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白馬論解讀

白馬論解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05:30:03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1

劉邦這一輩子對于他那個“上得了廚房,出得了廳堂”的老婆呂雉,可謂是機關算盡,從來沒有真正放心過。

公元前195年,就在劉邦生命垂危之際,他再一次将提防的目光投向了枕邊人呂雉。那一年劉邦61歲,呂雉46歲。心中不停地盤算着:我劉邦一生縱橫天下,讓天下無數英雄折腰,可是,到頭來要去見上帝了,最讓自己放心不下的居然是這個和自己相濡以沫幾十年的老婆,這難道就是命?

其實這也怪不得劉邦會在彌留之際疑神疑鬼,因為權力這東西特别講究自信,你是靠實力打下來的江山還是巧取豪奪得來的權力,這完全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驗感。劉邦在開創大漢江山的過程之中,沒少得到呂雉和呂家的資助,正所謂“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軟”,他确實在呂雉面前傲嬌不起來;另外,他也深知自己這個老婆和她的家族不簡單,實力、威望、根基、底蘊……要啥有啥,她若一心要和自己決裂,自己老劉家還真不一定有好果子吃!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2

煩惱歸煩惱,遇到問題總要想辦法解決才行吧!晚年的劉邦實際上是一個相當厲害的政治高手了,沒過多久,還真被他琢磨出了一個好辦法。自感時日不多的他召集分封在外的劉姓諸侯王和一衆功臣宿将,殺白馬取血,并用手指蘸血塗在嘴上,簽訂盟約規定:“國以永存,施及苗裔;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這便是著名的“白馬之盟”。

“白馬之盟”表面上就跟江湖結拜中的歃血為盟一樣一樣的,但實際上它的背後是非常有講究的,既設計巧妙又實用好用。具體我們就來看看“白馬之盟”在漢初曆史中是如何發揮着隐秘而又巨大的作用的吧!

“白馬之盟”到底說了些什麼?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3

白馬之盟的原話就是:“國以永存,施及苗裔;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這個盟約的字面意思并不難理解:大家和我一起創立大漢王朝勞苦功高,所以以後隻要大漢王朝尚在,你們的子孫後代也會永享榮華富貴。但是,我們做事還是要講規矩,這畢竟是咱們老劉家的江山,所以像王爺這樣的小老闆,隻能由老劉家的人來當,其他人要是敢壞規矩,大家一定要使勁揍他丫的;同理,這天下都是你們拿軍功拼下來的,以後若沒有你們這樣的軍功,也不準封侯,否則,大家也是可以群起而攻之的。

但白馬之盟的字面意思雖然很明了,邏輯其實卻很深奧,并不是一個很簡單的口頭協議或私下約定。

首先我們稍微動腦筋想一想,白馬之盟是劉邦約見一幫老兄弟,采用了“歃血為盟”這樣的江湖套路确定下來的一個協議。這玩意就跟江湖拜把子的套路一樣——咱們要聽大哥的,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要團結互助、一緻對外……這玩意聽着是讓人挺熱血澎湃的,但是它既沒有寫進法律,也沒有昭告天下,它靠什麼去發揮作用呢?靠所有人都自覺聽大哥的話?還是靠所有人都會一直守規矩、講武德?顯然不太現實!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4

那麼,我們再仔細一點地看,就不難發現“白馬之盟”其實在字面上實際上講了三個層面的意思:

1、給承諾——“使黃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甯,爰及苗裔”。什麼意思呢?和“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是一個意思,意思就是除非黃河變成一根帶子,泰山變成一塊磨刀石,否則隻要我們老劉家的江山在,你們子孫後代都有一口飽飯吃。這是“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的永久性承諾或者說是我們現在的永久性股權認證。

2、定規矩——“非劉氏不得為王;非軍功者不得封侯”。不管以後哪個外姓人牛逼得要起飛,都不能當王爺;那些不是拿命在戰場上拼出來的外姓人也不能随便封侯。啥意思呢?首先這江山必須是永遠姓劉,否則前面給你們畫的大餅你們的子孫後代就吃不上了;其次為了保護你們這些功臣宿将的利益,那些後來者也不準随意封侯,你們那一畝三分地是不準外人随意出入的,相當安全。

3、布任務——“不如約,天下共擊之!”要是我劉邦死了之後,誰要是敢壞了我們大家制定規矩,甭管他是誰,甭跟他客氣,大家聯合起來揍他丫的就對了。根據西漢當時的政治格局,劉邦的這個“天下共擊之”的潛在對象無疑是指向呂雉和呂氏家族的,畢竟當時的異姓王都被他自己消滅得差不多了。

