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劉名洋 實習生 郭懿萌)一篇發表于7年前的論文,将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推上風口浪尖。論文題為《生态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其論據則是“以導師程國棟院士夫婦“的事迹為例,“闡述了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描述了他們攜手演繹的人生大道”。
新京報記者查詢到,上述論文隸屬于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屬于項目成果之一。今日晚間,涉事雜志主編,作者徐中民的導師程國棟回複新京報記者稱,自己已請辭《冰川凍土》主編一職,并向公衆緻歉。論文作者徐中民則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己寫作的初衷,“不隻是自然表達,有更深層的含義”,并否認刻意吹捧導師。
核心期刊大篇幅刊發“家事”論文,道歉後撤稿
引發關注的論文題為《生态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作者系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徐中民。
根據學術網站截圖顯示,2013年10月,上述論文分兩部分刊發在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第五期上,一共占據該期雜志35頁。
上述論文的摘要中表示,論文“以導師程國棟院士夫婦“的事迹為例,“闡述了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描述了他們攜手演繹的人生大道”。
一篇闡述導師和師娘“家事”的文章,占據中文核心學術期刊的大量篇幅,上述論文引發公衆關注。
涉事論文信息顯示,上述論文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1125019)資助。
新京報記者在中科院旗下的寒區旱區科學數據中心查詢到,這一重點項目名為《黑河流域中遊水-生态-經濟模型綜合研究》。項目預算總經費為1.5億元,預計執行期為8年,“以我國黑河流域為典型研究區,探讨我國幹旱區内陸河流域水-生态-經濟的相互聯系”。同時,中國科學院也先後布置了多期西部行動計劃項目,支持了黑河流域的綜合觀測試驗和生态示範工程。
徐中民負責的《黑河流域中遊水-生态-經濟模型綜合研究》,是《黑河流域中遊水-生态-經濟模型綜合研究》中的子項目,共涉及5篇著作。《冰川凍土》雜志引發争議的論文,屬于上述項目中的一項成果。
“談導師夫婦論文”為重大研究計劃,獲二百萬元資助。
成果摘要顯示,“節水型社會的建設是當前黑河流域中遊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旋律。項目拟從基本的數據收集調查開始,通過社會調查構建甘臨高投入産出表、社會核算矩陣,建立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比較濕地保護的收益與經濟系統因用水減少造成的損失,确定合适的濕地保護規模”。此外,“考慮到黑河流域人文方面的研究一直相對比較薄弱,項目還拟構建基本的數據庫,補充延續一些關于人文因素方面研究的調查成果,為今後人文方面的工作打基礎。”
徐中民負責的《黑河流域中遊水-生态-經濟模型綜合研究》,獲得200萬元的資助,項目類别屬于“重大研究計劃”,資助時間從2012 年 1 月 1 日持續到 2015 年 12 月 31 日。
1月12日下午,《冰川凍土》編輯部就此事緻歉,表示在文章刊發前審核不嚴,決定撤稿。
涉事導師緻歉,作者否認刻意吹捧
《冰川凍土》雜志為雙月刊,ISSN号為1000-0240。期刊官網顯示,雜志主編為程國棟。
公開資料顯示,徐中民的導師程國棟是凍土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生導師,同時兼任《冰川凍土》主編。此前,程國棟任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理學科評審組成員、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評審委員會委員。
12日晚間,身處漩渦中的程國棟回複新京報記者稱,徐中民在《冰川凍土》上發表的上述文章,與《冰川凍土》雜志的學術定位不符。《冰川凍土》期刊已在微信公号、官網和交流群中發布撤稿聲明,并正在研究進一步的善後工作。
程國棟說,自己于2011年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後,對期刊的關心很少。對于徐中民談論自己崇高感和妻子優美感的事情事先一無所知,但其作為《冰川凍土》主編,事後沒做任何處理,應負重要責任。“我已正式向領導申請引咎辭職,辭去主編的職務,并對由此造成的不良影響,誠懇地向廣大讀者道歉!”
徐忠民對導師崇高感的論述總結。
新京報據此聯系論文作者徐中民,晚間,其本人向新京報記者闡釋論文寫作的初衷和過程。
徐中民首先總體闡述稱,“站在現在,我們更多的是想象未來,而不是簡單地依照過去的經驗推斷預知未來”,接着其表示“沒有宏觀的眼光,顯然不能彰往而察來,無法勾勒未來的圖景,也難以正确評估自己所處的現實。隻有勾勒清晰未來的圖景,明了其實現的條件,我們才知道現在應該創造什麼條件,然後結合現實闡幽而發微,探讨怎麼創造條件。這些工作就是站在未來設計現在。”
對于自己的研究思路,徐中民表示,站在未來設計現在,“巧妙地解決了依據過去的經驗中預知未來時存在的推斷預知什麼的問題;其次,還巧妙地融合了文化和意識形态的影響。”
其後,徐中民反問新京報記者,“我表達清楚了沒有?”
對于外界關于其通過論文,向導師“拍馬屁”的說法,徐中民回複稱,“導師和師娘是一種互補的正反饋環關系,這樣和睦的家庭在中國到處都是。最主要的形成新的正反饋環是共同發展之路的第二個階段。”
在回複如何看待論文引發的争議時,徐中民稱,“現在有争議的論文實質是勾勒也一種個人未來發展圖景的結構—共同的發展之路”。其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自己“不隻是自然表達,有更深層的含義”,并向記者推薦一篇相關論文作為參考。
專家:需要進一步追查相關責任人
教育專家熊丙奇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引發外界争議的論文能夠正常發表出來,需要進一步追查相關責任人。
其表示,文章的主題是贊美導師,即期刊的主編,作者所在的單位又是期刊的主管單位,需要追查是否形成學術利益共同體,期刊是否存在靠版面費牟利的情形,以及是否有“人情稿”的情況。”有一些核心期刊存在審核不嚴的問題,長此以往會影響期刊的學術公信力。”
熊丙奇表示,有關部門需要追查當事人是否存在通過制造低質論文,套取科研經費的情況。與此同時,也應反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項目成果審核機制,“是不是隻是看所刊登的期刊,而不看質量。”
新京報記者 劉名洋 實習生 郭懿萌
編輯 郭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