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醫療衛生服務”是我市今年十大民生實事之一。昨天下午,市人大常委會在對該項民生實事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時發現,各項任務進展順利,不少指标已超額完成。其中,異地就醫的“圍牆”進一步拆除,市民關注的跨省門診慢特病直接結算本月即可實施。
●确保實現全年新增醫院床位目标
晚上有空了,社康中心也下班了,這曾讓很多市民感到不便。作為完善醫療衛生服務民生實事的指标之一,今年要有200家社康機構開放夜診至21點。在有關部門的全力推動之下,這項任務已大幅超額完成。截至8月底,我市已有598家社康機構開放夜診,受到市民歡迎。
為更好解決市民看病難問題,今年我市計劃新增1200張醫院床位。當前,我市已新增醫院床位320多張。根據項目進展情況,大部分新建項目集中在第四季度竣工,下半年預計可建成龍華區綜合醫院(新增1500床)、坪山區第三人民醫院(新增800床)等項目,确保可以實現年度床位目标。
提高被稱為“救命神器”的全自動除顫儀(AED)配置密度也是今年民生實事任務之一。目前,我市已在各公共場所配置AED共7500台,屢次在危急時刻發揮關鍵作用,成功救治50多人。今年,我市将新增AED3000台,更好護佑市民生命安全。
●14家醫院本月實現跨省門診慢特病直接結算
長期以來,“異地”成為群衆就醫路上一塊絆腳石。今年我市将推進門診慢特病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作為民生實事之一。本着先易後難的原則,分省内異地和跨省異地兩方面推進。
今年上半年,我市已實現省内門診慢特病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全市82家可為本市參保人提供門診慢特病結算服務的二級以上醫院,均可為符合條件的省内其他地市參保人提供門診慢特病直接結算服務。截至8月底,已為省内其他地市參保人結算2.24萬人次。
9月19日,深圳市跨省門診慢特病直接結算已通過國家醫保局驗收, 14家醫院本月就可正式為符合條件的省外參保人提供門診慢特病直接結算服務。争取10月底前相關醫院超過20家,每個區至少1家。
●為近80萬少年兒童開展近視篩查
近年來,少年兒童中越來越多的“小眼鏡”引發社會關注。根據民生實事項目要求,當前我市已完成30萬幼兒園兒童和49萬多名小學生近視篩查活動,完成全年篩查工作的44%,并在9所近視防控試點學校開展幹預督導。
調查顯示,我市超過2成中小學生是“小胖墩”,肥胖帶來的健康問題及疾病負擔不容忽視。針對這個問題,今年我市建設學生肥胖幹預标準化門診,組織開展專業技術和診療規範培訓,針對調查發現存在健康問題的學生,按照分級診療的标準,組織開展複查複診。目前已開始為肥胖學生提供規範診療服務。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李舒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