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女學生因為眼睛患有先天性神經收縮而快要看不見了,她才上小學一年級。最近,她做作業時,不時地會來找我,說眼睛疼。我安慰她說,媽媽就會回來帶她去看醫生的。
隻有當我們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情緒,才能決定自己比别人确實活得很滋潤。
這個陽春三月的最後一天,她媽媽豔回來了,說是帶她去我們西安最好的西京醫院去治療。她說着說着就哭了,說是這次下決心要給娃治好,就算砸鍋賣鐵也要治療。面對她的哭泣,我除了不停地給她遞紙,讓她擦拭眼淚,陪着她之外,此時此刻,除了治病所需要的錢,一切安慰都蒼白無力。
等她哭得不哭了,我才告訴她,這種情緒失控是她的情緒調整能力出現了問題。
打個比方說。一件不好的事情影響到你的情緒時,你是不是能快速地排解?如果能,那麼這件不好的事情基本不會影響到對下一步的判斷或做法,反之則會事情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這屬于情境心理學,它強調人與環境互動時,人可以選擇情境來表現自己心裡所想,所做或所需。情境與人是交互作用、互相影響的,但想達到人、情境和行為的平衡,就很難了。
情境心理學強調人與環境互動時,人可以選擇情境來表現自己心裡所想,所做或所需
2.一個人是否覺得幸福,不在于他的财力和體力是否能壓制于别人,而在于他對周圍突發事件是否有協調應變的能力。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越是不同尋常的重要場合,越要能控制自己的心理情緒。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抑郁傾向的情緒不會傳染給其他人,但健康的好情緒能夠傳染給他人。比如“如沐春風”這個詞,就含有情緒感染的一層意思。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的情緒首先可以從生理方面調節,即與身體對應的生理喚醒。比如瞳孔的放大和縮小,直接指導着一個人的情緒變化;再比如女性生理周期時,多多少少有着不同程度的憂郁或興奮。
人們常常感受到來自對方憤怒或喜悅的心情,這時我們的大腦會迅速地做出回應。比如我們乘坐出租時,從對面開過來一輛車完全不顧交通規則駕駛,導緻出租車司機緊急刹車,破口大罵對方的駕駛員。這時我們能強烈地感受到出租車司機的憤怒,讓我們做出下一步的判斷。這就是情緒體驗調節。
行為和社交方面的調節,單從字面也可了解一部分,但是認知能力就沒那麼容易了。因為認知能力的差異化,使得我們不得不通過各種途徑來學習,來提升。
心堵最好的方法是宣洩。有效的宣洩方法除了傾訴之外,便是記錄下來
3.醫生通常會告訴病人,說是血管堵了,血堵。病人聽後會恐懼,在醫生的建議下,會立即去做儀器拍片确診,但我想說,當人們的情緒出問題時,心理就堵了,心理堵塞。建議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
首先,當我們感覺到憋屈,極度地不開心的時候,就應該立即意識到自己是怎麼回事了——心堵。
心堵最好的方法是宣洩。有效的宣洩方法除了傾訴之外,便是記錄下來。你可以以任何方式來記錄,隻要是能讓你覺得出了那口“氣”即可。
其次,當我們做一件事情,努力了好久都做不出來,做不成功的時候——識堵。
既然一件事情長時間内我們一直都沒做出來或者做得不理想時,這個時候就要考慮觀念之差,知識水平的差别了,隻有虛心學習相關項,仔細查找差别,才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隻有當我們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情緒,才能适時地地協調好周邊的人際關系,才能決定自己比别人确實活得很滋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