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類文閱讀?最簡單的解釋是類似于教材的閱讀理解,其中包含文章結構,蘊含的情節,解題的思路等等。貼近于教材才是“王道”,這類閱讀理解能讓孩子在學習課文後得到充分的鞏固和拓展。而且一些大型考試中命中率極高!
類文閱讀-9古 詩 三 首
秋 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卧看牽牛織女星。
注釋:
秋夕:秋天的夜晚。
銀燭:銀色而精美的蠟燭。
畫屏:畫有圖案的屏風。
輕羅小扇:輕巧的絲質團扇。
流螢:飛動的螢火蟲。
天階:露天的石階。牽
牛織女星:兩個星座的名字,指牽牛星、織女星。
1.先選擇後填空。
這首詩描寫的是( )節的場景,你是從詩中的詞語 看出來的。
A.清明 B.中秋 C.七夕 D.元宵
2.詩中的( )字最能體現全詩的感情基調。
A.冷 B.秋 C.夕 D.卧
3.這首詩寫的是失意宮女的生活。詩中寫了她們的什麼活動?請用自己的話寫出來。
1.C 牽牛織女星
2.A
3.撲打螢火蟲、看牽牛織女星。
除 夜 作
[唐]高适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裡,
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釋:
霜鬓:白色的鬓發。
1.這首詩描寫的節日是( )。
A.中秋節 B.除夕 C.大年初一 D.元宵節
2.詩人所在的地點是( )。
A.異鄉家裡 B.故鄉家裡 C.異鄉旅館 D.故鄉旅館
3.這首詩表達的感情是( )。
A.對新一年的希望 B.對歲月流逝的傷感
C.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D.對家鄉的思念和年複一年老大無成的傷感
4.試着翻譯前兩句古詩。
1.B
2.C
3.D
4.我獨自在旅館裡躺着,寒冷的燈光照着我,久久難以入眠。是什麼事情,讓我這個遊客的心裡變得凄涼悲傷?
類文閱讀-10紙 的 發 明春 聯
春聯這種文學樣式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每逢春節,( )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 )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春節增加喜慶氣氛。
春聯在形式上有諸多限制。首先,上下聯字數要相等。譬如,“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這副春聯,每聯都是七個字,上下聯字數相等,這是春聯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上下聯詞性要相對。如剛才例舉的對聯,上下聯詞性相對,“新春”對“佳歲”“ 富貴”對“平安”,“年年好”對“步步高”。此外,上下聯平仄要相調。現在的一聲二聲大緻相當于古代的平聲,三聲四聲大緻相當于古代的仄聲。對聯講究平仄,末尾最嚴。上聯末尾字字音必須為仄聲,下聯末尾字字音必須為平聲。如“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上下聯末的“壽”和“門”就分别是仄聲和平聲。
春聯的内容也有許多講究。譬如,“春好禾苗壯,人新稻谷豐”是體現農民對新的一年期望與祝福的春聯。“百貨琳琅,櫃盈春夏秋冬貨;大樓興旺,客滿東西南北樓”是宣傳商業繁榮的春聯。可見,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業,都會有不同于他人的期望與祝福。
1.在短文括号裡填入合适的關聯詞。
2.在下列哪些是春聯的特點?是的畫“√”,不是的畫“×”。
(1)上下聯字數相等。( )(2)韻律性強。( )
(3)詞性相對。( ) (4)平仄相調。( )
3.新春佳節,家家戶戶張貼春聯有什麼作用?
4.根據短文内容,把下列上下聯連一連。
又是一年芳草綠 竹報歲平安
春同大地幹山秀 依然十裡杏花紅
勤勞門第春光好 日照神州百業興
綠柳舒眉辭舊歲 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開春爛漫 紅桃開口賀新年
5.根據短文第三自然段,你覺得下面這幅春聯應該貼在哪裡?選一選。
東西南北四方賓至如歸 飯香菜美喜供佳賓醉飽 ( )
A.賓館 B.家裡 C.商店 D.學校
1.無論 都
2.(1)√(2)×(3)√(4)√
3.抒發美好願望,增加喜慶氣氛。
4.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裡杏花紅
春同大地幹山秀—日照神州百業興
勤勞門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綠柳舒眉辭舊歲—紅桃開口賀新年
梅開春爛漫—竹報歲平安
5.A
我愛你,中國的漢字
我寫着寫着,常常為我面前這一個個方塊字而動情。它們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在紙上玩笑嬉戲,像一朵朵美麗多姿的鮮花愉悅你的眼睛。這時我真不忍将它們框在方格裡,真想叫它們離開格子去舒展,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歡樂。
真的,它們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獨特性格的精靈。你看吧,每個字都有不同的風韻。“太陽”這個詞,使你感觸到熱和力,而“月亮”卻又閃着清麗的光輝。“輕”字使人有飄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墜。“笑”字令人歡快,“哭”字一看就像流眼淚。“冷霜”好像散發出一種寒氣,“幽深”兩個字一出現,你似乎進入森林或甯靜的院落。這是一些多麼可愛的小精靈啊!而在書法家的筆下,它們更能生發出無窮無盡的變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它們自身就有一種智慧的力量,一個想象的天地,任你盡情飛翔與馳騁。在人類古老的長河中,有哪一個民族能像中華民族一樣擁有這麼豐富的書法瑰寶?
