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果常見于我們的餐桌上,腰果仁與核桃、松仁、榛子一起被稱為世界“四大幹果”,小時候第一次吃到腰果,就對這種彎彎的腎形幹果十分好奇,掰開以後跟花生仁很相似的顔色,味道卻更加濃厚,嚼起來還很香軟,現在飯館餐盤裡、超市貨架上經常都可以看到腰果的蹤迹。
對于腰果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了幹果這個層次上。後來到了新加坡,整個城市放眼望去都是綠色的植被,整個城市分成了幾十個不同的小區,每個小區也都有政府打造的小花園,供公衆在裡面休閑娛樂,當然這樣的公衆場合肯定少不了植物,園林局會在一些花園裡面栽種各種各樣的花花草草,也會栽種一些比較出名的果樹。
有一天我拿着相機在樓下附近的花園裡面轉,起初是想拍攝一下一種叫做瓶爾小草的蕨類植物,趴在地上拍了半天起身要回去的時候,眼睛習慣性掃過土坡上錯落有緻的植被,突然一株熟悉又陌生的植物映入了眼睛,它的葉子很漂亮,革質油亮像假的一樣,葉子頂端是圓形的,主脈和側脈很清晰整齊,透着一股優雅大方的氣質。
乍看感覺像是某種榕樹,仔細找找,沒有發現氣生根,又定睛一看,發現了小小的花,略失望,肯定不是榕樹了。上帝是公平的,給了它美麗的葉子又給了小巧的花朵,再仔細看看,果子肯定也很與衆不同。不一會兒眼睛就掃描鎖定了果實的坐标,這個腎形的果子看着有點眼熟啊,會不會是傳說中的腰果?等等,上面膨大的跟梨差不多形狀的是個啥玩意兒?先不管了,先拍照,回家翻資料去。
原來,下面墜着的腎形的就是我們吃的腰果仁,是真正的果實,上面膨大的像梨子一樣的隻不過是肉質果托,果實成熟以後果托就會變成鮮紅色,非常顯眼。腰果樹不會跑,真果成熟以前真果假果都是綠色的,為了保持和葉子一樣的顔色低調生長,真果成熟以後需要吸引相應的媒介來幫助傳播,腰果就使用讓假果變得紅豔可口的策略。被吸引過來的猴子通常會采摘整個果子,假果顔色豔麗而且清甜可口,富含維生素,真果黑褐色,一層有毒的外衣包裹着裡面的果仁,因此猴子自然選擇吃掉假果,丢掉真果。這樣猴子就在采摘食物的同時也間接幫助了實現了傳播。
有人說,猴子真傻,還是人類聰明,知道果仁也可以吃,到底是人利用了腰果還是腰果利用了人?先不着急回答這個問題,且看一下腰果的背景,腰果源自漆樹科腰果屬,這個屬是比較小的一個屬,全世界隻有十幾種,主要産自熱帶美洲,如果沒有這種特别的生存策略,怕是不可能把自己的地盤擴展到世界各地。沒有大量的腰果樹,人類也就沒辦法随時買到這麼多的腰果吃,人類和腰果樹是雙赢的。
平常倒是很容易吃到腰果仁,味道已經很熟悉了,真想找一個成熟的假果來吃并不容易。假果的個頭比普通的梨子略小一些,吃起來和梨子一樣有着豐富的果汁,但外皮比較脆弱,很容易磕磕碰碰,不方便保存和長期運輸,也有人吃了以後嘴唇不舒服,就被加工成果醬和果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