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中的君子應該具備哪些品質

論語中的君子應該具備哪些品質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1 18:28:06

論語中的君子應該具備哪些品質? 《論語》作為儒家思想的源泉,無不在闡述一個“為人君子”的人格理想,從人生之種種方面和層面來架構一個“理想”的人格範式君子之道,在于其“務本”而不務虛;在于言論及處在于有關此岸的實在而不在于彼岸的虛無與玄想;在于崇尚“和”,以和諧為道德情操之準繩;在于君子困窘而能守道,固窮是君子品格的一種本真顯現;此外,君子以求學、好學來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儒道的内在要求,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論語中的君子應該具備哪些品質?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論語中的君子應該具備哪些品質(論語理想中的君子品格)1

論語中的君子應該具備哪些品質

《論語》理想中的君子品格 讓悠悠古風 吹遍古老的華夏大地

《論語》作為儒家思想的源泉,無不在闡述一個“為人君子”的人格理想,從人生之種種方面和層面來架構一個“理想”的人格範式。君子之道,在于其“務本”而不務虛;在于言論及處在于有關此岸的實在而不在于彼岸的虛無與玄想;在于崇尚“和”,以和諧為道德情操之準繩;在于君子困窘而能守道,固窮是君子品格的一種本真顯現;此外,君子以求學、好學來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儒道的内在要求。

01君子之道,首先在于“務本”

君子立身的根基,在于原本的一套“人格範式“,這套人格範式,亦即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務本”之初道。“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故君子本不立而道不生。君子所務之本——“道”為何物?仁、義、禮、智、信。仁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義,既是君子為人的潛在要求,也是人為君子的本質所需,“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禮是君子約束、審視自身日常行為的道德約束力,“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知,是智慧的本真顯現,是言行的引征因子,,是君子修為的外顯,與仁相生相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信是孔子教授弟子的主要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信是誠信之意,是一個人對待他人的道德訴求,是一個人處身立世的德行标準,“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谏;未信,則以為謗己也。”此五者,終究歸結在于“德”。 君子懷德以日三省,作為個人修身,“德不孤,必有鄰”;處廟堂之高時,則以德為政,大道行于天下,衆星拱捧。

02君子立足于“此在”

孔子的人生觀立足于此在的世界,對于彼岸性的不加追尋索問。素常“不語怪、力、亂、神”。季路向孔子請教生與死的問題,孔子直言“未知生,焉知死”,直截拒絕季路的請問。将生死觀念建立在今生此在的世界,不對來生或彼岸問題加以追索,成為儒家思想之一脈傳統。當聽聞司馬牛為自己沒有兄弟而憂慮煩惱時,子夏坦言“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秉承孔子的思想,不談論死及人死後關于彼岸性的問題。立足此在,人之生,則順四時而動,以求得人事與自然相諧和,“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03君子“尚和”

孔子倡導君子秉性應該以溫和為上,溫文爾雅的風貌氣度向來為飽受入學熏陶的文人士大夫所推崇備至,蘇轼《念奴嬌·赤壁懷古》“羽扇綸巾,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即使是縱橫沙場的周瑜,在蘇轼筆下俨然亦是一儒者之風範。

“尚和”的另一重要體現,在于“不争”。君子之風度,氣質偏偏,在于以理服天下人,在于以道行人事。君子修德以正身,“矜而不争,群而不黨。”《朱注》:“莊以持己曰矜,合群而不偏袒;和以處衆曰群,然無阿比之意,故不黨”。然純粹意義上的不争,始終不能達至“和”的境界,也與儒家推崇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外向積極進取的人格情操相悖,故儒者同樣有所争,“君子無所争。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争也君子”。正所謂有所為有所不為。

04君子固窮

儒家傳統思想以君子對國家民族有所為為準繩,以“聞達于諸侯”為人生之政治理想之展現。然而事實上人生之無常又不為個人所操控,因此“未達” 甚者窮途落魄之狀況也在所難免。孔子周遊列國,來到陳,糧食斷絕,狼狽之極。面對子路“君子亦有窮乎”的诘難,孔子坦然“君子固窮,小人斯濫矣”。在面對窮困的時候,君子之所以為君子與小人不一般,在于小人窮困則喪失其操守,君子則能在窮困當中不改其道,堅持自己的操守。

在物質生活條件方面,孔子認為君子應該正确對待富貴與貧賤,做到“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君子應該注重對“道”的思索與追求,求其道而上下追索,不應該在物質生活的層面上過分的花銷其精神,不是以道得來的富貴,不可以擁有它,不能以道德消融的貧賤,則無法消融,正所謂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君子固窮而守道,因此孔子欣賞贊許顔回之意則溢于言表,子曰:“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05君子好學

人生來非聖人,故求諸于天的學習,儒家一脈,崇尚好學孔子編經修史,韋編三絕;朱子博覽群書,著作等身。好學,自孔子伊始,俨然成為人日常生活必修的一門功課,“笃信好學,守死善道”。學之意義,可謂深遠,是仁義禮智信的深化,是道的内在秉求,“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學之道,看似高深,然其并非神秘詭測;學之道,在生活處處可見,處處可現,“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可以這樣說,君子的理想品格崇尚儒道,固守善道,以德為統約,以仁義禮智信為子系,以和作為自身調節和調節社會沖突的因子,在日常生活中聰敏好學,孜孜追求,不斷的趨向完善,完成君子自身品格的塑造,實現儒家終極理想的完美聖人品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