大家看出問題來了嗎?劉邦除了在最開始“給承諾”的階段稍微地安利了一下那些功臣宿将,剩下的定規矩是斬斷了别人的非分之想,布任務是要求别人為他老劉家保駕護航,這兩者都是費力不讨好的事,那些功臣宿将們為什麼要去執行呢?他們的驅動力在哪裡呢?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5

這個就要從劉邦組建西漢政權的整體思路說起了,因為劉邦發迹于微末,他必須走聯合創業的路子,他的大漢政權在早期實際上是一個股份制公司。劉邦登基後,封出去的侯爺就有143個之多,不是劉邦愛封官,而是劉邦沒辦法,這些小股東在公司上市後,必須拿到他們赢得的紅利,否則,大家會一拍兩散的。

但是,從劉邦内心裡來講,他肯定是希望把大漢政權辦成真正的家族企業,所以,他這個董事長和那些大小股東們的利益在本質上是相沖突的。隻是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劉邦也不可能一開始就選擇與全世界為敵,隻能挑肥的先動手,窮其一生,總算是把前後八個異姓王給搞定了。

劉邦搞定八大異姓王的行為,難免給那些功臣宿将心裡留下“兔死狐悲”的心理陰影,下一個會不會輪到自己?這種忐忑不安的心理在權力遊戲之中,其實就是一種很不穩定的因素。

這個時候,劉邦給出了“白馬之盟”,其實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用“非劉氏不得為王”解釋了自己為什麼要搞那些異姓王,這是咱的政治底線;二是用“非功者不得侯”來穩住功臣宿将内心的不安,你們安心當你們的侯爺,誰都不會動你們的利益。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6

再結合前面給出的永久性的股權承諾,白馬之盟的内在邏輯就清晰了:大哥必須是老劉家的人來當,咱老劉家的人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兄弟,隻要大家跟着咱老劉家好好幹,保證大家以後都有肉吃。你們跟着我吃肉,你們的孩子跟着我老劉家的孩子吃肉!咱們就這麼愉快地玩下去,不能讓其他人再随意參與進來了,誰要是敢闖進來,我們一起弄死他!

“白馬之盟”既對功臣宿将給出了承諾,也給他們及後代的利益提供了保障,這樣那些功臣宿将心裡才會踏實,才會去保護他老劉家的董事長位置。可見,晚年的劉邦在政治上是多麼的老到!

白馬之盟其實就是徹頭徹尾的排他性約定,前一句保證了劉家的皇權、王權的純潔性;後一句話基本堵死了非打天下的家族當侯的可能性,保證了軍功階層們侯爵的純潔性。這種利益分配上的默契是白馬之盟有效的邏輯基礎。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7

順便解釋一下,侯爵在當時并不僅僅是一個爵位,它有封地、有人口、有财産,有很多獨立的政治權力,是當作長期飯票來使用的。它更是進入政治利益核心的通行證,是國家組織VIP身份的象征。它對應所代表的就是和皇權、王權相制約的相權、官權。

也隻有明白了這一點,大家才能理解為什麼那些功臣宿将對于如何能保住他們的的爵位會那麼的在意。

歸根到底,“白馬之盟”是個雙向的承諾與利益劃分!這種利益分配的私下協議也是一種政治默契,它建立在人性的貪婪和自私的邏輯上的。這玩意成也是因為人性的貪婪與自私,敗也自然會因為它。這個在呂雉後來運用它的時候會詳細介紹。

呂雉是如何利用“白馬之盟”的?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8

劉邦在臨終前,把大漢集團的一些大佬們召集到一起,開了個股東大會,會議精神就是:以後這個公司就是我們老劉家和你們這幫老兄弟平分了,所以我們得時時刻刻相互照看着。

這玩意看着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但是最後卻難免會走向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局面,這和公司的任何一次績效改革一樣。“白馬之盟”對誰的利益傷害性最大呢?無疑是呂雉和她背後的呂家,人家當年全心全意支持你劉邦創業,結果一輩子念念不忘的就是如何将她們徹底踢開,憑什麼?就因為人家不姓劉?

