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明月都是文人墨客抒懷感慨的對象,“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這是太白的思鄉之月;“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這是李煜的愁緒之月,“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這是王昌齡的豪邁之月;“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這是歐陽修的相思之月。
為何詩人對明月如此鐘情,通過寄情于月,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意境?月挂夜幕,月光如水,陰晴圓缺,東升西落,這本就是充滿詩意的變化和景象。
“暮從碧山下,山月随人歸”,寫實樸素的景象充滿了生活氣息卻又不失美好意境;“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落寞與愁緒直觸人心;“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遙遠的明月卻是如此溫柔可親;“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美好的景象寄托美好的願望;“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婵娟”,借明月而生美好傳說和想象抒發自己的情懷。
可見文人墨客把自己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都通過月亮的陰晴圓缺去表達或者釋懷,從而營造出了各有千秋、妙趣橫生的各種情境意境,讓我們在古詩詞裡感受體悟不同的人生境遇和境界。
古今同是一月照,卻在萬千古詩詞中生出姿态萬千的意境和情緒,這也就是一切随心而生,不同的心态和心境,看同樣的事物,會産生千差萬别各個不同的情緒和境界,所以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境遇環境順境逆境,我們都要保持良好、積極、正面的心态,隻要你的心中充滿正能量和美好、善意,世界自然會還你一個美好、光明的世間。
在這裡祝大家中秋快樂,花好月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