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世界,外星人是否存在尚無定論。
電影世界,外星人已經是一種見怪不怪的物種。
實際上外星人問題并不隻是“外交問題”,其實還有關于人類自身的種族問題,殖民問題等等,換個角度,我們自己何嘗也不是外星人。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的第1集就是讨論了外星人的類型片,其中列舉的電影也是這類作品中的佼佼者,但絕不是全部。
而能在類型片中脫穎而出的,也必定是值得我們記住的。
當然這裡指的外星人電影是反映萬一人類遇見外星人的各種問題,不是反映英雄主義,所以類似超人這種超英電影不計算在内。
P.S.
排名不代表客觀事實,僅供參考
10《黑衣人》
入榜理由:外星人娛樂片的正确示範
外星人暫時是不存在的事物,拿來娛樂大衆最好不過了。但娛樂電影也有一定的底線,超過這條線就變成惡俗了。
直到1997年,《黑衣人》才真正把外星人融入到了商業娛樂電影裡面。影片的成功也順利衍生出續集系列,洗腦棒、黑衣裝、和MIB也成為了經典。
這似乎也成為了日後外星人電影,人類在劇情中逐漸占據強勢地位的開始。在此之前,高科技飛碟是外星人的标配;在此之後,就如《黑衣人》的電影裡一樣,外星人的形象和設定就比較多變了。
09《地球停轉之日》
入榜理由:冷戰味的黑色外星人片
來自1951年的經典外星人電影,後來2005年有過翻拍版本。雖然視效上很是遠古,但《地球停轉之日》的鏡頭和表現手法都值得後世學習。
電影拍攝與冷戰時期,自然也是主要反映冷戰問題的電影,而不是讨論外星人降臨地球會發生什麼。
不過如果抛開已經過時的冷戰外殼,人類之間的懷疑和冷漠,也許才是外星人來臨之時的真正危機。
08《天外魔花》
入榜理由:對現實社會問題的各種影射
與同時期的《地球停轉之日》類似,《天外魔花》同樣是借外星生物來隐喻各種現實問題。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就講到了其中一點,每個人都必須擁有一模一樣的意識形态,這是一種“病态統一”。
這個劇情的idea也被後世翻拍成《人體異形》、《宿主》等電影。這可能是在提醒我們,看不見外星人,不代表身邊的人就不是外星人。
07《降臨》
入榜理由:終于有人好好談談和外星人的溝通問題了
多數外星人降臨地球的電影,都很少會考慮一個很實在的問題,就是外星人與人類的溝通問題。
除了異星種族間的語言問題,《降臨》也腦洞大開,給外星人賦予了并不多見的設定,電影也直到結尾才揭示了他們降臨的真正目的,當成懸疑片來看也未嘗不可。
隻是結局忽然之間從硬科幻變成了軟雞湯,顯得有些生硬。還好外星人電影很少會有這種講大道理的,本片在類型片當中也算是獨特。
06《E.T. 外星人》
入榜理由:當恐怖的外星人變成了童話故事
外星人電影必須要求斯皮爾伯格,當幾乎所有外星人電影都把外星人素造成可怕的侵略者之時,斯皮爾伯格用一部《E.T. 外星人》告訴了人們,這個宇宙還有美好的事物。
本片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等9項大獎,ET一角的形象也成為了影史經典。
但其實如果把ET換成人類,電影也同樣優秀。因為裡面溫情的戲份确實比科幻的氣氛更加濃厚。
05《阿凡達》
入榜理由:開啟3D時代,當人類才是外星人
詹姆斯·卡梅隆把有史以來制作規模最大的3D電影選定為外星人題材,他打造出了一個曠世絕倫的外星球世界,也開啟了3D電影的時代。
雖說劇情上比較套路,但當人們看到人類變成了以往外星人侵略的模樣之時,又一邊倒地支持潘多拉星人。
電影中外星人的殘暴,實際上也是人類的殘暴。
04《獨立日》
入榜理由:外星人入侵電影的典範
“地标毀滅專家”羅蘭·艾默裡奇的成名之作,在此之後湧現了無數外星人入侵地球要毀滅人類的電影,都沒有《獨立日》做得出色。
這是一部非常展現美國精神的電影,在強大的特效輔助之下,人類也終于赢下了一種重要的星際戰役。
如果哪天真的有外星人要侵占地球的話,《獨立日》真的很可能會成為各大媒體循環播放的教育電影。
03《第九區》
入榜理由:打破了外星人電影的傳統套路
在人們逐漸厭倦了“手撕外星人”的套路之後,優秀的外星人電影往往是出奇制勝。《第九區》就打破了類型片的舊格局,把外星人電影拉高了一個檔次。
本片提名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沒記錯應該是2000年之後第一部提名該獎項的科幻電影。
嚴格來說《第九區》所講的也不是外星人問題,裡面所隐喻的種族、人性等問題才是重點。我們也逐漸明白了一件事,真正恐怖的不是外星人來不來的問題,真正恐怖的是人類本身。
02《異形》
入榜理由:最成功的外星人造型
外星人降臨地球,人類入侵外星,外星人淪落地球,基本上外星人電影都是這三種狀況,除了《異形》。
先不管異形的産生原因,1979年的這部科幻驚悚片所描述的,是未來人類在外太空中極有可能會遇到的情形。也許場景不是在密閉的飛船内,但類似于異形這樣憑着本能無情獵殺的生物,其實就是生命的最原始狀态。
異形也無疑是最經典的外星生物造型,如果要列個影史十大經典外星人造型,ET恐怕隻能排第二。
01《第三類接觸》
入榜理由:真正反映了人類對外星人的好奇和探索
斯皮爾伯格,外星人入侵的先鋒,在《大白鲨》的一鳴驚人之後,不久他就在1977年祭出了《第三類接觸》。
《第三類接觸》把各種關于UFO的傳說寫成了一個傳奇故事,外星人也是經典的大腦袋形象。
這部外星人電影真正地反映了人類對外星人的好奇和探索,也體現了對于人類接觸到外星人的一種美好憧憬。
也許會和想象中的不一樣,但至少那會證明,浩瀚的宇宙中,我們真的并不孤單。
提名電影:
《天外來客》1981
《怪形》1982
《超時空接觸》1997
《銀河系漫遊指南》2005
《保羅》2011
《明日邊緣》2014
《寂靜之地》2018
如需轉載請聯系授權
難道你以前沒有過曾經認為一些事情很瘋狂,
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卻并不瘋狂嗎?
——《第三類接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