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城市是我國城鎮化體系的重要一環,也是城鎮化過程中人口流入的主要方向。目前,除拉薩尚未公布,26個省會城市2021年人口數據已經出爐。
數據顯示,2021年,26個省會(自治區首府)城市中,有8城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比上一年少一個;有10個省會城市人口增量較上一年達到或超過了10萬人。
需要說明的是,在2021年人口增量方面,個别城市由于未公布2020年底的常住人口數據,因此對比的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時間節點,即2020年11月1日零時的人口數量。
8城常住人口超1000萬
上述26城中,在人口總量方面,成都、廣州和武漢位居前三。
成都是唯一一個常住人口超過2000萬大關的省會城市,在全國所有城市中位居第四。數據顯示,2021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為2119.2萬人,比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時點,即2020年11月1日零時,增加了25.42萬人;與2020年末相比,增加了24.5萬人,增長1.17%。增量無論是在省會城市還是在全國所有城市中,均位列第二。
一線城市廣州以1881.06萬人位居第二。不過2021年廣州常住人口增量僅為7.03萬人,在26個省會城市中位列第15。而過去十年,廣州每年新增近60萬人。
2021年廣州人口增量低主要原因在于,廣州作為超大城市和第三産業占比較高的城市,不少服務業受疫情沖擊很大。尤其廣州作為千年商都,有非常多的專業批發市場,但包括荔灣、越秀的很多批發市場、商戶都因疫情受到較大影響;商貿、餐飲、酒店等吸納就業較多的服務行業也是同樣的情況。
2021年常住人口第3的省會城市發生了變化,2020年常住人口數量位居省會城市第5的武漢,超越了西安和鄭州,上升至第3位,人口規模達到了1364.89萬人。武漢2021年新增人口超120.12萬人,在全國位居第1。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對第一财經分析,2020年武漢受疫情影響大,很多工地、企業關閉,一些人離開後還沒回來,或者雖然回來了,但在第七次人口普查時,沒滿足常住人口“居住滿半年”的登記條件。疫情之後,尤其是2021年武漢經濟滿血複活,原先在外的人員大量回流,并且不僅是省外人員回流,湖北地市州的人口也很多流向武漢。
武漢之外,常住人口處于1300萬梯隊的還有西北地區的龍頭城市西安。數據顯示,2021年末西安常住人口(含西鹹共管區)1316.30 萬人,常住人口總量首次突破了1300萬;同口徑比較,比上年末增加了20.3萬人。
鄭州和杭州則處于1200萬梯隊,位列五、六位;石家莊和長沙繼續位列第七和第八位。此外,有6個城市的人口數量處于900萬梯隊,包括哈爾濱、合肥、南京、濟南、沈陽和長春。
值得得注意的是,900萬梯隊的省會城市比上年多一個,新增是哈爾濱,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88.5萬人。根據《黑龍江統計年鑒2021》數據,2020年底哈爾濱的常住人口為1000.1萬人,按此計算,2021年比上一年減少了11.6萬人,常住人口也由此跌破了千萬大關。
哈爾濱和石家莊是僅有的2個常住人口下降的省會城市。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第一财經分析,這兩個省會城市人口減少,隻是作為建制市概念即行政區劃内的人口減少,并不是市區的人口減少。這兩個城市下轄的縣很多,農村人口占比較大,人口外流的主要是這些區域。相比之下,中心城區的人口還在增加。
10城增量達到或超過10萬
從增量變化來看,26個城市中,有10個城市增量達到或超過了10萬人,分别是武漢、成都、杭州、西安、南昌、長沙、鄭州、貴陽、南京和福州。其中,增量前四名人口增加規模均超過了20萬人,均為新一線城市,同時城區人口均超過500萬人,為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雖然中西部的一些省份人口減少,或者增量較少,但省會城市的人口仍在大幅增加。例如,在人口大省河南,2021年河南人口減少了58萬人,但省會鄭州增加了12.62萬人;陝西全省人口比上年減少1萬人,但西安比上年末增加了20.3萬人;湖南常住人口減少了23.39萬人,但省會長沙增加了17.13萬人。總體上,人口仍在向省會城市、中心城市集聚。
另一方面,近年來各地都在積極打造強省會,但由于不同的省會城市的發展階段不同,各地打造的強省會側重點也應有所不同。其中,一些城區人口規模大的省會城市,未來重點是要瘦身健體,增強帶動周邊發展的能力。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中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況顯示,到2020年七人普時,廣州、成都、武漢、西安、杭州、南京、沈陽、濟南、長沙、哈爾濱、鄭州和昆明這些省會城市均為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其中,廣州、成都城區人口超過了1000萬,武漢、西安的城區人口超過了900萬,杭州的城區人口超過了800萬。
牛鳳瑞認為,當前各地在打造強省會,但強省會的發展關鍵在于質量的提高,在于新興産業、高端産業的發展,而不是簡單的規模擴張。
國家發改委近期發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提出,要統籌兼顧經濟、生活、生态、安全等多元需要,轉變超大特大城市開發建設方式,積極破解“大城市病”,推動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體。
根據方案,要科學确定城市規模和開發強度,合理控制人口密度。有序疏解中心城區一般性制造業、區域性物流基地、專業市場等功能和設施,以及過度集中的醫療和高等教育等公共服務資源。優化提升中心城區功能,增強全球資源配置、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産業引領功能,率先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産業結構,提高綜合能級與國際競争力。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房穎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笪曦
來源:作者:第一财經 林小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