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pcb 阻抗損耗

pcb 阻抗損耗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6 14:14:52

PCB相信平時經常都接觸到,但關于PCB的一些結構具體信息,可能了解的相對較少,今天簡單介紹一下PCB中兩個重要的參數:疊層和阻抗。

多層闆的結構:

為了很好地對 PCB 進行阻抗控制,首先要了解 PCB 的結構:

通常我們所說的多層闆是由芯闆和半固化片互相層疊壓合而成的,芯闆是一種硬質的、有特定厚度的、兩面包銅的闆材,是構成印制闆的基礎材料。而半固化片構成所謂的浸潤層,起到粘合芯闆的作用,雖然也有一定的初始厚度,但是在壓制過程中其厚度會發生一些變化。通常多層闆最外面的兩個介質層都是浸潤層,在這兩層的外面使用單獨的銅箔層作為外層銅箔。外層銅箔和内層銅箔的原始厚度規格,一般有 0.5OZ、1OZ、2OZ(1OZ 約為 35um或 1.4mil)三種,但經過一系列表面處理後,外層銅箔的最終厚度一般會增加将近 1OZ 左右。内層銅箔即為芯闆兩面的包銅,其最終厚度與原始厚度相差很小,但由于蝕刻的原因,一般會減少幾個 um。

多層闆的最外層是阻焊層,就是我們常說的“綠油”,當然它也可以是黃色或者其它顔色。阻焊層的厚度一般不太容易準确确定,在表面無銅箔的區域比有銅箔的區域要稍厚一些,但因為缺少了銅箔的厚度,所以銅箔還是顯得更突出,當我們用手指觸摸印制闆表面時就能感覺到。如下圖:

pcb 阻抗損耗(PCB的兩個重要參數)1

當制作某一特定厚度的印制闆時,一方面要求合理地選擇各種材料的參數,另一方面,半固化片最終成型厚度也會比初始厚度小一些。下面是一個典型的 4 層闆疊層結構:

PCB 的參數:

pcb 阻抗損耗(PCB的兩個重要參數)2

不同的印制闆廠,PCB 的參數會有細微的差異。

表層銅箔:可以使用的表層銅箔材料厚度有三種:12um、18um 和 35um。加工完成後的最終厚度大約是 44um、50um 和 67um。 芯闆:我們常用的闆材是 S1141A,标準的 FR-4,兩面包銅。

半固化片:規格(原始厚度)有 7628(0.185mm),2116(0.105mm),1080(0.075mm),3313 (0.095mm),實際壓制完成後的厚度通常會比原始值小 10-15um 左右。同一個浸潤層最多可以使用3個半固化片,而且3個半固化片的厚度不能都相同,最少可以隻用一個半固化片,但有的廠家要求必須至少使用兩個。如果半固化片的厚度不夠,可以把芯闆兩面的銅箔蝕刻掉,再在兩面用半固化片粘連,這樣可以實現較厚的浸潤層。

pcb 阻抗損耗(PCB的兩個重要參數)3

阻焊層:銅箔上面的阻焊層厚度 C2≈8-10um,表面無銅箔區域的阻焊層厚度 C1 根據表面銅厚的不同而不同,當表面銅厚為 45um 時 C1≈13-15um,當表面銅厚為 70um 時 C1≈17-18um。

導線橫截面:以前我一直以為導線的橫截面是一個矩形,但實際上卻是一個梯形。以TOP層為例,當銅箔厚度為1OZ時,梯形的上底邊比下底邊短 1MIL。比如線寬5MIL,那麼其上底邊約4MIL,下底邊5MIL。上下底邊的差異和銅厚有關,下表是不同情況下梯形上下底的關系。

層\線寬

基銅厚(um)

上線寬(mil)W2

下線寬(mil)W1

内層

18

W-0.5

W

35

W-1

W

70

W-1.5

W-1

外層

18

W-1

W

35

W-0.8

W-0.5

70

W-1.5

W-1

W表示布線寬度

介電常數:半固化片的介電常數與厚度有關,下表為不同型号的半固化片厚度和介電常數參數:

型号

厚度

介電常數

1080

2.8mil

4.3

3313

3.8mil

4.3

2116

4.5mil

4.5

7628

6.8mil

4.7

闆材的介電常數與其所用的樹脂材料有關,FR4 闆材其介電常數為 4.2—4.7,并且随着頻率的增加會減小。介質損耗因數:電介質材料在交變電場作用下,由于發熱而消耗的能量稱之為介質損耗,通常以介質損耗因數 tanδ表示。S1141A 的典型值為 0.015。 能确保加工的最小線寬和線距:4mil/4mil。

阻抗計算的工具簡介:

通常,當我們了解了多層闆的結構并掌握了所需要的參數後,就可以通過 EDA 軟件來計算PCB的阻抗。可以使用Allegro來計算,推薦另一個工具 Polar SI9000,這是一個很好的計算特征阻抗的工具。

無論是差分線還是單端線,當計算内層信号的特征阻抗時,會發現 Polar SI9000 的計算結果與 Allegro 僅存在着微小的差距,這跟一些細節上的處理有關,比如說導線橫截面的形狀。但如果是計算表層信号的特征阻抗,建議選擇 Coated 模型,而不是Surface模型,因為這類模型考慮了阻焊層的存在,所以結果會更準确。下圖是用Polar SI9000計算在考慮阻焊層的情況下表層差分線阻抗的部分截圖:

pcb 阻抗損耗(PCB的兩個重要參數)4

由于阻焊層的厚度不易控制,所以也可以根據闆廠的建議,使用一個近似的辦法:在Surface 模型計算的結果上減去一個特定的值,建議差分阻抗減去8歐姆,單端阻抗減去2歐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