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說四川話或重慶話,梧州講粵語,運城人開口像西安人,漢中方言有川音痕迹。這四個地方的語言與本省内部都有較大差異,而與鄰居的省份主流方言相似度90%以上,這無疑使得這些地方反而與鄰省有一種自帶的親近感,很容易交流和相處成朋友。但這就是它們親近鄰省的唯一原因嗎,其實不然。
遵義在川黔渝中的區位
遵義是1727年進入貴州版圖的,在此之前由四川直接管轄了100多年,再往前則是由一個楊姓家族統治了800年。有人問了,遵義都劃給貴州近300年了,為啥四川才統治100多年,遵義卻仍然在性格特點、人文風俗、口音方言等方面與四川重慶高度一緻,甚至出門在外經常被誤以為是四川人或重慶人。
原因其實是深層次的,一是本身早期漢文化向貴州的傳播路徑,主要分為兩個方向,一是由北方經川渝入黔北,這個黔北就是遵義,所以遵義地區也是漢文化最早進入貴州的地方,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第二個方向是明朝時期由江南地區西入貴州中部的軍屯文化,安順地區至今仍保留的大量屯堡遺迹就明顯帶有江南風貌。
安順屯堡文化——南方中古漢族風貌明顯
所以黔北遵義長期以來就與川渝地區交流密切,商貿和婚嫁往來頻繁,從未中斷交流。再加上統治遵義的楊氏家族也曾在古代四川政府任職,政治上也有密切關聯。所以遵義與川渝親近,是長期曆史作用的結果,雖行政區劃上闊别近300年,但其民間血脈千古相連,無法割舍。
梧州在兩廣地區的位置
梧州與遵義情況不同,遵義是分别隸屬于四川和貴州,而梧州曆史上曾是統管廣東和廣西的兩廣總督府所在地,其行政區劃級别是兩廣地區最高的,而曆史更是十分悠久,已建城超2000年。而且十分好聽的粵語發源地,也被一些機構認證就在梧州。所以梧州其實是兩廣之間聯系的紐帶,而由于語言的關系,狀語系與粵語系之間的不同,遠比官話區差别更大,所以梧州更親近廣東也有這個原因,再加之廣東相對更發達,向往發達地區是人之常情。所以梧州相比而言更親近廣東也就不難理解了。
漢中在川陝之間的位置
漢中是陝西最像四川的地方,陝西大部分主食面食,而漢中産稻米,主要吃白米飯。與上面幾個地方一樣,漢中方言也更近鄰省的四川。而從中國南北方的劃分來講,漢中也屬于南方,并非北方。所以,從淵源、習俗、地理來講,漢中歸屬四川管轄都是十分合理的。但古代帝王忌憚于四川盆地的物産豐饒和極容易裂土封疆,脫離統治。為了制衡,便将漢中劃給陝西管轄,曆朝曆代都得到了這個易于管理和牽制的好處,所以就一直沿襲下來。
運城在山陝之間的位置
同上,運城看起來什麼都與陝西更接近,卻屬于山西管轄,也是有曆史的成因。我國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國家。城市歸屬的劃分,在紛繁的曆史長河中,曆經不斷的戰亂、改朝換代、休養生息、人口大遷徙而形成了如今犬牙交錯的地理邊界,和交界處奇特的人文風貌。
正因為如此,地區與地區之間,才有了各種各樣不同的紐帶,維系着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避免長期不溝通,造成差異和隔閡,最終演變為可怕的動亂。
不得不佩服中華祖先的智慧,讓這片土地上的不同地區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不可分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