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對曆史的認知很多時候都是來自影視劇,尤其是一些宮鬥的古裝劇深受大衆歡迎,不過這些劇都是僅供娛樂,并不是正劇,很多劇情并不考究,是違背曆史事實的。
清朝的皇太後都住在慈甯宮就是影視劇帶給人們的誤導之一,确實許多清宮劇都是這麼演繹的,譬如不朽的瓊瑤劇、每年都在湖南台重播的《還珠格格》,快看,坤甯宮的皇後又慫恿慈甯宮的老佛爺去害漱芳齋的小燕子啦!
縱橫要辟謠了,清朝的漱芳齋是看戲的地方,根本不是寝殿,更不會是格格們的居所;慈甯宮确實住過皇太後,不過孝莊文皇後去世後,孝康章皇後搬出了慈甯宮,慈甯宮裡再沒有主人了。
至于為什麼繼孝莊之後,再沒人入主慈甯宮了呢?且聽縱橫講講慈甯宮的故事。
慈甯宮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是在仁壽宮的舊址上撤除了一部分重新修建的,作為皇貴妃的居所,後來逐漸成了大行皇帝的皇貴妃等高級嫔妃的居所。
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後就在慈甯宮頤養天年,明神宗去世後,他的鄭貴妃也居住于此。
清朝入關後,滿清皇室也住進了紫禁城,慈甯宮成了順治皇帝生母孝莊太後的寝殿,慈甯宮開始成為清朝皇太後的住所。
順治皇帝英年早逝,八歲的康熙皇帝登上了皇位,生母孝康章皇後與嫡母孝惠章皇後并尊兩宮太後,可惜次年康熙生母就去世了,剩下唯一的太後孝惠章皇後也搬進了慈甯宮,随已經是太皇太後的孝莊共同居住。
康熙是個孝順孩子,無奈幼年痛失雙親,是祖母孝莊一手将其帶大,哺育成人,教他為君之道,所以康熙一直将祖母視為最親近的人,言聽計從,絕不違逆,極其孝順。
康熙二十六年,孝莊病重,康熙親侍湯藥,衣不解帶的照顧,甚至不惜祈求上天自己折壽來挽救祖母,可惜這些都沒能為康熙留住這份親情,不久之後,七十五的孝莊溘然長逝。
康熙痛惜不已,按照孝莊生前的囑咐,沒有将其送往沈陽與皇太極合葬,而是将其安奉在清東陵旁的昌瑞山,還特意命人将孝莊生前居住的慈甯宮的東王殿拆下來,原封不動的建在昌瑞山下,停靈其中,讓孝莊死後也能在熟悉的地方。
随後康熙命人修繕了新的宮殿,讓嫡母孝惠章太後住了過去,又将慈甯宮修繕,不過不再供人居住,成了康熙睹物思人,專門祭拜孝莊的地方。
慈甯宮也成為了後世子孫祭拜孝莊的地方,再不住人,這一傳統就此流傳了下來,至于坊間說的鬧鬼才無人敢住純屬虛構,純粹是出于對孝莊的尊敬,對康熙至誠至孝的尊重不再入住罷了。
孝莊去世之後,後來的曆代皇太後都居住在哪裡呢?
其實在曆史上,還有一個人在孝莊後是住過慈甯宮的,隻不過時間比較短,所以大家就将她遺忘了,而這個人我們也是十分熟悉,就是乾隆的生母孝聖憲皇後鈕祜祿氏,沒錯就是那麼我們都知道的甄嬛。
在乾隆繼位後,将他的生母奉為皇太後,居住在慈甯宮,這裡有一種說法就是乾隆皇帝認為她的生母到了八十歲,認為已經超過了孝莊文皇後生前的年紀,是可以住在慈甯宮的,但是這種說法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證,大家也不要輕易相信。
有人可能就會問,電視劇裡人家是住在壽康宮的,沒錯,雖然乾隆讓甄嬛住在慈甯宮,但是她并沒有住很久,後來自己就搬了出去,我認為可能是她怕别人的非議,或者是覺得自己比不上孝莊文皇後,沒有資格住在這裡,總之甄嬛是後來搬走了的,搬到了皇帝為她建造的壽康宮裡,後來壽康宮就成為了滿清後期皇太後、太皇太後的居所。
後來壽康宮居住過的人也有很多,大都是皇太後,例如嘉慶皇帝的穎貴太妃,道光皇帝的孝和睿太後和鹹豐朝皇帝的康慈皇太後等,這些皇太後太妃等人都是在壽康宮度過晚年的。
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後算是例外,畢竟人家是掌握大清實權的女人,住處當然也與衆不同,我們都知道,慈禧是秀女入宮,最初住在儲秀宮,因為生下鹹豐帝唯一的兒子步步高升,成為太後的慈禧本應該搬離秀女的居所儲秀宮,去太後居住的區域,可她卻對那情有獨鐘,五十大壽時還豪華裝修一番,拆了儲秀宮的大門,合并了翊坤儲秀二宮,将儲秀宮打造成了東西六宮裡最奢華、最舒适的豪宅,一直住在那裡。
乾隆在位時曾下過聖旨,紫禁城内東西六宮的格局永遠不許改變,可大權在握的慈禧根本不把祖先的規矩放在眼裡,随着自己的心思,把後宮改個遍,反卑為尊,看來說慈禧生來就是為了毀滅清朝的也不無道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