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始之前先問個問題,大家對 CITIZEN 有什麼印象?
好吧,可能我們對它的中文名會更熟一點,西鐵城。
就跟葉子時常記不起西鐵城的英文名一樣,很多表迷也不會刻意想起它。
作為很早就進入中國市場的腕表品牌,盡管市場普及率高,但就如一些國産的大體量服裝品牌那般,很難吸引到年輕人的注意,甚至有的人還誤以為它是個中國牌子。
事實上,西鐵城是日本品牌,資質底蘊并不比精工差多少。
然而就日本腕表品牌來說,西鐵城的位置比較尴尬。
論石英表,它比不過精工,而電子表仿佛又不如卡西歐的 G-SHOCK,機械表就更不用說了,狀态長期以來都不愠不火。
不過,不怎麼令人産生興趣的西鐵城也是有過經典之作的,那就是把石英跟電子結合起來的 ANA-DIGI TEMP 腕表。
最近大家對這塊表應該都不會陌生,尤其是潮流圈人士。
因為去年跟今年,西鐵城與日本時尚百貨品牌 BEAMS 的兩度聯名複刻,讓這款 80 年代的爆款以“複古”之名,重新成功俘獲了 21 世紀年輕人的芳心,一時間有了豔壓 G-SHOCK 的勢頭。
在 2019 年的款式當中,雙方以黑、金兩種配色,别緻地搭配迷彩、木紋表盤,時髦之中有了幾分年輕可愛的味道。
▲ Citizen x BEAMS 2019款
一說到電子表,很多機械表迷往往都是一臉不屑,不就是小孩子的玩具表嗎?
ANA-DIGI TEMP 也沒有虛的,事實上它就是“玩具表”出身。
不過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國内外許多腕表論壇上,ANA-DIGI TEMP 并不會像 G-SHOCK那樣招緻衆多歧視,不少平時戴慣了 Rolex、Omega······ 看似唯有奢華級腕表才能匹配得上的成功人士,倒是會對“不搭調”的它鐘愛有加。
▲ 左:ANA-DIGI TEMP、右:Rolex
▲ 左:鹦鹉螺、右:ANA-DIGI TEMP
誠然,以腕表來給人定位成功與否,未免有點虛僞且沒意義。
但可以肯定的是,環環相扣的精密機械表與集成電路電子表,兩者所代表的是兩種不同的價值風格。
機械表由各種複雜的細微部件組建起來,雖然走時效率低,可它講究經典罕有,擁有極高的工藝價值,不少名貴款式更是人類的腕間藝術,所以沉迷機械表的男人通常都會比較成熟穩重,注意細節精緻,以及儀式感。
另一邊,電子表或石英表,雖然方便、便宜、效率高,卻也會因為過與便宜方便了,而顯得有些平庸。
說到底,雙方無非就是奢侈與大衆的對立。
那也就奇怪了,為什麼 ANA-DIGI TEMP 又能夠征服得了這些機械情節呢?
——
ANA-DIGI TEMP
科幻的複古未來風
如果你是一位忠實的科幻片迷,一定會對 80 年代感受特别親切,誕生了諸如《星球大戰》(70年代末期)、《銀翼殺手》、《電子世界争霸戰》、《E.T》等等名垂影史的經典科幻電影。
那是個社會主流對科幻極度着迷的年代,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ANA-DIGI TEMP 出現了。
當然,那時候的 ANA-DIGI TEMP 還不是如今這個模樣。
初代款式的“鳴音開關”顯示屏,以扇形儀表的設計位于表盤的中間。
現在看來這樣的表盤像極了一個粗糙又硬核的機器人的面部輪廓,再加上下方的小喇叭,完全反映出了那一時期典型科幻主義的設計風格。
▲ ANA-DIGI TEMP LCD Watch (1981)
ANA-DIGI TEMP 的設計初衷,是以日本當時熱愛新科學的中小學生為目标群體而推出來的,因而從某一角度來說,它确實是小孩子的玩具表。
但擁有結合了指針、電子雙頻顯示,碼表,鬧鐘,自動推算日曆等功能,同時還是第一枚能夠進行溫度測量和記憶功能的感應式手表的 ANA-DIGI TEMP,很快也被追求個性的年輕人所熱捧。
