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西施故裡歡迎您?諸暨隸屬于浙江省紹興市,總面積2311平方公裡,總人口115萬諸暨昔為於越文化的發祥地今為中國百強縣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諸暨西施故裡歡迎您?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諸暨隸屬于浙江省紹興市,總面積2311平方公裡,總人口115萬。諸暨昔為於越文化的發祥地。今為中國百強縣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
一、曆史沿革
1、春秋時屬越國,越王允常曾先後在境内埤中、大部、勾乘建都,子勾踐遷都會稽(今紹興)。故諸暨為越國古都早于紹興,諸暨為都時,紹興為諸暨屬地。
2、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設會稽郡置諸暨縣;西漢時,屬揚州刺史部會稽郡。新莽時期,改名為疏虜。東漢建武初,複原名。
3、唐光啟二年(886年)改暨陽縣。五代梁開平二年(908年),複為諸暨縣。元元貞元年(1295年)升為諸暨州,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又改名諸全州,二十六年複為諸暨縣。明、清屬紹興府。1914年屬會稽道,1927年直屬浙江省。
4、1949年屬紹興專區,1952年為省轄,1953年屬金華專區,1957年屬甯波專區,1964年複屬紹興專區(1970年改地區)。1983年屬紹興市。1989年撤縣建市,由紹興市代管。
二、地名來曆
諸暨來曆大體有四種說法:
1、宋朝諸暨知縣寇仲溫(慶曆四年即1044年任)《諸暨縣記》:“諸暨,槠概也。吳王阖廬(前514—前496在位)弟夫概所封之地,即今概浦鄉是也。邑之西有山,上多槠木,俗謂之槠山,唐天寶中産木焉。今曰諸暨”。
2、宋朝羅泌在《路史·夏後氏後》中的記載:“諸暨,秦縣,界有諸山、暨浦。允常之都”。
3、源于者旨:諸暨’之名,源之于‘諸稽’,而‘諸稽’之名則源之于‘者旨’。越王劍上的‘者旨’,就是對諸暨的最早文字(實物)記載。
4、源于會稽:從“諸暨”到“會稽”的語音變化過程,就是越人從山區逐漸走向“會稽山山麓沖積扇地帶”的過程,至今還保留着越語成分的讀音“諸暨”,遷都到“與中原有更多文化交流地區”的今紹興一帶,則其讀音已演化成“會稽”了。
三、風景名勝
1、西施故裡旅遊區。整個旅遊區規劃總面積1.85平方公裡。按功能劃分為一軸一心六區。一軸為南北穿越整個旅遊區的浣江遊覽帶,一心指已有一定規模的西施殿景區,六片指主入口管理區、鸬鹚灣古漁村景區、古越文化區、美苑休閑娛樂區、三江口濕地生态保護區、休閑度假區。
2、五洩景區。位于諸暨市西北郊20公裡處,總面積為50平方公裡,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級森林公園。五洩景區主要由碧波蕩漾的五洩湖,四季如春的桃源,一水五折飛瀑撼人的東源和幽雅深邃的西源峽谷等四個景區組成。
3、中國香榧森林公園。位于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東南十公裡處東溪鄉(今屬趙家鎮)的會稽大山深處,總面積約50多平方公裡,以“古榧奇姿、林茂樹古、重岩飛瀑、人文點綴”為主要特色。
4、東白湖生态旅遊區。由東白湖、東白山、西岩瀑布、斯氏古民建築群等景點組成,山水秀美,風光旖旎,尤以斯氏古民建築群聞名于世,建于清嘉慶年間,整個建築群以14個單體建築組成,最大達12500平方米,至今保存完好。以建築恢宏,構思巧妙,三雕(木雕、石雕、磚雕)精湛而聞名,是國務院批準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曆史文化保護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