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和老師說我媽媽還是我母親好

和老師說我媽媽還是我母親好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2 00:57:21

和老師說我媽媽還是我母親好(媽媽老師說)1

昨天,同事和我聊起她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說她兒子和她說了這樣一件在學校發生的事。在早讀課上,兒子讀書看到了“深沉”一詞,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于是在早讀結束後,兒子找到他們的語文老師,問:“老師,深沉是什麼意思呀?”老師看了看他,說:“你就很深沉呀!”

讀到這裡,你也許會想,這叫什麼回答呀,完全和沒回答一個樣,什麼老師呀!但我卻覺得這位老師很懂教育的智慧,能抓住教育的契機。

聽了老師的回答,看到老師笑盈盈看着自己的目光,兒子不好意思再問,撓撓腦袋,返回了座位。“我就很深沉”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弄懂,但他知道不是批評他的詞。我想,這個孩子那時一定在心裡糾結:我在老師心目中是深沉的,那是個什麼樣子呀?琢磨來琢磨去,沒明白,所以才回家的第一時間,就去問媽媽。

這位老師教會了孩子學會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

當過父母或接觸過小孩子的人都知道,小孩子就是“十萬個為什麼”的代名詞。因為對周圍的所有新鮮事物都感到好奇,都想知道為什麼,所以他總是自然而然的問:“這是什麼呀?”“這個是怎麼回事呀?”“為什麼年輕的叫姐姐,年老的叫奶奶呀?”家長有時對此煩不勝煩,知道的就直截了當的告訴答案,不知道的有時就說:“哪來那麼多為什麼呀,就那麼規定的。”孩子或者是直接得到答案,或者是不願在進行思索,慢慢的孩子就覺得,事情原本就是這樣,也不發問了。

但這位老師卻很好的幫助孩子學會了思考。聽了老師的回答,孩子會想:我在老師的眼中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在他小小的腦袋了,進行了多種多樣的琢磨,導緻他會反複翻看包含這個詞語的句子或文章,思索“深沉”的樣子;也可能會主動的查字典,看看字典裡的解釋;或是在解釋不通的時候,回家問家裡的大人。雖然老師沒給他答案,但最後他一定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得到答案。

這個答案的獲取過程,就是小男孩思考問題、找解決辦法的過程,這在孩子的成長中是多麼的重要呀。或許有很多孩子都沒有在他的成長中,有過這麼一次深刻的思考、這麼一次嘗試獨立的解決問題的經曆,也不曾體驗到最後解決問題的快樂。不信,你反思一下自己的孩子,有這麼認真的對待過某一問題的時刻嗎?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當今核心素養下的教育,為什麼更關注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學會思考在孩子的一生中真有這麼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個問題應該不言而喻。

而家長們忽略的,這位老師卻做到了。

為什麼現在假期領孩子出遊的家庭越來越多。更多的家長可能更趨向于讓孩子利用假期放松放松,開闊開闊眼界。于是,孩子選擇去遊樂場,就報去遊樂場的團;孩子喜歡玩水,就報個玩水的團,孩子玩得高興,于是家長就滿意了,效果達成了。這樣的旅遊肯定有效果,但效果不見得最好。

記得還是女兒小學的時候,暑假,我也抱着這樣的心态,領着女兒去了北京,看了故宮,看到了青磚黃瓦,這就是曆代皇帝居住的地方,就是這個樣子;又逛了禦花園,又小又舊,也沒有電視中呈現的那麼美麗與獨一無二,于是很敗興的出來了。

但在我們乘船抵達“頤和園”的時候,女兒的興趣和故宮截然不同,她很興奮的拉着我看長廊橫檻上的畫、八角寶塔形的萬壽山,并告訴我屋頂都是琉璃瓦,我們還認真的看了十七孔橋,看了橋上的獅子,女兒還驚呼“真的都不一樣呢!”一切的一切女兒都非常感興趣,也想當的了解。我問女兒,你怎麼知道的?她告訴我,語文書上學的。于是我知道了女兒剛剛學習過一篇關于頤和園的課文,所以女兒對這裡熟悉。

兩處不同的景觀,收獲迥然不同。這也讓我思考,旅遊不是到一個地方,玩玩看看,照幾張相就可以的事。旅遊對曆史古迹、名山大川的探訪,需要我們在旅遊前做充分的了解,比如故宮中的“午門”在什麼位置,是做什麼用的?禦花園為什麼沒有電視中演的那麼獨特,是電視造假,還是中間經曆了什麼?地面的青磚為什麼是殘破的?甚至古人的穿着、器皿,等等都要有所了解,這樣在參觀的時候才不至于盲目,才會帶來更多的思考、受到更大的教育。

國家現在倡導學校進行“研學”活動,目的就是讓孩子們走進曆史、走進自然,受到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教育。我還清楚的記得,最開始的一次研學,學校就是報了個研學團,預定了研學的日子,領着孩子就出發了,真就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學生也很開心,出去玩了一趟,不錯不錯。研學就像在學生平日的學習生活中,插播了這麼一次實踐活動,不久就銷聲匿迹了。

但今年的“研學”就大大的不同了,在研學之前,學校就領着孩子們做了很多的功課。孩子們走訪學習的地方是長白山,學校組織各班,利用課餘時間,觀看長白山相關的視頻介紹。從長白山的形成、到長白山的人文、地質、動植物等等,進行了深入的了解。給孩子們下發了研學手冊,在班級劃分了小組,布置了不同的研學任務,讓孩子們帶着一定的目的去學習,去遊玩,孩子們的此次研學都收獲了很多。在回校之後,我對孩子們的上傳的照片進行了整理,在整理中,發現了一張這樣的照片:一個孩子拿着數碼相機,對着一個植物在仔細的觀察并拍照,看到這個照片,我很吃驚,看來孩子們真的用心了。

也許,我所說的“深沉”一事和旅行、研學好像關聯不是很大,但我想表達的就是: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學會思考,思考着做事、思考着旅遊,隻有有思考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教育,能走心的、能影響孩子的未來的好教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