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導購員實錄

導購員實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0 23:46:23

1999年以前,信譽樓的員工不叫“導購員”,而是同其他商場一樣叫“售貨員”。那麼,信譽樓後來為什麼将“售貨員”改成“導購員”呢?僅僅二字之差,兩個稱呼有什麼區别嗎?

讓我們先把視線拉回到1998年。這一年,張洪瑞在接待到信譽樓考察的外地客人時,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不是賣什麼的,而是幫助顧客買什麼的。”客人們對這句話感到很新鮮。其實,倘若在信譽樓任何一家門店轉一轉,你會發現,張洪瑞的這句話在實踐中早已成為了員工們的工作習慣。

導購員實錄(從售貨員到)1

員工在幫助顧客選購适合的首飾(老照片)

一位顧客到信譽樓買首飾上的繩子。員工接過顧客的首飾,看到繩子還很新,便問顧客換繩子的原因。顧客不耐煩地說:“問這麼多幹嘛,趕緊換吧!”員工通過仔細觀察,發現是繩子抽拉處壞了。于是微笑着說:“您剛選的這條繩子與首飾上的繩子款式差不多,而且您這條繩子還很新,扔掉挺可惜的。我先幫您修一下,如果修不好的話您再換新的,您說呢?”顧客同意後,繩子很快就修好了。看到信譽樓不賣新商品,還給修舊商品,顧客非常高興:“還有這樣接待顧客的?”

當然,替顧客考慮并不是一味地為了給顧客省錢,而是讓顧客買到合适的商品。

一位穿着樸實的中年女顧客想買一支口紅,但面對員工遞上來的口紅樣闆,她卻不知道選什麼樣子好。她一擡頭,看着年輕的員工說:“你嘴上的口紅顔色挺好,你就給我拿一支你那樣的吧。”但員工從顧客的年齡、氣質及穿着打扮上分析,顧客并不适合抹自己這種口紅。于是員工繼續和顧客微笑着溝通:“口紅一般應和人的年齡、衣着相協調。我看您的衣服挺素雅的,我給您推薦一種口紅怎麼樣?”随後員工向這位顧客推薦了一種适合她用的口紅。顧客試了試,果然效果非常好:“就要這種吧,你的眼力真不錯。我要是抹了你那種,還不得讓人笑話。”

導購員實錄(從售貨員到)2

信譽樓的“誠意”赢得廣大顧客信賴(資料圖)

社會上有句俗語:“從南京到北京,買的不如賣的精”,意思是說顧客再精明也不如賣家精明,商品質量究竟如何,賣家心裡都清楚,而買家不可能對自己要買的東西樣樣精通,于是,社會上就有賣家依靠信息不對稱蒙騙顧客的現象。不過話說回來,顧客可以受一次騙、兩次騙,但他不會被無良賣家一直騙下去,顧客是會用腳“投票”的。

任何商家都會期盼客流如潮、财源滾滾的場面,對此,沒有什麼可避諱的。但是,做任何事都一樣,功利性倘若太強,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放在做商業上,如果隻想着賺錢,往往就會把自己賺錢的路堵死。于是,張洪瑞提出了信譽樓的經營辯證法:“一心想賺錢的路越走越窄,隻有誠心誠意為消費者和供應商着想,财源才會滾滾而來。”

1999年春天,信譽樓将“售貨員”改為“導購員”。

“售貨員”就是賣貨人員,與張洪瑞關于“我們不是賣什麼的”說法是相悖的,隻有“導購員”才能更好地“幫助顧客買什麼”。“售貨員”改成“導購員”,絕不僅僅是稱謂的改變,實質是立場、觀念、職責的改變——

立場:從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售貨”,改為站在顧客的立場上“導購”。

觀念:從“以利潤為中心”改為“以服務為中心”。

職責:從“賣貨收錢”改為“當好參謀”。

“售貨員”的職責是賣貨收錢,賣得越多,賺得越多,越是好員工。因此,他們可能強行推銷,甚至欺騙顧客。

“導購員”的職責是導購,是為顧客當好參謀,幫助顧客買到适合的商品。導購員既要尊重顧客意願,又要主動熱情,當顧客拿不定主意時,應主動提出意見建議——既然顧客是我們的親友,當然要給親友出個好主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