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東北,恐怕大家除了能夠想到雪鄉以外,就剩下二人轉了。那個非常污,非常低俗,非常沒有内涵的二人轉。
現在人們熟悉的二人轉演出形式是非常搞笑,有黃段子,拎着個啤酒瓶就上台耍酒瘋似的演出。
帶給觀衆的除了哈哈大笑,就剩下“呵呵”了。
于是,東北人也就自然而然的被冠上了沒文化,土掉渣,滿口髒話的帽子。
髒話嘛,京罵中的姥姥也算,上海人的小赤佬也算,不文明的話全國各地都有。
土不土的,反正都屬于個人審美問題。
但,沒文化,這一點,我可能有些不一樣的看法。
大家看到的所謂二人轉,隻不是本山傳媒的二人轉演員演出的小品作品,你可以說他們的小品沒營養,造型很雷人。
但你不能說這些演員身上關于二人轉的絕活是不好的。
相反的,他們身上的絕活,恰恰是從來不在小品裡展現的。
你說,他們不展示絕活的話,誰又能知道這是不是一種吹噓。
他們不是沒有展現過,隻不過因為他們是被你們諷刺的東北人,所以你們選擇性的記住那些三俗的東西。
就拿《歡樂喜劇人》來說,他們的小品作品的确缺乏涵養,但演出以後有那麼長的一大段和郭德綱老師的聊天過程,丫蛋可以和郭德綱老師搭上任何一種唱法,每個人都能接得上郭德綱老師給的展示機會。
再往别處說,文化類節目《國色天香》裡,這群二人轉演員表演的傳統二人轉有多麼出彩,他們的絕活一亮相是赢得了滿堂喝彩的。
丫蛋被郭德綱老師稱為知己,扮演六能的王小利老師的唢呐和唱功讓人難忘,就連小沈陽和宋小寶也都有二人轉的絕活。
但悲哀的是,為了迎合觀衆,不得不弄出些三俗的玩意兒來讓你們笑一笑。
雖然說,本山傳媒包括本山大叔自己,都一直把二人轉往毀滅這條路上帶,但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他們那些三俗的小品和表演,你們會知道“二人轉”這三個字嗎?
二人轉演員演的小品,不等于二人轉曲藝本身。
真正的二人轉,就像本山大叔早期在春晚的表演,也是很出彩的,但觀衆不樂意看,也不得不改變,這一改,就是一條不歸路,就是二人轉的死亡之路。
但是,沒了二人轉這個名字,東北是不是就沒有文化的代表了?
答案是否定的。
在吉劇面前,二人轉也不過是一種曲藝形式。而真正能代表東北的劇種,是“吉劇”。
作為一個吉林人我其實有很多話想說。小時候,總感覺吉劇和二人轉差不多,那時候電視上播放的都是很傳統的二人轉曲目,二人轉劇場也很多,但那時候吉劇并沒有走進我們的生活,隻是覺得挺像的。
後來,電視上就很少見到那些傳統二人轉劇目了,全部都是本山團隊的那些小品,隻記得最後一次聽正宗二人轉還是闫學晶老師比較火的時候。
慢慢的,就對二人轉感到了深深的失望和厭惡。
不過,因為是在長春上大學,所以有機會深入走進吉劇,經常去看長春的吉劇演出。
吉劇的語言風格其實還是和二人轉有一些相似的地方,畢竟都是依靠着東北人民的生活和曆史。
但,越來越覺得,吉劇人真的不容易,他們總是不斷嘗試創新,試圖從作品質量的提高上來吸引觀衆。
這一點,和二人轉非常不一樣。這也是吉劇的魅力。
所有的地方戲曲都是依靠當地的民風習俗,誰也不能說南方戲溫文爾雅就留得住觀衆,北方戲大膽粗犷就沒有市場。
地方戲的存活之道肯定不能和京劇一樣,走的是全國全世界推廣的路子。
地方戲想要活下來,還得從“地方”二字入手,也就是說,想到如何吸引本土觀衆才是關鍵。
隻有本土觀衆認可了,活下來就有了底氣,才能逐漸的讓外地人了解和喜歡。
二人轉就是吃了這個虧,光想着讓全國觀衆知道這三個字了,卻忘了吸引本土觀衆了,沒了本土觀衆的力量支撐,名号再響也是虛的。
吉劇的創新是很值得其他地方戲借鑒的。
不完全去除二人轉成分,留下二人轉當中的精髓,然後不斷制作和東北地區人民生活有關的曲目。
比如東北的滿族文化和朝鮮族文化,有很多是很有意思的,吉劇就把這兩個民族的曆史故事重新改編成劇目演出。
比如東北林海雪原的這些個自然特色,他們會在演出背景中添加上,從細節上給人以真實感。
和二人轉演員的浮誇和功利心比起來,吉劇人顯得格外低調。
他們悄悄的就拯救改編好了大部分優秀的經典吉劇劇目,沒有大肆宣揚,也沒有派人參加各種文化類節目,更沒有打着“東北”的名義給東北人招黑。
低調的人總是很有實力的,從最開始的沒有什麼人去看,到現在的火爆,可以說,吉劇人的努力終究被老天爺看到了。
一個演員好不好,就看觀衆有多少。這個道理同樣适用于戲曲。
相比二人轉多少年以來總是那樣幾個面孔,吉劇的隊伍可謂是一直在壯大,畢業于中國最高戲曲學府的演員,不僅有過硬的本事,還有超高的顔值,還有一大波有文化的粉絲作為基礎。
比如,最近在各大網絡平台都很火的吉劇演員唐雨晗,就是很好的例子。
而吉劇演員們也是特别佛系,他們說,凡事隻要踏實用心做了,别人總會看見。
所以,不搞噱頭,不搞沒用的宣傳,做好該做的才是吉劇有所好轉的重要原因。
但是作為一個吉劇愛好者,我特别驕傲的是,吉劇是唯一一個沒有上文化類節目卻被王珮瑜老師不斷稱贊的劇種。
我是吉林人,我為吉劇喝彩!
另外,除了二人轉和吉劇,東北大鼓也是很有意思的傳統曲藝。
當然,滿族文化和朝鮮族文化也是東北文化的組成部分。
滿族文化和朝鮮族文化都屬于華夏文化,所以,畢竟大家都說,56個民族一家親。
不要老說東北是滿清達子之地,普天之下,皆是我華夏大地。
中國的文化魅力不就是體現在地域文化多姿多彩嘛。
懂得包容和理解,才是共同發展之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