呂雉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你劉邦辛辛苦苦搞一個什麼“白馬之盟”,不就是要建立漢初“皇權——王權——相權”三權分立的穩定政治局面嗎?不就是希望你們老劉家的利益能夠千秋萬代嗎?不就是擔心咱們老呂家搶了你們老劉家的肉吃嗎?不急,看老娘如何破了你的局。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9

先來看看“白馬之盟”背後的邏輯漏洞。首先,秦朝不是劉邦推翻的,而是項羽推翻的,劉邦号召大家鬥地主,從項羽巧取豪奪得到了江山。上行下效,其他人自然也可以名正言順地搶你的江山;第二所有的功臣宿将并不是靠你劉邦的賞賜吃飯,人家是憑實力和功勞走到今天這個位置的,隻是你名義上的下屬,其實是你的合夥人。所以,劉邦制訂“白馬之盟”那套自上而下的邏輯其實是有很大漏洞的,功臣宿将可聽可不聽。

另外,劉邦精心打造的“皇權——王權——相權”三權分立的政治局面也存在人性邏輯漏洞。皇權和相權之間夾着一個王權,王權作為皇權和相權之間的夾心餅幹,對誰都不讨好,誰都不會真正在乎他們的生死。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10

也正是因為如此,呂雉在劉邦死後,通過兒子劉盈控制了皇權,然後對症下藥地開始破局了。她先把周勃、陳平這些軍功集團的代表叫過來,表示自己會遵守先皇的約定,不會動軍功集團的利益,相權還是交到你們手裡。但是,至于皇權和王權之間的博弈,這事你們就别操心了,這是咱們皇室之間的家務事。

而對軍功集團來說,隻要沒有損害到自身利益,事不關己高高挂起,你弄你的吧,我們搬起闆凳看戲就可以了。免得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這裡順便提一下當時軍功集團的三位大佬的态度,這也能從側面反映出不同的人覺悟是不一樣的。

呂雉在劉盈死後,想對劉邦的那些子孫動手時,先還是謹慎地試探了一下軍功集團的态度,她先問了當時百官之中地位最高的三個人,也就是所謂的三公——王陵、陳平、周勃。

王陵的态度很直接也很強硬,以劉邦當年的白馬之盟為由表示堅決反對;陳平則表示:“高祖當皇帝時,封劉姓為王;現在您也是國家一把手,所以封呂姓為王,這一點毛病都沒有啊!”;一直以大老粗的形象示人的周勃則簡單地表示:“我沒意見!”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11

看到沒有,王陵就是一個蠢直蠢直的人。老闆已經過世了,老闆夫人掌管公司已經七年了,這個時候老闆娘提出要家庭内部整頓一下,你一個外人管得了嗎?你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所以,沒過多久,王陵就被呂雉給架空了。

好在王陵還算有自知之明,一看情況不對,趕緊告老還鄉以求保命。臨走前,還對周勃和陳平發了一頓牢騷,說好的一起堅持立場,你們怎麼可以這麼沒有立場呢?而陳平和周勃則意味深長地笑了笑:“保劉姓正統我們不如你,但救漢室江山你不如我們!”後來,果然是陳平、周勃平定了諸呂之亂,當然這是後話,也是有原因的。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12

待到軍功集團主動站開人之後,呂雉就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于是大刀闊斧地劉家子弟動手了。你劉老三這個殺千刀的,你日防夜防時時防着我們娘倆,以前兒子還在,看着兒子的面子上,咱不和你算得那麼清楚。現在兒子也沒了,咱和你也沒有什麼恩怨利益牽扯了,看我怎麼弄死你那些子子孫孫?

在排除了軍功集團那些老臣的阻力之後,呂雉開始廣封呂姓王。而且她封得特别有講究,她不是另行封賜,而是替代封賜。什麼意思呢?就是用呂姓王去替代劉姓王,使得劉姓王越來越少,呂姓王越來越多,還能保證不會損害軍功集團的利益。

至于那些呂雉覺得暫時沒必要殺掉的劉姓王,她也一律給他們安排了标配媳婦——呂姓媳婦。咱不直接端掉你的飯碗,但是你們姓劉的也别想吃獨食,得讓我們咱們姓呂的和你坐在一個桌子上。

所以,在呂雉當家的後期,劉姓王爺的世界末日基本到了極緻了,要麼因為被猜忌而被殺;要麼你就老老實實地娶呂家媳婦、任由擺布;要麼你就夾緊尾巴、裝瘋賣傻。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13

其實呂雉利用“白馬之盟”對付劉姓王的基本思路和劉邦對付異姓王是一樣的,都是采用了步步蠶食的思路,先團結可以團結的力量,再逐步去消滅要消滅的敵人。

而呂雉之所以能夠這樣暢通無阻地去對付劉姓王爺,主要是她采取的方式,對軍功集團來說,幾乎沒有什麼痛感,他們的抵抗意志并不強烈。隻要相權在他們手裡,沒有明顯地違背“白馬之盟”的盟約,我們何必要互相為難,你們老呂家和老劉家要窩裡鬥,那還不随你們去?

