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本名李耳,又名老聃,出生在春秋末期,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老子創立道家學派,“儒、道、釋”三家構成了中國傳統哲學的根源,所以老子同樣被奉為聖人之一。
老子的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争的修持。
相傳,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函谷關守令尹喜求他著書傳道,老子于是留下五千言,過關而去。老子著書,就是流傳至今的《道德經》,老子的思想都在這本書中體現。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裡的“法”指的是效仿。老子所倡導的道是一種自然之道,天地萬事萬物的生長和消亡,都脫離不了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在大自然中不存在特意生長一種事物,也不存在故意毀滅一種事物,天地間的一切事物在自然界任其發展,充滿自由,天地不會橫加幹涉,這種自由自在的生長和消亡現象就是“無為而無不為”,也就是老子道的本義。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第五章,原文如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要理解老子的這句話,必須首先了解兩個核心關鍵詞——“刍狗”和“仁”。
什麼是“刍狗”?
狗是人類最早飼養的六畜之一,以狩獵為生的上古人類,最初飼養狗也是作為食物來儲備的,在祭祀活動中狗也就相應的成為了一種祭品。當人們飼養的家畜越來越多,食物來源很充足的時候,再加上狗在圍獵中能幫助人們捕獲獵物,狗就不再作為一種食物,作為祭品的狗也就用草紮一隻形象的狗來代替,這個用草紮成的狗就叫“刍狗”。
祭祀活動中的所有祭品,作為人類與神靈溝通的物質,都具有虔誠、禮敬和神秘的色彩,被人們所尊重,當祭祀結束後,這些祭祀往往被丢棄,視同廢物。《莊子·天運》有一段具體生動的描寫:
“夫刍狗之未陳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繡,屍祝齋戒以将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意思是說,刍狗在沒有祭祀之前,要把它放在竹筐子裡,用錦繡毛巾蓋着,主祭者還要齋戒沐浴之後才能把它放到祭壇上,等到祭祀活動結束,路上的行人就可以任意的踩踏它的頭和背,砍柴的人還要把它拿去當柴燒。
由此可見,“刍狗”表示一種用完就被丢棄,不被珍惜和愛護的東西。
“仁”是什麼意思?
“仁”通常理解為“仁愛”,本來指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在儒家被定義成一種道德。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準則和境界,直接發展成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政。但是從《道德經》中我們可以知道,“仁”一開始的提出者不是孔子,而是老子。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意思是說天地并沒有給自己創造一顆仁愛萬物的心,隻是在自然的狀态下,讓萬物自由的生長。在天地間萬物與人類是平等的,人與萬物一樣自然生存,遵循自然規律從“有”到“無”, 不受天地的幹涉與支配。自然規律是沒有仁愛之心,偏愛之心,隻是人從自我的私心考慮,認為天地也有偏愛和私心存在。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 老子認為有道的聖人,心如天地,他們要辦的事隻要是理所當然,應該去做的,聖人便自然就去做,不是對世人存仁愛之心,才肯去做。如果聖人有了偏愛之心,有了一己私欲,則天下百姓真的就變成“刍狗”了。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橐籥”俗稱風箱。老子用風箱做比喻,來說明天地間的萬物都是在一靜一動中發展的,像風箱一樣,動則生風,靜而藏之,從而進一步說明仁愛之心,不能隻停留在口号上,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中。
作者:五貓
END.
我是博書君,更多精彩内容,關注我的頭條号:博書。看完文章,記得點贊和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