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京劇之美浸潤大衆心田
——由北京京劇院紀念“馬派”系列活動談新時代京劇的美育使命
作者:劉侗(北京京劇院院長)
精彩紛呈的演出,激起一浪浪掌聲,一陣陣喝彩,響徹長安大戲院。曲終人不散,一束束鮮花獻給舞台,京劇美妙之音始終萦繞在劇場,環繞在觀衆心頭。這是前不久北京京劇院舉辦“紀念京劇大師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和“紀念著名京劇藝術家張學津先生誕辰80周年”系列演出時的一幅幅現場寫真。北京京劇院以“紀馬”為契機,會聚馬派第三代和第四代優秀傳人輪番上演馬派經典劇目,展示京劇之美,重在以美動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效果格外好。很多剛接觸京劇不久的青年觀衆看戲後按捺不住激動,連連直呼“京劇太美了”。
北京京劇院“紀念京劇大師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系列演出照片。北京京劇院供圖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國粹京劇是最好的載體之一。京劇将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曆史文脈,濃縮在一方舞台上,化作以歌舞演故事,其本身就是不朽的文化創舉、寶貴的文化精髓;并以鮮明的藝術特色、獨特的藝術創造,演繹曆史文化傳奇,诠釋思想道德倫理,傳承古典神韻風采,成為接續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之後,中華文化源流最為璀璨的篇章之一。京劇的唱念做打之中,手眼身法步之間,處處無不蘊含着美、表達着美、刻畫着美,給觀衆感官上帶來美的享受,情感上帶來美的共鳴,心靈上帶來美的滌蕩。
2020年10月23日,在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的重要回信中,強調堅持守正創新。“正”字五筆,恰可以概括我們今天要遵循、傳承、弘揚京劇的五個維度——“根、脈、事、形、命”。
“根”是指京劇對價值觀的表達。價值觀的最高境界是國家觀,家國情懷是京劇永恒的主題。今年北京京劇院舉辦紀念“馬派”系列演出大獲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傳承經典。而這些經典劇目、經典人物,如《趙氏孤兒》中程嬰的憂國舍子,《十老安劉》中蒯徹的匡漢舌辯,《春秋筆》中張恩的舍身赴死,《四進士》中宋士傑的傲骨鬥貪,《畫龍點睛》中李世民的求賢若渴、馬周的直言諷谏,無不帶有深切的家國情懷,深深感染着觀衆。
“脈”是指京劇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最高等級的藝術審美的觀念、特點、規律,是京劇對美的延綿繼續,和對美的不斷追求、不斷探索、不斷創造。京劇流派衆多,風格迥異,但所有流派都具有一個相同的共性,那就是對美的正确理解和準确表達。所有京劇流派的創始人,無不做到了這些,因之才能夠開宗立派。
所謂正确理解,就是演員對“事”即京劇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的正确分析、理解;所謂準确表達,就是演員在正确理解的基礎上,對“形”即京劇藝術美的特點、美的規律的遵循、體現,如果還能繼續做到升華、創造,形成新的特點、風格,那就可以稱之為一代宗師巨匠了。演員藝術造詣的高低,就是基于對“事”的正确理解和對“形”的準确表達的前提下,對美的把握以及對美的創造的水平能力。
通俗地說,京劇觀衆看戲所追求的終極目标就是“過瘾”。而所謂“過瘾”,實質就是觀衆對演員表演(如唱腔、念白、身段、舞蹈、武打等)中所體現的美、創造的美的強烈需求。觀衆評價演員演得好與不好,其實就是對美的理解、美的表達的高下之判。其中,既有演員自身表演水平的因素,也有觀衆自身認識水平的原因。高水平的演員自然可以去引導觀衆,而高水平的觀衆甚至可以去啟發演員。作為高明的演員,自己心中一定要植根美、明白美,才能在台上闡釋美、表達美。
京劇薪火相傳、生命不息的重要原因,就是演員、觀衆始終在尋美。在演員、觀衆這種尋美的交互關系下,形成了京劇強大的生命力,也造成京劇除承載着“教化人生”使命外,還具備美育功能。
“五四”時期,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著名觀點。而蔡元培時期的北大開展美育的标志,就是聘請戲曲理論家、詩詞曲作家吳梅先生到北京大學講授昆曲。
其實,不僅在近代,美育始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國古代有“六藝”之說,其中之一就是“樂”。孔子指出“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遊于藝”,并且提出“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樂”與“藝”,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今天的美育。早在孔子時期,已把“樂”“藝”提升到與“道德”“詩禮”相同的地位,強調美育對于人格培養的重要作用。
書文戲理,京劇擅長于以情感人,以戲化人。其美育教化感化功能,蘊含于居廟堂之高,輸達于處江湖之遠,以活化的傳統形式發揚深厚内涵,涵養中國精神,滋潤現代人生。
京劇是唯美的藝術,這個“唯”是唯一的“唯”,京劇舞台之上隻有美的形象表達。這是京劇成為“國粹”并傳承至今的關鍵所在,如果京劇失去了美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美的核心是傳播引導正确的價值觀。京劇是用歌舞演故事,講的每一個故事都是要說明一個問題,就是說明怎麼做人、怎樣做事。道理很簡單,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隻要你授予他人以美,他人一定會樂于接受。京劇的高明之處就在于,破譯了傳播的最高境界:觀衆明明已經認同演員情緒了、已經在跟着劇情發展走了,卻還以為自己在選擇方向。京劇就有這樣的迷人魅力。因為京劇是用藝術的表達方式、用美的傳播形式,去打動人心,浸潤心田。以美潤心,何人不樂于接受?京劇演員的使命與教師一樣,都是人類靈魂工程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京劇演員則是在用藝術形式、用傳遞美的方式向觀衆表達政治意志、思想道德觀念,于潤物細無聲中,讓觀衆自覺地認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京劇長期所積累的“高台教化”經驗,也為我們在新時代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提供了寶貴财富。
弘揚京劇,絕不僅僅是讓“京劇姓京”、保護好京劇這個文化瑰寶,更要守護好、發揮好京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作用。用京劇之美浸潤大衆心田,讓越來越多的心靈随美起舞,在京劇用歌舞演故事的美輪美奂演繹中,建設文化強國的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07日07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