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和孩子說話有時候不理人

和孩子說話有時候不理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1 08:52:56

源于蘇媽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蘇寶不再是以前那個我說什麼,都馬上對我有回應的娃了。

有些時候她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對我的指令毫無反應。

比如在公園蘇寶想去蕩秋千,我:今天來不及了,我們下次再來吧。

蘇寶筆直的向着秋千那個方向勻速前進。

蘇寶坐在地闆上翻繪本,我說:“寶寶,該洗澡了”。

半天以後,她才慢悠悠擡起頭看我一眼,臉上的表情是:

和孩子說話有時候不理人(孩子總是不理我)1

我甚至背地裡和蘇爸商量過:娃聽力是不是有問題啊?

蘇爸神秘一笑,提高聲音兩度說:我們吃冰激淩吧?

隔着兩個房間在玩積木的蘇寶飛奔過來說:爸爸媽媽!你們在幹什麼?!冰激淩在哪?我也要吃冰激淩!

過了幾天我在超市購物的時候,看到一個媽媽帶着四五歲的小男孩,孩子上下打量超市裡的糖果,很想拿一袋。媽媽一邊看手機,一邊往購物車裡放東西,一邊對孩子說:我們今天不買糖。而孩子對她的話充耳不聞。這個媽媽雖然在對孩子說話,但同時在做的有三件事:

1. 給孩子指令

2. 自己在忙

3. 孩子在忙

幹擾因素太多,難怪孩子聽不見啊。

我發現自己也不經意踩過這個誤區:孩子的注意力很短,如果溝通時有過多幹擾因素,孩子很難對大人的話産生注意力,反而成了”孩子聽不見我說話“的假象。

和孩子說話有時候不理人(孩子總是不理我)2

有了這次反思,我開始摸索有效指令到底是什麼樣的,慢慢總結出來一個更循序漸進的5步法:

1. 肢體接觸:

有重要的事情和蘇寶溝通前,我會暫停自己正在做的事,把一隻手放在她的肩膀上或者背上,用身體的接觸讓她的注意力轉向我。

2. 排除幹擾:

如果這時候蘇寶正在做其他事,我會請她也暫停。比如蘇寶在玩玩具,我會攤開手心(不是突然拿走)問她:我有話和你說,玩具媽媽幫你保管一小會好嗎?

3. 确認眼神:

蹲下來,視線和蘇寶平行

4. 指令要具體:

孩子的認知水平和理解力比大人低,和孩子溝通的内容要非常清楚、具體,并且分步驟表述出來。比如晚上寶寶喝完牛奶,該收拾去睡覺了——

這是個抽象的指令:去把玩具收拾好

這是個具體的一步一步的指令,也更有效:先把你手裡的空杯子放到廚房水槽裡,然後到你的房間,把桌上的樂高放進這個籃子裡,把地上的繪本撿起來放到書架上

5-讓孩子複述指令:

有時我們指責孩子”說了還是不聽“,其實可能是因為孩子的注意力短,忘記或者忽略了我們的指令。

比如早上我們出門前,我去給果子換尿不濕,讓蘇寶自己穿鞋。但有時我把果子收拾好,發現蘇寶隻是坐在樓梯那裡哼歌,鞋還是沒穿。

和孩子說話有時候不理人(孩子總是不理我)3

我提醒她剛才不是說穿鞋嗎,她才恍然大悟的樣子,原來剛才我要蘇寶“穿鞋”的信息沒有真正抵達她的大腦。

後來再提醒蘇寶穿鞋的時候,我會讓她重複一次媽媽剛才說了什麼,确認她聽見了,成功率就高了不少。

以上這幾個步驟,也能減少孩子在終止某個活動時的哭鬧。

比如很多媽媽向我求助說:寶寶喜歡看電視、iPad,如果被拿走就會哭鬧。記得以前蘇寶看動畫片時,還剩五分鐘要關電視了,我會提前提醒她。

但五分鐘後我去關電視時,她措不及防的大哭起來。我意識到在動畫播放時,我去提醒蘇寶,她的注意力是完全被占據的,根本沒聽見我的話。後來我改用上面的五個步驟(比如“提醒時間快到了”的時候暫停動畫片,讓蘇寶注意力轉向我,并且重複我說的話),再關電視時,蘇寶就有心理準備,也容易接受了。

以上方法總結起來就是:按下暫停,排除幹擾,确保你所要傳達的信息到達了孩子那裡,這樣孩子才容易“聽到”。在孩子有話對我們說時,我們也要學會傾聽,給孩子做善于溝通的榜樣(全文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