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手機的sim卡一般都裝在哪裡

手機的sim卡一般都裝在哪裡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6 14:05:24

去年12月初,當高通方面剛剛發布骁龍8 Gen1時,我們三易生活曾詳細地解析過這款産品的絕大多數技術特性,但對于其中的一個新功能,我們則選擇性地忽視了。

因為在當時的我們看來,這個功能在國内市場很可能會因為各方阻礙,從而難以真正實現。因此即便其在技術上很先進,但對于消費者而言意義也并不大。

手機的sim卡一般都裝在哪裡(你熟悉的手機SIM卡)1

但是不得不說行業風向的轉變速度之快,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就在去年12月底,一份關于iPhone可能在2022年推出無卡槽機型的爆料,讓我們很快意識到在國内市場當前的運營商環境下,類似eSIM這樣的技術其實還真有可能被很快推廣開來。

而當時間來到2022年1月,随着高通、沃達豐與Thales聯合發布了第一款采用新技術的原型機,我們認為是時候給大家介紹一下SIM卡的真正終結者iSIM技術了。

這一次,它真正地從物理層面上消滅了SIM卡

衆所周知,自從SIM卡誕生以來,對其進行“瘦身”就一直是業界的趨勢。事實上,最早的SIM卡幾乎是一張與大家銀行卡一模一樣大的卡片,而如今大家熟悉的nanoSIM則做到了比指甲蓋還小一圈。

手機的sim卡一般都裝在哪裡(你熟悉的手機SIM卡)2

為什麼SIM卡必須越做越小?因為如今手機的性能越來越強大、集成度越來越高了。這也就意味着,手機裡的空間變得越來越緊張,廠商們必須将大量的空間用于安放大尺寸攝像頭、效果出衆的立體聲雙揚聲器、支持快充的大容量電池,無線充電用的線圈,以及用于“降服”旗艦SoC發熱必須的大面積均熱闆和熱管。

明白了這些,我們再來觀察一下目前主流的SIM卡就會發現,其本質上是在一塊塑料卡片的基闆上,放置了一個帶有觸點電路的微型芯片。換而言之,在整個SIM卡所占用的空間裡,沒有任何功能的塑料基闆其實占據了大多數的比例。而真正起作用的芯片部分,本質上其實隻有比綠豆稍大的面積而已。

手機的sim卡一般都裝在哪裡(你熟悉的手機SIM卡)3

對于現代手機來說,卡托和SIM卡實在太占空間

正因如此,早在幾年前業界就開始興起了eSIM技術。所謂eSIM,也就是取消SIM卡的基闆,直接将其主芯片焊接在手機的主闆上,做成内部集成式的造型。這樣一來不僅省去了SIM卡的塑料基闆,也解決了卡托、金屬觸點在機身内部占據面積過大的問題,可以節約出更多的内部空間,用于各種真正實用的芯片、電路和電池設計。

然而即便是eSIM,嚴格意義上來說依然算不上是完美的解決方案。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eSIM芯片雖然已經很小,但它所使用的半導體制程相比于SoC來說,實在還是太落後了。這就導緻eSIM雖然在體積上比SIM卡相比已經小了很多,但在功耗等方面,相比于SIM卡其實不會帶來多大的改進。

手機的sim卡一般都裝在哪裡(你熟悉的手機SIM卡)4

那麼如果使用5nm甚至4nm的最新制程,直接将eSIM的相關功能電路集成到SoC内部,豈不是就可以既進一步為手機内部騰出空間,又能讓SIM卡的相關電路“節能降耗”了嗎?

沒錯,這種直接将SIM卡電路做到手機SoC内部的方式,就是高通骁龍8 Gen1首發的新技術——iSIM。

從有卡到無卡很難,但從eSIM到iSIM卻很簡單

關心通信行業的朋友或許都知道,無論eSIM還是iSIM,它們與傳統的SIM卡相比最大的區别,就在于需要進行“空中發卡”。通俗來說,也就是它們可以通過軟件向運營商申請更改号碼、套餐,甚至是變更運營商,而不需要更換SIM卡(當然也沒法換)。

手機的sim卡一般都裝在哪裡(你熟悉的手機SIM卡)5

對于已經商用eSIM的地區來說,在機内切換運營商是很容易的事情

很顯然,這在以前來說會是個問題,因為空中發卡一方面需要運營商有相關的技術平台支持,另一方面也這意味着對于eSIM和iSIM來說,“轉網”甚至壓根就不需要用戶跑營業廳,隻用在設備上點幾下就行。如此一來,運營商為了确保自己的用戶不流失,當然會極力阻礙這種内置SIM卡技術的鋪開。

手機的sim卡一般都裝在哪裡(你熟悉的手機SIM卡)6

但是,現在的情況已經不同了。一方面,“攜号轉網”本身在制度上已經常态化,消費者擁有自由轉網的權利,運營商沒理由進行阻礙。另一方面,實際上eSIM技術在各種IoT設備上已經運營了好些年,包括國内的三大運營商實際上也都具備了成熟的空中發卡平台,滿足“無卡槽手機”在技術上沒有了任何阻礙。

手機的sim卡一般都裝在哪裡(你熟悉的手機SIM卡)7

正因如此,在去年年底我們三易生活就曾指出,一旦蘋果真的推出無卡槽iPhone,那麼國内市場大概率會先有一家運營商選擇“搶跑”,率先支持eSIM在iPhone上的使用。因為此時其他幾家運營商還沒做好準備,所以也就不需要擔心用戶“轉網”的隐患。

與此同時,iSIM雖然在設備本身的制程、形态、底層技術上的變化,比SIM卡到eSIM其實是要更大一些。但站在運營商的角度來說,隻要“空中發卡”在手機上的先例一開,eSIM與iSIM顯然就沒有任何的區别,所以大概率也會很快就适配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