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蹒跚”等詞能否拆開,無邊落木蕭蕭下中落木是何意?
針對詩詞,我經常在網上和朋友們一起溝通交流,有朋友也會問一些問題,本文就解答其中三個問題,希望能夠抛磚引玉,也歡迎朋友們一起讨論。
一.“悠悠”、“婆娑”、“蹒跚”等詞可不可以拆開用有很多詞連在一起用才能表達正确的意思,比如“悠悠”、“徘徊”、“婆娑”、“蹉跎”、“蹒跚”等,這些詞不能拆開單獨使用,否則就失去其原來的意思。
例如“千帆過盡水悠悠”,不能寫成“千帆過盡萬水悠”;樹影婆娑,也不能寫成“樹影婆”。
我曾在網上見網友寫詩最後用“樹影婆”來收尾,他想表達的意思是“樹影婆娑”,但這種表達方式是不恰當的,要避免,因為“婆”和“婆娑”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意思。
同樣“蹒跚”也不能拆開用,比如“寒雨秋霜正蹒跚”不能寫成“寒雨秋霜兩正蹒”。
二.“無邊落木蕭蕭下”中的“落木”是什麼意思?
古代某些詞語的意思和我們現在理解的會有一些差異,比如這裡的“落木”不是落下的樹枝的意思,即不是指“落枝”,而是“落葉”的意思。
在古詩中,我們很難看到“樹葉”這一詞,而經常會看到“木葉”的說法,如“夜來思道侶,木葉向人飄”、“幽人寂不寐,木葉紛紛落”等。這裡面的“木葉”都是指樹葉,因此用“落木”其實就是指“落下的木葉”,“落”不能理解成“枯萎”等形容詞,也不能像有些人那樣把“落”理解成量詞。
在古詩詞中,“落木”指落葉很常見,屬于“常規操作”,以下詩句中的“落木”,都是指“落葉”的意思:
“寒流深峽路,落木曉霜山”
“今朝忽送東歸客,正是秋江落木前”
“一路鐘聲裡,千峰落木前”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這句: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從這一句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這裡的“木”就是樹葉的意思,所以千萬别理解錯了,以為是樹枝子掉下來了。
三.“鷗”能不能單用?
我有一句詩“雲影徘徊鷗起舞”,有網友在文章後面留言說:自古至今的詩句中,“鷗”都是不單獨使用的。他的意思是鷗必須連成“海鷗”、“沙鷗”等使用,我這裡“鷗起舞”是錯誤的。
我感到很奇怪,不知道他這種說法從何而來,但知道他肯定沒有經過仔細調查和研究。其實自古以來,“鷗”單獨使用的詩句比比皆是,比如下面這些: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白鷗沒浩蕩,萬裡誰能訓”
“野田春水碧于鏡,人影渡傍鷗不驚”
“正是霜風飄斷處,寒鷗驚起一雙雙”
“酒興未闌歸騎促,一鷗輕泛白雲鄉”
“二鷗三雀羽毛鮮,立在方沙更可憐”等等。
可見鷗并非必須組成“海鷗”、“沙鷗”等詞使用,單獨使用的例子很多。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做學問不能不求甚解,還是需要靜下心去搜集證據,去透徹研究的。
好了,本文就分享到這裡,朋友們是否也遇到過類似問題?歡迎積極分享,一起讨論一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