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杭州日報
今年7月份,杭州濱江警方查到了一批涉嫌電信網絡詐騙的實名制手機卡,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這些号碼的持有者根本就不是騙子!
快遞員上門為客戶送手機卡時“作案”
借機多次人臉識别,開通多張手機卡
高價賣給了犯罪分子
01
就拿其中一個手機号的注冊者小萱(化名)來說,她在濱江某科技公司上班,無前科,有穩定的正當職業,完全和電信詐騙扯不上任何關系。
那小萱為什麼會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的“幫兇”呢?民警百思不得其解,隻能請小萱到派出所來,仔細詢問中間到底有哪些“玄機”。
小萱說,接到警方電話之後,她“吓都吓死了”,趕緊去運營商網點進行業務查詢。工作人員告訴她,名下确實登記着兩個陌生的手機号碼,“關鍵是這兩個号碼我從來沒有辦理過,更沒有用過,我就一隻手機,哪裡需要這麼多号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民警黃丹青讓她仔細回憶,到底此前有沒有與手機卡相關的奇怪遭遇?
她想了想,還真有。據小萱回憶,她曾在6月份,在網上申請了一張性價比不錯的手機卡。兩三天後,有快遞員與她聯系,說會上門送卡,讓小萱準備好身份證。
之後,快遞員上門了,還将小萱的身份證放在開卡器上刷了一下,接着,用自己的工作手機打開了一個系統,對小萱進行了人臉識别。;
“我記得快遞員說要先采集我的信息,手機卡第二天才能給她送過來。”
第二天,快遞員給小萱送手機卡的時候,和昨天重複了同樣的流程,并且以人臉識别始終不成功的理由,讓小萱進行差不多5、6次的人臉識别,當時小萱隻是有些奇怪,并沒有覺得異常。
02
另一位家住濱江的遲先生也是同樣的情況,對自己名下突然多出兩個陌生的手機号碼毫不知情,而他的經曆幾乎和小萱一模一樣:快遞員說忘記把手機卡帶過來了,明天再送過來。第二天,快遞員又讓遲先生走了同樣的流程,并先後7、8次對他進行了人臉識别,遲先生雖感覺有些異樣,但并未太在意。
小萱和遲先生未想到的是,就在反複的過程中,快遞員還乘機開通了多張手機卡,并高價賣給了犯罪分子,而這些手機号碼,最後被用于電信網絡詐騙。
網上有人出300元向他買電話卡
快遞小哥用業務之便給客戶偷辦卡
非法獲利一萬餘元
掌握了這個重要信息後,警方迅速行動,将這名涉嫌偷辦手機卡販賣給電信網絡詐騙分子的快遞員徐某成功抓獲。
警方介紹,這名犯罪嫌疑人此前為某快遞公司員工,負責手機實體卡的配送及上門激活業務。
據徐某交代,2021年底,他在聊天軟件上認識一男子,起初該男子說要在徐某這裡辦電話卡。今年4、5月份,該男子突然說,要以每張300元的價格向他購買電話卡。
于是,徐某利用投送手機卡并負責激活業務之便,先從客戶處騙取身份信息,以各種理由謊稱手機卡要隔天才能送過來。之後,立即用客戶的身份信息通過某APP申請辦理電話卡,待自己偷辦的電話卡到達後(一般為隔天到達),再聯系客戶,假裝再次激活客戶的電話卡,将偷辦的電話卡一并激活。
2個多月以來,徐某通過這種手段偷辦了80餘張手機卡,非法獲利一萬餘元。“我也知道這是違法的,但是獲利高,我就冒着風險去做了。”徐某說。
目前,濱江警方已将這名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的嫌疑人徐某移送起訴,案件也在繼續調查中。
■ 警方提醒:
線上購買手機卡,線下激活的時候需謹慎,要注意保護好個人身份信息安全,不要随意給别人提供自己的身份證照片、身份證号碼等個人信息。
不要為了蠅頭小利出售本人或他人實名制電話卡或銀行卡,避免遭受電信網絡詐騙而蒙受經濟損失。
記者 李維和 通訊員 王怡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