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9:30,市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市生态環境局副局長王希海介紹了威海市2019年環境質量情況。
2019年,全市生态環境質量主要指标持續改善并位于全省前列,成功争創全國首批“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市”,成為山東省唯一獲此兩項殊榮的地級市。
一、環境空氣
全市環境空氣質量連續四年達到國家二級标準,穩居全省第一位。
環境空氣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值、一氧化碳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濃度值3項指标分别為6μg/m3、20μg/m3、1.1mg/m3,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标準》(GB3095-2012)一級标準(20μg/m3、40μg/m3、4mg/m3);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年均值、臭氧日最大8小時滑動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數濃度值3項指标分别為56μg/m3、29μg/m3、160μg/m3,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标準》二級标準(70μg/m3、35μg/m3、160μg/m3)。
全市城市降水pH年均值範圍在6.08至6.86之間,未出現酸雨。
二、水環境
全市省控以上地表水考核斷面全部達标,劣V類水體全面消除,水環境質量指數居全省第1位。
全市13條主要河流共設13個市控以上考核監測斷面。其中8個斷面水質優于或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标準》(GB 3838-2002)Ⅲ類标準,占61.5%;5個斷面水質達到IV類标準,占38.5%。
全市12個主要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持優良狀态。崮山水庫、所前泊水庫、郭格莊水庫、武林水庫、米山水庫、坤龍水庫、後龍河水庫、逍遙水庫、灣頭水庫、紙坊水庫、龍角山水庫和乳山河水源地水質均達到或優于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标準》(GB 3838-2002)Ⅲ類标準。水質達标率為100%。
全市地下水型“千噸萬人”以上飲用水水源水質優于或達到國家《地下水質量标準》(GB/T 14848-2017)Ⅲ類标準。
全市近岸海域海水水質繼續處于優良狀态。其中,達到國家《海水水質标準》(GB 3097-1997)一類 、二類标準的海域分别占43.5%、56.5%。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達标率為100%。
三、土壤環境
典型農村周邊基本農田、周邊園地、周邊居民區土壤基本項目監測值低于《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标準》(GB 15618-2018)中規定的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對農産品質量安全、農作物生長或土壤生态環境的風險低。
四、聲環境
全市區域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監測值範圍為51.9~54.4分貝,城市區域環境噪聲總體水平均為“較好”等級。
全市道路交通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監測值範圍為65.4~68.3分貝,文登區和乳山市道路交通噪聲強度為“好”等級,威海市區和榮成市道路交通噪聲強度為“較好”等級。
全市0至4類功能區聲環境質量晝、夜平均等效聲級範圍分别為46.7~38.7分貝、48.6~39.8分貝、52.3~41.3分貝、55.8~47.8分貝、58.5~52.2分貝,均達到聲環境相應功能區标準。
五、輻射環境
全市輻射環境質量保持穩定。
市區電離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區間範圍為79~137納戈瑞每小時(nGy/h),處于威海市環境天然輻射水平正常範圍内。
市區電磁輻射射頻電場強度區間範圍為0.27~1.84伏每米(V/m);電磁輻射工頻電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區間範圍分别為20.3~36.2伏每米(V/m)和0.203~0.433微特斯拉(μT),各項電磁輻射環境指标均達到國家《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 8072-2014)規定的公衆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六、生态環境
全市生态環境狀況指數為65.79,全省最好,達到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市指标要求(≥60)。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