通過呂雉利用“白馬之盟”的手法,我們要明白一個最基本道理:隻要你不去動别人的核心利益,是不會有多少人非要較真地跟你要死要活的。

呂雉為什麼最後又敗給了“白馬之盟”呢?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14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學會去梳理呂雉這個人的思想轉變。劉邦生前、劉邦死後和劉盈死後,這三個階段的呂雉是不一樣的。

劉邦生前,呂雉為了顧全大局,為了增加劉邦和自己的整體利益,百般忍耐、任勞任怨;劉邦死後,呂雉為了穩定局面,為了幫助兒子開創新的局面,雖然也會發洩一些個人情緒,比如對戚夫人母子實施打壓和制裁,但整體上還是比較克制的;劉盈死後,因為心中最後一點念想都沒有,呂雉的潘多拉魔盒才徹底被打開了,這樣一個沒有依戀和出路的人,她的行為邏輯是會越來越瘋狂的。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15

縱觀呂雉前期的執政生涯,其實是并沒有做什麼出格的行為的。也就是收拾了不識時務的戚夫人母子,因為戚夫人對呂雉的傷害性和侮辱性都太強了;還是就是計劃弄死劉邦的長子劉肥,因為劉肥作為劉邦的長子,對尚年幼的劉盈産生的政治威脅太大了,并且劉肥當時被封為齊王,齊地是天下七大郡之一,地大物博,不可控因素太多。好在劉肥得到了高人指點,不斷地往嘴外吐肉,把自己齊國的封地不斷地揮刀自宮,讓給了呂雉的利益集團,才得以善終。

在劉盈當皇帝的那七年,呂雉并沒有過多地幹預朝政。她順從了劉邦的遺命,先後任用蕭何、曹參為相,給後世留下了一個很著名的成語——蕭規曹随。這七年為整個大漢王朝開了一個好頭,也就是後來的“黃老之治”。世人皆說劉盈是一個厚道的皇帝,殊不知這背後主要還是呂雉的功勞。

甚至在劉盈當政的時候,匈奴的冒頓單于寫信以男女之情來調戲她這個寡婦,她為了孩子的百年大計,也默默地忍受了。古往今來,凡是通過正式外交途徑公開侮辱對方的國家元首的事件,最後幾乎都難以避免地演變成了戰争。但是呂雉一個女流之輩,能忍人之所不能忍,這是難能可貴的。

因為當時劉盈剛剛當上皇帝,内憂外患,大漢王朝也是外強中幹,它經受不起一場大規模作戰,無論是打赢了還是打輸了,劉盈的皇位都将很難坐得穩!大多數人都是想快意恩仇、不服就幹,隻有少數人能根據情況作出正确的判斷和理智的克制,這就是呂雉的高明之處。

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隻看利弊。但多少人,一輩子都隻是個孩子呢?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16

如果曆史沒有意外,那麼後來漢文帝的所有光環都會被漢惠帝提前頂上。可惜的是,劉盈隻有七年的皇帝命,22歲便英年早逝了。

劉盈的死成了呂雉情緒決堤的一個決口,生無可依、生無可戀的她開始暴走,變成那個人們所熟知的“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呂後了。畢竟她受了一輩子的委屈所換來的希望之花,僅僅開了七年就枯萎了,她覺得這世道對她太不公平,她開始覺得這個世界隻有自己才能成為永不凋謝的花!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17

劉盈死了,但是他和他的皇後(因為他的皇後是他的親外甥女張嫣)并沒有生下太子。雖然劉盈也有幾個庶出的兒子,但是卻名不正言順了。如何保存自己以及劉盈這一支的血脈變成了呂後面臨的最大問題。

如果講血統,劉邦的兒子當時還有很多活着的,同樣是庶子,高祖的兒子不比惠帝的兒子更有優勢?如果講感情,那些功臣宿将對劉邦的兒子親一些還是對劉邦的孫子親一些?

劉盈的英年早逝給當時很多皇室子弟無盡的幻想,誰都覺得自己有被選舉、被提名的權力。機會面前人人平等?其實機會背後都是危機,因為呂雉要出招了。

呂雉當機立斷,表示你們那些不肖子孫别瞎想了,看老娘我的!她把惠帝的庶子劉恭捧上帝位,并殺掉了劉恭的親生母親,免得她以太後的身份瞎摻和。

然後,呂雉作為太皇太後臨朝聽政,成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走到前台來掌控一個帝國的政治女性。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18

但是,每個人都第一次都會自帶一種恐懼感,這種恐懼感是來源于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特别是作為曆史以來的第一次。呂雉第一次走到台前來主政,她的内心也還是十分忐忑的。

一個人,越是内心充滿不安全感,越是容易産生極端的控制欲,越是容易用激烈的方式去處理問題。因為他會覺得隻有把所有的東西都抓在手裡心裡才踏實。

杯弓蛇影的呂雉想要擴大自己的勢力來夯實自己心中的安全感,對于她來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升自己家族勢力,她想用呂姓親戚來稀釋劉姓王爺的勢力。但是,這樣弄會不會引起軒然大波呢?她必須找到一個合理的平衡點!

