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是南宋初年名将,“中興四将”之首,出身寒微的張俊憑借擁立趙構,平定各地叛亂等功勞,一步步從一個普通的弓箭手成為趙構身邊的紅人。可當其得知趙構想要收繳兵權時,不僅毫不猶豫地上交了自己的兵權,還夥同秦桧等人誣陷嶽飛。
張俊是鳳翔府成紀縣人,十六歲入鄉兵成為一名弓箭手,十五年後成為承信郎,是當時品階最低的武官。随後張俊在抗擊金軍,鎮壓起義軍等戰鬥中逐漸嶄露頭角,一路靠着軍功成為承宣使。建炎三年(1129)三月,苗傅、劉正彥在臨安發動兵變,意圖廢掉宋高宗趙構,另立新帝。張俊得知消息後,同劉世光、韓世忠等人一同率軍勤王,平定了此次叛亂。由于此次叛亂張俊所部是第一支起兵平叛的軍隊,後來又因救駕有功,此後張俊就一躍成為了南宋的核心将領之一。
紹興十一年(1141)金國在經曆順昌大敗、郾城大敗、柘臯大敗後,逐漸無力再次舉兵南下,于是提出議和。這與宋高宗趙構和秦桧的想法不謀而合,而想要與金國議和,最大的阻礙就是領兵在外的主戰派将領。這時,找機會收回這些大将手中的兵權就成了朝廷必須要做的事情。收回兵權不僅可以為即将到來的和議鋪路,還能達到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效果,從根源上防止再次發生類似苗傅、劉正彥等人的叛亂。
可當下抗金形勢一片大好,嶽飛、韓世忠等主戰派将領亦無過錯,想要從他們手中收回兵權并不容易。于是宋高宗決定從本就消極抗金的張俊身上入手,逐步地将諸将手中的兵權收回。“桧知張俊貪,可以利動,乃許以罷諸将兵,專以付俊,俾贊其議。俊果利其言,背同列而自歸于桧,桧深感之。至是,得俊語,複投其所甚欲。”領會了宋高宗意圖的張俊主動将自己手中的兵權上交,宋高宗和秦桧也順勢将韓世忠和嶽飛的兵權一并收下,升張俊與韓世忠為樞密使、嶽飛為樞密副使。
一番明升暗降後,主戰派武将都交出兵權回朝任職了,為徹底解決這些“隐患”,宋高宗和秦桧準備将這些武将之間的矛盾放大,使其自相殘殺,從而使中央徹底掌握軍權。不僅抗金消極,還擁兵自重的張俊又成為了宋高宗看重的最佳人選。
同年五月,張俊在和嶽飛共同巡視韓世忠的部隊時,暗中挑唆嶽飛與其一同分解韓世忠的軍隊,此舉遭到了嶽飛的拒絕。張俊又和秦桧一同唆使韓世忠的部下胡紡來誣告韓世忠的親信,企圖牽連韓世忠,嶽飛得知後急忙通知了韓世忠。由于韓世忠提前得知秦桧的陰謀,立馬向宋高宗陳情,得以逃過一劫,看透官場險惡的他從此罷官賦閑,不問朝政。
這場風波過後,秦桧、張俊更加仇視嶽飛,加快了坑害嶽飛的步伐。嶽飛回朝後,秦桧的黨羽萬俟卨、羅汝楫誣告嶽飛“議棄山陽,專欲保江”,要求免除嶽飛樞密副使的職務。八月,嶽飛被免職,嶽飛沒有接受朝廷的閑職,回江州廬山舊居賦閑。在秦桧的授意下,張俊收買了嶽飛的屬下王貴和王俊,讓王俊在嶽飛愛将張憲外出時誣告其謀反,并将事先寫好的告首狀交給王貴,再由王貴送到秦桧的心腹手上。
最終結果可想而知,張俊派人将張憲逮捕,并僞造了張憲的口供,秘密拘捕了嶽飛。十月十三日,嶽飛被投入大理寺,随後在獄中被殺害。嶽飛遇害後,秦桧并沒有遵守諾言将韓世忠和嶽飛的軍隊交給張俊,反而為了獨攬大權轉頭命其黨羽誣告張俊圖謀篡位。由于張俊早些年救駕有功,深得宋高宗信任,故而張俊沒有因此獲罪,隻是和韓世忠一樣落得罷官賦閑的處置,潦倒的過完此生。
張俊雖然在平定叛亂等方面為南宋的穩定做出過不少貢獻,但這仍不能抵消其坑害嶽飛等名将的罪行。由于張俊的所作所為惹怒了後人,在明朝萬曆年間重鑄嶽飛墓前的跪像時,就加入了張俊的鑄像。此後嶽飛墓前就有了秦桧、王氏、張俊、萬俟卨四人的跪像。同時,近些年也有研究稱張俊主張議和并不是與秦桧狼狽為奸,隻是觀點相同而已。其通過與金軍多年的作戰,深知對手和南宋的虛實,從軍事、政治、經濟實力等方面考慮,張俊認為雙方隻有議和才能維持各自的穩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