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鳍豚,又被稱為白暨豚、白鱀鲸、揚子江豚及長江豚等,僅産于中國長江中下遊,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鲸類。白鳍豚2500萬年以前就生活在長江,被稱為“活化石”。
白鳍豚是用肺呼吸的水生哺乳動物,故又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卻有着和大熊貓截然不同的命運。白鳍豚是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第12 種最瀕危的動物之一。白鳍豚每次呼吸時,出水呼吸時間約1~2 秒,潛水時間約20 秒,長潛時間可達200秒。
白鳍豚頭部有狹長的吻突,額部隆起,鼻孔縱長形,呈紡錘形,耳孔小如針眼,位于眼的後下方。白鳍豚背面呈淺青灰色,腹面潔白色,這樣的顔色分布恰好與環境顔色相近,使得白鳍豚在逃避敵害、接近獵物時,有了天然的隐蔽屏障。白鳍豚喜歡群居,性情溫順謹慎,視聽器官嚴重退化,聲納系統特别靈敏。
2007年8月8日,一份刊載于《皇家協會生物信箋》的報告正式公布了白鳍豚功能性滅絕的消息。功能性滅絕意味着某物種因數量非常稀少,以緻在自然狀态下喪失了維持繁殖的能力,甚至喪失了維持生存的能力。但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發布,未确認白鳍豚滅絕,保持其原定“極危”評級。
科學家已證實,白鳍豚處于長江水生生物食物鍊的頂端,在長江水域中沒有任何天敵。因此,如果白鳍豚真的滅絕,人類的幹擾和破壞行為應該是主要原因。一是人類對魚蝦的過度捕撈,緻使白鳍豚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供給;二是人類對長江的過度開發,使白鳍豚的栖息地遭到嚴重破壞;三是長江附近工廠的建設使得長江受到污染;四是長江是非常繁忙的運輸水道,很多白鳍豚被船隻的螺旋槳打死、打傷。
白鳍豚不僅屬于長江,也不僅屬于中國,白鳍豚更屬于世界,屬于大自然。隻有全世界人民共同攜手,保護長江,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大江大河,保護我們的共同家園——地球,白鳍豚才會永駐江河,與人類一道共同走向未來。
關于白鳍豚的介紹,本期就到這裡。歡迎小夥伴留言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