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熊卓甜
一、孩子一學習就頭痛是咋回事?
是為了不學習找的借口?還是心理出現了問題?
都不是,也有可能是頸椎問題!
“醫生阿姨,我想把自己的腦袋擰掉”
15歲的男孩小華,從小就是那種“别人家的孩子”——懂事、聽話、成績優異。尤其在學習方面,他有着強大“自驅力”,即使在假期也會把學習計劃安排得滿滿當當,把時間按45分鐘間隔切割。
可是漸漸地,學習時他開始頭痛、而且愈演愈烈,最後來到浙大一院疼痛科就診,被診斷為“頸源性頭痛”。而當看到片子時,在場的人都吓了一跳,15歲少年的頸椎弧度已經往反方向彎曲!
小小年紀,脖子竟然成這樣?
啥是頸椎反弓?有何危害?
這樣的案例,日常生活中多見嗎?
家長們是否要重視“低頭一族”的事兒呢?
......
拿着這個案例,寶姨采訪到鄭大一附院小兒外科教授劉秋亮,他首先解釋了啥叫頸椎反弓:
頸椎有正常的生理彎曲,正常的頸椎是正“C”形,弧度向前的曲線,保證頸椎活動的高度靈活性。不适當的頸椎活動,會導緻頸椎反方向彎曲,形成“)”形,如上圖所示,對于頸椎來說,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
“根據頸椎反弓病情的發展程度,前期會出現頸部、背部肌肉勞損,引起肌肉酸痛;進一步發展會導緻頸椎動脈受壓,引起大腦供血不足、頭暈、頭痛。”劉秋亮提醒說,如果再進一步發展,周圍神經受壓了,可能會出現肢體麻木、惡心嘔吐,嚴重時會引起癱瘓。
但是,“頸椎反弓之前,還會出現一個過程,就是C形弧度逐漸變得平直,就是頸椎曲度變直。”劉秋亮說,臨床上他接觸兒童出現頸椎反弓的案例不多,但頸椎曲線變直的兒童不在少數,有些孩子還在上小學,頸椎就已經變成了一條直線。“頸椎病已經不再是成人病、頸椎病了。”
二、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局面?
劉秋亮告訴寶姨,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骨骼處更加脆弱,也極易成型。“就拿幼兒園孩子來說,如果去教室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些孩子吃飯就是端端正正,有些就是彎着腰駝着背......”
他反問說:是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造成的?是學習時間太久嗎?
不可否認,低頭伏案學習的不良姿勢會誘發頸椎曲度變直或反弓,但更多的原因還是玩手機、電腦等電子産品。
家長們都會下意識注意孩子學習、寫作業的姿勢,但不太會注意孩子玩手機的姿勢。比如有的孩子躺着玩手機、躺着看電視......并且會覺得,孩子還小,離頸椎病還很遠。
“頸椎曲度變直或反弓,其實是一個緩慢發展的過程,可想而知,當一個孩子出現頸椎問題時,他的不良習慣已經存在很久了。”劉秋亮感概道。
三、從小預防頸椎問題,劉秋亮建議一定要做好以下幾點:
1.正确使用手機、電腦
挺直腰闆,從而減少對頸椎的壓力,避免脖子酸、肩痛等情況。在這一點上,劉秋亮也提醒,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要以身作則,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躺着玩手機、看電視等,不然孩子會以為這就是玩手機的“正确打開方式!”
玩手機時的正确姿勢
2.注意用枕高度。成年人以18-25厘米為宜,孩子以10-15厘米為宜。
而且枕芯的材質要以蘆花或質地稍硬的綠豆殼、荞麥殼等,不提倡用過軟的海綿枕或過硬的竹枕等。
3.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不僅要多做眼保健操,也要多做頸椎自我保健操。
但寶姨要在這裡提醒一下,累的時候不要立即旋轉頸椎,而要做好以下準備動作,以免頸椎拉傷、扭傷或發出聲響。
4.最重要的一點,多帶孩子運動,打羽毛球、籃球、跑步、遊泳等,哪怕在小區裡跟孩子們一起跑着玩都行,少玩手機、多親近大自然。
四、最後,劉秋亮也提醒,不良生活習慣和姿勢,不僅會讓頸椎有問題,也會讓脊柱有問題,比如脊柱側彎。
“老話常說,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希望,但如果花朵‘折’了腰,還能茁壯成長嗎?”他告訴寶姨,這裡的“折腰”不是危言聳聽,近年來,脊柱側彎發病率逐年增長,已與近視、肥胖并列稱為危害青少年身體健康的三大“殺手”。
他曾對一中學初一至初三的學生做過脊柱側彎篩查,發現1000多名中學生中,有将近20%的學生出現不同程度的脊柱側彎。
“頸椎也好、脊柱也罷,都需要早發現、早治療。”劉秋亮表示,家長尤其要當好“監督員”。
頸椎:
如果發現孩子經常說脖子痛,或經常扭動自己的脖子,尤其是男孩子,打遊戲玩手機後,會無意識地旋轉脖子等,一定要多觀察,減少孩子玩手機、玩電腦的時間,多帶孩子運動;當孩子出現不明原因頭痛、頭暈時,或經常落枕、肩頸痛時,一定要及時就醫。
脊柱自測:
讓孩子彎腰伸手觸地,保持膝關節伸直,家長從後面觀察整個脊柱是不是呈一條直線,以及是否有雙側背部不對稱出現,包括背部的高低、背部的寬窄,還要觀察是否出現胸廓畸形及肋骨隆起。如果肉眼能看到明顯的不對稱或者彎曲,那一定會有脊柱側彎的情況,要及時就醫。
最後,拒絕“低頭一族”,從娃娃做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