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文背景下城市發展宜居宜業宜遊
“金杯銀杯不如群衆口碑,群衆說好才是真的好”。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啟動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雲南曲靖市馬龍區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樹立人民至上理念,把讓群衆滿意作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終極目标,抓好群衆身邊的小事,城市發展的實事,社會治理的難事,凝集起推動馬龍“三區一地”建設和區域化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供銷社小區改造後
老舊小區改造改出群衆“新口碑”
“以前這裡經常斷水停電,院子裡雜草叢生,車輛亂停亂放,晚上黑燈瞎火,通過創文和老舊小區改造,情況大為改觀,不僅不停水不停電,而且小區環境煥然一新。植樹種草,硬化路面,車輛停放規範有序,茶餘飯後大家經常聚在這裡聊天,住在這裡很惬意。”說起馬龍城老廣電小區的變化,住戶老李臉上堆滿了笑容。
改造後的老百貨公司小區
老百貨公司小區的胡大姐自豪的說:“老舊小區改造把我們53戶住戶132人的‘心改在了一起’,小區的環境綠化或文化建設,大家自發的捐書捐花,尤其春節是疫情防控期間,年輕人都出去上班,小區裡的老人就主動承擔起小區網格值守、外出返鄉人員排查、登記等工作,平日裡誰家要有個大事小務,大家都會搭把手幫個忙什麼的,大家住在一個小區裡很和諧,就像一家人一樣。”
創建全文明城市以來,馬龍區順應群衆期盼,完善老舊小區配套基礎設施,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居住品質,注入“文化内涵”,建設文化牆、開辦文化欄等,讓老舊小區“顔值”“内涵”雙提升,讓群衆住得安心、舒心、放心。三年來,全區累計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93個,惠及群衆上萬人。
目前,全區所有老舊小區均已完成改造,以往一個個髒亂差、住戶生厭的“糟心小區”,如今已蛻變成住戶稱心如意的“幸福小區”。
城市污水管網改造
城市建設補短闆“順民意得民心”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僅是為了拿到牌子,更重要的是通過文明創建,更好的解決群衆關注的熱點問題,提升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改善市民生活環境。”區創文辦負責人這樣說。
陰雨過後的早晨,筆者見送完孫女上學的劉麗華,正閑庭闊步的走在文河廣場,雖然走了很久但她的鞋面依然幹燥整潔。“以前隻要下過雨路面就到處是積水,早上送完孩子鞋子濕了大半,但城市污水管網改造後就不一樣了,即使雨剛停路面也不會有積水,下了一夜的雨六點多雨才停,7點出門街面上除了潮濕以外沒有一點積水。”劉麗華笑着說道。
“以前這裡是老薄膜廠,背後緊靠着老農貿市場噪音大路面還窄,白天菜商沿路擺攤人都難擠進去,晚上又黑燈瞎火的不敢走,典型的髒亂堵,但現在薄膜廠拆了、農貿市場也搬了,還修建了個小花園。一個幾百餘平的小型公園裡有人行棧道、小廣場、涼亭、公廁、健身器材,白天晚上下棋、唱歌、遛娃、健身、跳廣場舞、玩耍的老年人、孩童可謂是絡繹不絕,很是熱鬧。”74歲的張大爺轉着手裡運動器材笑着說。
城市環境
城市“兩網”改造、城市老舊工廠搬遷、老舊小區改造等等隻是馬龍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下市政工程建設讓居民安居樂業、幸福生活的一個縮影。據悉,三年來,馬龍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聚焦關鍵領域、薄弱環節鍛造長闆、補齊短闆,加快推進翠屏山、卓筆山、姚家園等森林公園建設和龍東路、龍海路、金葉路、龍翔東路延長線建設有序推進打通雲龍北路等交通節點;啟動橫山河沿岸景觀提升工程,打造大龍井千畝荷花觀光園;抓好潘馬路、馬家壩、盛家田等城市節點改造,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停車設施建設,推進“智慧城管”,完成城市供水、城區污水管網二期、青沙坡垃圾填埋場改擴建工程,開展橫山河、小橋河等河道環境綜合治理,規範城區垃圾分類處置,提升城市宜居宜業水平。
薄膜廠搬遷後城市建設一角
雲南網通訊員 趙燕英 攝影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