在這裡,我們也來主要說一下 ANA-DIGI TEMP 那繁複的表盤顯示:
➀ 左上小表盤,跟右下(上)第一塊電子屏都是時刻顯示,但這塊電子屏也能顯示日曆。
➁ 下面第二塊電子屏是溫度顯示跟秒表功能,右上指針小表盤同樣也是秒表。
➂ 左下的電子屏上面也提到了,是鳴報音的開關标志,打向左是開,向右則是關。
随着科技的向前更新,集衆多應用于一身的 ANA-DIGI TEMP,逐漸也顯得有點雞肋,再加上非常複雜的調試方法,慢慢地被同一時期主打抗震,防撞,耐用的 G-SHOCK 給超越。
相比之下,後者的實用性反而會更高一些。
不過,回顧整個 80 年代,ANA-DIGI TEMP 才是那時候當之無愧的電子腕表代表之作,也是西鐵城少有的标志性産品。
實際上,葉子個人認為 ANA-DIGI TEMP 對标的并不是 G-SHOCK “泥王”這些款式,而更應該是“小方塊”系列才對。
兩者的外觀十分相似,都是方塊狀的多邊形輪廓。
區别在于前者要更加大塊一點,表盤設計也會讓人覺得複雜很多,而後者的表盤就簡潔得多了,隻有一塊電子顯示屏。
但從風格辨識度來看,ANA-DIGI TEMP 無疑會更勝一籌,複古的科幻感使表款的整體風格更為飽滿突出,玩味感更足,更易抓人眼球。
▲ G-Shock GMW-B 5000
嚴格一點來細分,ANA-DIGI TEMP 不是普遍意義上的電子表,因為是石英機芯,《VOGUE》等雜志也把它歸類為石英腕表,官方的名稱則是“雙顯示溫度感應表”。
因為有電子屏,再加上科幻感強的外形,更多人就簡單直接地把它稱作是電子表。
可不管如何稱呼都好,ANA-DIGI TEMP 目前的現實定位,更多的是複古潮流的産物,用如今的審美角度回顧過去,它身上那股稍顯笨拙的複古未來的科幻感,與時下的潮流趨勢正好互相呼應。
甚至在它身上,我們還能看出一絲“坎普風格”。
沖突的表盤布局充滿着醒目的戲劇化效果,有種不太真實的視覺沖擊同時,優雅自然不少,不是太過浮誇突兀,是現在腕表中格外可貴的。
于是,ANA-DIGI TEMP 也是近幾年來各大品牌跨界聯名的“合适”對象,讓葉子印象深刻的還有更早之前,它與英國運動時尚品牌 Fred Perry 的合作。
設計靈感采用了與 ANA-DIGI TEMP 同樣來自 80 年代的 Fred Perry 經典運動服配色。
表款以更為簡雅的感覺呈現,并把小喇叭換成了 Fred Perry 的品牌 Logo,變得時尚年輕起來,融合了英倫運動與未來複古兩種風格主義。
雖然在後來與 G-SHOCK 的對比中要落入下風,但事實上 ANA-DIGI TEMP 也并未就此退出我們的視線,隻是要變得小衆許多。
例如成功轉型進入了 Vintage 圈子中,在我國香港、台灣地區,以及鄰國日本等這些複古文化比較發達的地方,ANA-DIGI TEMP 曆來也都是備受歡迎的複古表款。
一些早期的型号款式更是每每都能在二手平台拍賣出高價,即使價格比不上古董 Rolex,可這對于一款電子表來說,已是十分難得。
除此之外,它也成為了品位男士們奢侈名表的“替代品”。
所以,如何回答前面提出的問題,我們不用想得太複雜,完全可以簡單的理解成“吃膩了山珍海味的人偶爾也想吃點清淡的”,ANA-DIGI TEMP 就是這個名表們的“清淡”替代品。
但為什麼會是 ANA-DIGI TEMP,而不是别的品牌款式呢?
首先,ANA-DIGI TEMP 的外形設計少見有其它普通電子腕表那樣的廉價感,通常配備鋼表帶的它在整體質感上不會遜色太多。
再者,也是我們上面提到的,ANA-DIGI TEMP 的複古未來設計,能夠滿足一些機械表迷“表面”的機械情節。
同時,具備高辨識度的獨特風格的它,即便是作為閑暇時的“玩具”裝備來說,也能瞬間使你整個腕間脫穎而出,正中精緻男人的品位“要害”。
怎麼樣,心動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