我的使用漢字的同胞們、朋友們,請去發展它、豐富它吧!
1.把畫橫線的句子改為用句号結尾的句子,不改變句意。
2.填空。
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方塊字比成了 、 、 。
3.作者從( )兩個方面寫了漢字的魅力(雙選)。
A.高強度悟性的結晶 B.具有強大的再生活力
C.每一個漢字都有不同的風韻 D.書法藝術中無窮無盡的變化
4.根據短文第二自然段,寫出你對下列漢字的感受。
看見“太陽”這個詞,你感受到 ;看到“森”這個字,你感受到 ;看到“ ”這個字,你感受到 。
5.根據短文中作者表達的感情,回答下面的問題。
如今,電腦打字已悄悄颠覆了人們傳統的書寫習慣。人們能快速地在鍵盤上敲打出自己需要的漢字,但書寫漢字的能力卻急劇下降,經常出現寫錯别字或者“提筆忘字”的情況。
你覺得,針對這種情況,人們應該怎樣做?寫出你的想法。
1.在人類古老的長河中,沒有哪一個民族能像中華民族一樣擁有這麼豐富的書法瑰寶。
2.孩子 鮮花 精靈
3.CD
4.例:熱和力 一棵棵大樹 休 人坐在樹下
5.例:人們應該多拿起筆來書寫漢字,少用電子産品。
類文閱讀-11趙 州 橋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
據說公元336年,有位( )的僧人路過敦煌的沙鳴山時,看見了沙鳴山在一片金光的籠罩之下出現了千佛的形狀,于是他無比虔誠地開鑿了第一個石窟,供奉佛像。現在,在敦煌近500個洞窟中,有2400多座彩塑、4.5萬平方米的壁畫和5座唐宋木結構建築。這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是北魏時期開鑿的。主佛盧舍那大佛,身高17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是龍門石窟中最高最大的佛像。他面容端莊娴雅,表情溫和親切,被譽為“東方的維納斯”。
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也是北魏時期開鑿的。著名的露天大佛有17米高,端坐在危崖絕壁中,笑眯眯地俯視着( )。特别( )的是,雲岡石窟的浮雕以連環畫的形式叙述了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佛的故事。
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和雲岡石窟是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每年都要吸引( )的遊客前去參觀遊覽。
1.把下列四字詞語填入句子中合适的括号裡。
引人注目 成千上萬 芸芸衆生 德高望重
2.根據短文内容填空。
短文介紹了 、 、 三大石窟,其中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的是 ,講述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佛故事的是 ,“東方的維納斯”指的是 。
3.請你在短文中找出一處運用了列數字說明方法的句子,用“ ”畫出來。并寫一寫這樣寫的作用。
4.讀了短文,判斷正誤,對的畫“√”,錯的畫“×”。
(1)這三座石窟都是在北魏時期開鑿的。 ( )
(2)這三座石窟都是佛教勝地。( )
(3)隻有中國人喜歡去這三座石窟遊覽。( )
(4)從這三座石窟我們能感受到古代勞動人們的智慧和偉大。( )
1.德高望重 芸芸衆生 引人注目 成千上萬
2.敦煌莫高窟 龍門石窟 雲岡石窟 敦煌莫高窟 雲岡石窟 龍門石窟内的主佛(盧舍那大佛)
3.例:畫:現在,在敦煌近500個洞窟中,有2400多座彩塑、4.5萬平方米的壁畫和5座唐宋木結構建築。
作用:使讀者更加清楚、明了地知道莫高窟規模的宏大。
4.(1)×(2)√(3)×(4)√
蘇 州 園 林(片段)
我國的建築,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麼樣,右邊也怎麼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回避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絕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這是為什麼?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築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蘇州園林裡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遊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隻覺得身在山間。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絕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珑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
1.短文中加粗的詞語“往往”能否去掉?請你寫出這個詞語的作用。
2.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 )的說明方法。
A.舉例子 B.做比較 C.打比方 D.下定義
3.根據短文内容填空。
