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怎麼辨認自己得了腸易激綜合征

怎麼辨認自己得了腸易激綜合征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03:46:46

腸易激綜合征(IBS)是臨床常見功能性腸道疾病,多見于女性和青年人。

IBS患者往往做了各種檢查都沒有發現問題,卻長期飽受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增多或便秘的困擾,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甚至有人總在考試前、工作壓力大的時候發病而苦不堪言。那麼,究竟什麼是腸易激綜合征,長期便秘是否意味着得了腸易激綜合征呢?

對于這樣一個“磨人的小妖精”,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有效地治療呢?

下面,我們将從5個問題來讀懂腸易激綜合征。

問題 0 1

什麼是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種功能性腸道疾病,表現為與排便或排便習慣改變相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脹、腹部膨隆和排便障礙是常見的特征,反複發作但不伴可發現的器質性病因1。IBS的症狀慢性持續,或可頻繁發作,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學習都會造成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我國普通人群IBS總體患病率為6.5%,各個年齡段均有發病,但中青年更為常見2。

怎麼辨認自己得了腸易激綜合征(5個問題弄懂腸易激綜合征)1

問題 0 2

長期便秘=腸易激綜合征?

慢性便秘根據病因分為器質性疾病,功能性疾病,藥物相關。功能性疾病引起的便秘中根據病理生理學分類又分為:結腸慢傳輸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出口梗阻性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CC)、混合型便秘、正常傳輸型便秘(Normal Transit Constipation,NTC)3,IBS-C多為正常傳輸型,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為慢傳輸型。功能性便秘和便秘型IBS均可表現為便秘,兩者症狀重疊并可互相轉換4,但IBS-C腹痛、腹部不适表現更突出,這與功能性便秘有所不同2。

怎麼辨認自己得了腸易激綜合征(5個問題弄懂腸易激綜合征)2

問題 0 3

如何從糞便性狀分辨IBS類型?

羅馬IV标準4根據患者的糞便特征将IBS分為四種類型:①便秘型IBS(IBS-C)②腹瀉型IBS(IBS-D)③混合型IBS(IBS-M)④不定型IBS(IBS-U),這四種類型可根據糞便中硬便和水樣便的比例是否超過25%加以區分。IBS-C糞便性狀中,硬糞或幹糞球>25%,糊狀或水樣便的比例<25%;與之相反,IBS-D糞便性狀中,糊狀或水樣便>25%,硬糞或幹糞球的比例<25%;混合型IBS硬便或水樣便的比例均>25%;不能滿足上述分類标準時,即為不定型IBS。

怎麼辨認自己得了腸易激綜合征(5個問題弄懂腸易激綜合征)3

問題 0 4

工作壓力大是腸易激綜合征的誘因嗎?

我們在臨床上可能會見到患者因為工作壓力大總是自覺腹痛不适而前來就診。IBS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很複雜,極具個體化特征,工作壓力大可能是IBS的誘因之一,飲食因素亦可誘發或加重IBS症狀。研究發現,遺傳因素、精神心理異常、腸道感染、黏膜免疫和炎性反應、腦-腸軸功能紊亂、胃腸道動力異常、内髒高敏感、食物不耐受和腸道菌群紊亂等多種因素參與IBS發病2。

怎麼辨認自己得了腸易激綜合征(5個問題弄懂腸易激綜合征)4

問題 0 5

IBS如何治療?

IBS的治療目标是改善IBS症狀,提高生命質量,恢複患者的社會功能,治療策略亦應遵循個體化原則。IBS對患者最主要的危害是腹痛、腹脹、腹部不适和排便障礙等主觀痛苦感受,以及對生命質量(包括社會功能)的影響。其具有反複發作的特點2。

1認知治療

成功治療IBS患者的關鍵是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以及秉持以人為中心的照護原則5。認知治療是IBS治療中的必要環節。一定程度上,IBS 患者對疾病的病因和危害的不恰當認知是導緻其就醫的主要原因,有時超過其症狀本身,故認知治療非常重要。部分患者如能克服疑慮,其症狀就可明顯減輕,以至于不影響日常生活。認知治療,以及針對治療策略的良好溝通,能夠顯著提高安慰劑對IBS患者的近期和遠期療效。

對患者進行認知治療的内容:

① IBS是功能性疾病;

②沒有證據顯示IBS可以直接進展成嚴重的器質性疾病或惡性腫瘤;

③通過生活方式調整,以及适當的藥物治療,多數患者的IBS症狀是可以比較理想地得到改善;

④ IBS症狀有可能複發,但調整生活方式可能預防症狀複發2。

2飲食和生活幹預

對于輕度IBS患者,明确診斷後,向患者作出解釋并針對患者個體情況進行飲食和生活方式幹預,避免誘發或加重症狀的食物,調整相關的生活方式。

限制的食物種類包括:

①不耐受的食物;

②高脂肪、辛辣、麻辣和重香料的食物;

③高膳食纖維素食物可能對便秘有效(但對腹痛和腹瀉不利);

④避免攝入含有明确過敏原成分的食物。

有限的研究認為,生活方式和社會行為的調整能夠減輕IBS症狀。如減少煙酒攝入、注意休息、充足睡眠等行為改善,每周3~5次高負荷的體格鍛煉,堅持12周後,明顯阻止IBS症狀惡化2。

3藥物治療

對于中重度患者,需進一步進行藥物治療。如腹瀉型IBS可以應用解痙劑和止瀉藥物。便秘型IBS可以利用滲透性瀉劑和鳥苷酸環化酶-c激動劑。非便秘型IBS可以使用利福昔明改善總體症狀2。而對于難治性IBS患者及存在合并症狀或心理症狀的患者,應該使用聯合藥物治療,精神類藥物和心理治療方法往往有效5。

參考文獻:

1. World Gastroenterology Organisatio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Global Perspective.Update September 2015.

2. 中國腸易激綜合征專家共識意見[J]. 中華消化雜志,2016,36(5):299-312.

3. 中國慢性便秘診治指南[J]. 中華消化雜志,2013,33(5):291-297.

4. 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7 Apr; 23(2): 151–163.

5.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7 Feb;2(2):112-12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