菜、肉類、蛋類等32種原材料制成了30道家常菜,分别将這些家常菜放置0小時、6小時、12小時、24小時後,放置的環境溫度分别為4℃和25℃。
結果發現,放置在4℃環境下的隔夜菜,不論是什麼菜,24小時候的亞硝酸鹽和菌落含量基本不變,隻有極小的增加。
數據來源:甯波市市場監管局、甯波市食檢院
換言之,隔夜菜内的亞硝酸鹽以及菌落總數會嚴重超标的說法是不科學的。但25℃環境下儲存的隔夜菜,在12小時後葉菜内的亞硝酸鹽含量明顯上升,24小時後蔬菜内的亞硝酸鹽含量明顯增加,肉菜内的增加不明顯,這些隔夜菜食用後可能會存在安全風險。
簡單來說,低溫儲存後,大部分的隔夜菜都是可以正常食用的,不必擔心中毒和緻癌。隻要不将其長時間放置在室溫下,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室溫環境下的隔夜菜容易滋生亞硝酸鹽、細菌,會對健康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風險。
四、這5種食物盡量别隔夜,别不舍得扔
雖說大部分的隔夜菜如果儲存得當,24小時之内食用,不會給健康帶來過大的威脅。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幾種隔夜菜還是勸你最好别吃。
1.隔夜銀耳、蘑菇
這兩種食物,放置時間太久容易殘留亞硝酸鹽,食用後可能引起腸胃不适症狀出現,别不舍得扔。
2.隔夜湯類
一些吃剩的湯類,如若長時間盛在鋁鍋、鐵鍋内,可能會析出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食用後對健康不利。剩湯,建議用瓦鍋或保鮮盒保存,放入冰箱。
3.隔夜綠葉菜
很多蔬菜内本身就含有亞硝酸鹽,在放置隔夜後其内裡的亞硝酸鹽含量也會增加。一般情況下,莖葉類蔬菜内的亞硝酸鹽含量最高,其次是根莖類和花菜類蔬菜,亞硝酸鹽含量最少的為瓜類蔬菜。對于蔬菜這類食物,建議即做即吃,特别是夏季天氣比較炎熱時,吃不完的建議及時丢棄。
4.隔夜海鮮
海鮮在放置隔夜後,可能會産生蛋白質降解物,這些物質在進入體内後可能會導緻肝腎損傷。再加上海鮮在時間放置久了之後,口感上也會存在很大區别,遠不及新鮮狀态下的美味。
5.隔夜涼拌菜
涼拌菜在加工過程中,可能已經受到了一些污染,在購買回去後再放置很長時間,其内裡的細菌可能會大量繁殖,即使冷藏也有變質風險,食用後可能會導緻食物中毒。
最後小妙再來給大家總結一下,隔夜飯菜是否能吃,主要取決于食物的儲存時間和環境,大部分的隔夜飯菜在24小時之内可以正常食用。但一些已經發生變質的或是上述的特殊食物,還是要注意及時丢掉,隔夜菜在食用之前還需要注意充分加熱。為了健康,建議大家最好即做即吃,盡量不要剩餘。
參考資料:
[1]《吃隔夜菜ICU住了1個月!30道菜450個數據,揭開隔夜菜的真相!》.健康時報.2020-09-07
[2]《超8小時就是隔夜飯?能否食用主要看一個「标準」.生命時報.2021-11-17
[3]《春節這6種隔夜菜就别吃了!尤其是第一種!》.健康時報.2021-02-1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