這篇短文的說明對象是 ,說明對象的突出特征是 。
4.根據短文第二自然段的描述,你覺得下面圖( )最符合該段所描繪的景象。
A.池沼上一模一樣兩座橋。
B. 池沼上一座橋,河邊有堆砌整齊的石岸。
C.池沼上兩座不一樣的橋,河岸邊有高低曲折的石岸。
1.不能,這個詞語是大多數的意思,指概述,并不是全部。
2.B
3.蘇州園林 不對稱的自然之趣
4.C
類文閱讀-12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捏 面 人
面塑,俗稱“捏面人”。它以糯米面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雖然面人的制作方式比較簡單,但是卻是一種藝術性很高的民間工藝品。
面塑體積小、便于攜帶,又經久不黴、不裂、不變形、不褪色,因此被旅遊者喜愛,是饋贈親友的紀念佳品。外國旅遊者在參觀面人制作時,都為藝人娴熟的技藝、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傾倒,交口稱贊。
而舊社會的面塑藝人“隻為謀生故,含淚走四方”,挑擔提盒,走鄉串鎮,做于街頭,成于瞬間,深受群衆喜愛,但他們的作品卻被視為一種小玩意兒,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如今,面塑藝術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受到重視,小玩意兒也走入了藝術殿堂。捏面藝人,根據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發飾和衣裳,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把婀娜多姿、衣裙飄逸的美女、天真爛漫的兒童,以及各種神話故事、戲劇、曆史人物放在精緻的玻璃框内,就成為人們喜愛的工藝美術品。
1. 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大雅之堂:
栩栩如生:
2.短文每個自然段都集中寫了一個内容,請你按照段落順序排序。
①面塑藝術現在的地位。②面塑的特點。④面塑的制作。 ④面塑在舊社會的地位。
3.根據短文内容填空。
面塑,以 為主要原料,具有 、 、 、
、 、 的特點,其形象多種多樣,有 、 、 、 、 等。
4.你覺得孩子們學習捏面人好嗎?為什麼?
1.形容某些被人看重的、不“粗俗”的事物,高雅的事物。
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
2. ③②④①
3.糯米 體積小 便于攜帶 經久不黴 不裂 不變形 不褪色 美女 兒童 神話故事 戲劇 曆史人物
4.例:我覺得孩子們學習捏面人很好,因為可以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并有機會将它傳承下去。
民藝一絕——南陽烙畫
河南南陽是曆史文化名城,底蘊深厚。南陽有“三寶”——烙畫、玉雕、《出師表》,“烙畫”位居其首,蜚聲海内外。
烙畫,亦稱烙花、燙花、火筆畫、“火針刺繡”。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過控溫技巧,用溫度在攝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間的鐵筆烙燙。
百聞不如一見。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親自觀看了烙畫師們制作的過程。他們先在闆材上用鉛筆設計好圖樣,然後用較細的烙筆勾烙上線條,并擦掉鉛筆的痕迹。最後是上色,遵循一定順序,根據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顔料,隻用白描技法勾勒線條,用西畫素描的黑、白、灰來烘色;有的以烙為主,套彩為輔,在竹木、宣紙或絲絹等材質上勾畫烘燙作畫。看他們的作品,或線條流暢,如行雲流水;或凝色渾實,敦厚拙樸;或色調清爽,雲淡風輕;或虛實相應,層次明晰……給人一種強烈的藝術效應。恍惚間,我的眼前出現了一幅幅南陽烙畫的藝術長廊,它們越過眼前,穿越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漢代……
是啊,這些精美的藝術畫廊是家鄉人民在用他們的智慧、妙思、巧手譜寫着、延續着……
1.用“ ”在短文中畫出烙畫的制作過程。
2.根據短文内容填空。
烙畫,是 (地方)的特色,它又稱為“ ”“ ”“ ”,需要用 度的鐵筆在材料上進行烙燙。
3.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确,對的畫“√”,錯的畫“×”。
A.文章開宗明義,點明“烙畫”特殊地位,既吸引讀者又為下文展開作好鋪墊。( )
B.“烙畫”的作畫材質有嚴格的要求,隻能使用竹木、宣紙、絲絹。( )
C.“烙畫”沒有任何顔色,隻有素描的黑、白、灰。( )
D.南陽“烙畫”屬于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精華之一,它體現着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
( )
1.畫:他們先在闆材上用鉛筆設計好圖樣,然後用較細的烙筆勾烙上線條,并擦掉鉛筆的痕迹。最後是上色
2.河南南陽 烙花 燙花 火筆畫 攝氏三百至八百
3.A.√ B.× C.× 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