這個時候,劉邦生前留下的“白馬之盟”就發揮作用了,呂雉在保證軍功集團的利益之後,讓軍功集團心安理得地站在一旁看戲,然後關起門來呂家幹劉家。

但是,一個人往往是“預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呂雉瘋狂攬權的最後還是敗給了“白馬之盟”。因為按照呂雉這種得隴望蜀的性格,在收拾了劉姓王爺之後,勢必會把槍口對準一直隐忍不發的軍功集團。這就直接打破了“白馬之盟”的核心基礎。

再加上呂雉日漸年老,她能夠控制局面,不代表她的接班人能夠控制局面。此消彼長,呂雉和呂氏家族最終的覆滅也就在劫難逃了。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19

其實,呂雉一輩子,在政治上也就在晚年犯了兩個錯誤,一是選擇了呂祿、呂産這兩個難堪大用的呂家子弟作為接班人;二是不敢在臨死之前,頭腦發熱地對軍功集團的相權進行攻擊,不該安排呂家子弟去滲透相位。

當然,第一個錯誤也可能是因為呂家後繼無人,她隻能矬子裡拔将軍,但是,作為一個老牌政治家就應該明白,越是在自己勢衰的情況下,越是要懂得收斂和忍讓。一個人,若是當了伴郎,就感覺新娘都應該是自己的人,那就基本上離作死的路不遠了。

呂雉死後,軍功集團的大佬陳平和周勃及時跳出來,以雷霆之勢平定了“諸呂之亂”,關鍵人家還落得個“保家衛國”、信守承諾(白馬之盟)的好名聲。

舉頭三尺有神明,試問蒼天饒過誰?相生相殺的權力遊戲之中,但凡不守規矩、不順應時勢的人,又有幾個人能夠成為最後的赢家呢?一直扮豬吃老虎的軍功集團,最後遇到更善于扮豬吃老虎的漢文帝父子,到最後不也是落得個夾着尾巴做人的下場?

感言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20

我們常說以史為鑒,但是究竟在鑒什麼東西呢?其實就是一些我們日常能夠用得上的生活道理。通過“白馬之盟”及其衍生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夠明白以下這些簡單的生活道理。

1、在利益合作的關系之中,永遠不要有吃獨食的想法。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失去外部環境支撐和配合的人,注定隻能成為一個棄子。要麼你自己把自己撐死了,要麼你吃飯的桌子被人掀了,大家都沒得吃。

2、任何沒有利益保障的承諾歸根到底都是海市蜃樓。成年人的政治鬥争中沒有對錯,隻有利益。劉邦不是真心對他那幫兄弟好,周勃那幫老臣也不是真心忠于劉姓江山。呂雉不是真的讓所有人對她服服帖帖,軍功集團也并不是對呂雉唯命是從。隻要彼此的利益沖突到達一定程度,都是“敢于亮劍”的人。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童話。比如王陵就是太過單純了。

白馬論解讀(白馬之盟真正的意思你讀懂了嗎)21

3、我們永遠不要覺得自己可以與全世界為敵,即便自己是真的牛逼,也要盡量縮小對手的範圍,不要随便去擴大矛盾。夫妻吵架時,盡量關起門吵,不要驚動家人和朋友;跟人幹架的時候,盡量不要去挑戰别人的朋友圈,要麼自己群毆對方,要麼盡量單挑。讓看熱鬧的人安心看熱鬧,不要去傷及觀衆。比如呂雉在封呂姓王的時候就做得很好,隻針對劉姓王,絕不牽連軍功集團。

4、做人做事,一定要有底線原則,别誰都想去惹一下,要深刻理解“無知者無畏”的道理。比如打盹的老虎,看似不咬人,但并不代表你怎麼摸它的屁股,它都不會咬你。一旦它要咬你,你能不能扛得住呢?軍功集團就是漢初一直裝睡的老虎,誰摸了他的屁股,他就會要了誰的命,你要一心打虎,首先得保證自己能成為武松吧。

曆史的很多邏輯和我們的生活是相通的,能真正讀懂曆史的朋友在生活中絕對不會迷茫。衷心希望大家能成為一個舉一反三的曆史愛好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