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手機網站設置流程

手機網站設置流程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09 02:02:31

加入人人都是産品經理【起點學院】産品經理實戰訓練營,BAT産品總監手把手帶你學産品

手機網站設置流程(老闆和用戶你聽誰的)1

其實一開始就踩坑了,9月底老闆說改版,我說:“好!”老闆說:“重點是首頁”,我說:“好”。你們知道哪裡是坑嗎?不知道,那點關閉吧。

改版原因無非這幾個:

  1. 産品和業務方向變了;
  2. 現有設計out了;
  3. 轉化率低;
  4. 你家老闆換了。

後來才頓悟最重要的是最後一點,兩周前我沒有問為什麼就開幹了,你們猜我返工了幾次?

第一步

競品分析 調研用戶 确定改版目标

競争對手的app、微信網站看過一遍發現:

  1. 我隻想看套餐信息你給我一群笑容燦爛的老年人、外國醫生;
  2. PC端照搬到手機上甚至都懶的重新設計;
  3. 我想給父母買套餐但三線城市沒有開展業務。
  4. 找不到我需要的套餐。

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業務拓展到300個城市,幾乎覆蓋全國。經過用戶調研、分析後台數據也發現了很多問題:

  1. 首頁退出率很高
  2. 購買轉化率低(登錄流程退出率高)
  3. 現有篩選條件找不到需要的套餐(搜索引擎不夠優化)

繼續,踩到第二坑:競品分析

隻看了競品的頁面和功能,然并卵。隻看見果皮,怎麼可能知道果肉的味道、果核什麼樣。研究了果核才知道,哦原來它沒有核隻是塊地瓜。

改版目标鎖定在首頁、購買流程、篩選條件這三點,雖然方向對了,可惜因為第一個坑崴了腳,所以姿勢不對,往後看就知道。因為自家産品和微信差了好幾個段位,第二個坑隻是埋下隐患暫時沒出現問題。

第二步

開始确定設計方向,踩到第三坑:

因為第一個坑,我自認為戰略、範圍、功能基本沒變,所以漏掉了關鍵一步,分析戰略、業務策略。

這裡贅述下我們的業務模式因為會影響到産品設計,沒興趣的忽略:

  • 我們幹嘛的:賣體檢套餐
  • 我們的用戶:企業和個人
  • 我們的上遊:體檢機構和醫院
  • 我們的戰略方向:個人用戶(高收入26歲及以上)
  • 用戶痛點: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套餐、體檢流程繁瑣、看不懂體檢報告
  • 我們的模式:向上遊拿傭金。

因為覆蓋全國體檢機構所以比上遊機構分單能力強,用大量訂單向上遊議價讓利給用戶。企業體檢平台目前都當作附加體驗免費提供給用戶。

參考了很多網站,尤其是電商(此處應有圖片):

手機網站設置流程(老闆和用戶你聽誰的)2

APK

手機網站設置流程(老闆和用戶你聽誰的)3

豆瓣

手機網站設置流程(老闆和用戶你聽誰的)4

美團網

你問我為啥沒天貓,哦,段位不夠沒法理解喵星人的世界。對比完典型網站,看出點門道嗎?

  1. PC拟物,手機扁平;
  2. 隻放主業務(視覺周邊區的動圖、廣告等手機網站上都被删掉);
  3. PC基本是左、中、右三欄通底,左類目,中間内容。手機網站隻能看到中間内容。

豆瓣很有意思的做了安卓風格的導航欄将類目放進去(其實這樣有點坑,後面有機會講H5和原生APP的坑)。

來看看自家網站對比。

手機網站設置流程(老闆和用戶你聽誰的)5

哦,先讓我表達一下對老大的崇拜之情,PC是他設計的。

這一版手機網站模塊簡潔(其實我最愛這一版),确實隻有主業務。但主業務不代表就是一個菜單選項。如果對體檢不了解的人打開後有一種無處下爪的趕腳。似乎可以确定設計方向了:

  1. 模塊簡潔、文案清晰
  2. 隻放購買體檢套餐這一主要業務
  3. 能最快找到想要的套餐
  4. 簡化購買流程

第三條可以繼續拆分,套餐類目設置、類目的位置、套餐卡片的信息結構、搜索條件等。第四條可以繼續拆分,購買免登錄、下單時直接支付不填寫預約信息等。這一塊依然可以細說,三個月前剛入行,被老大批評沒有用戶場景概念,設計的原型總是想當然,還是看圖吧,不啰嗦了。

手機網站設置流程(老闆和用戶你聽誰的)6

左圖雖然信息簡潔,但沒有從用戶場景出發。影響套餐購買決策的因素?價格、權威性、是否方便前往......是啊,我們都知道啊。

重點分析首頁吧,左邊第一版,右邊最終版,中間返工兩次,就不一一詳述了。

手機網站設置流程(老闆和用戶你聽誰的)7

先看第一版:你猜對了我參考的APK,首頁放出四類銷量最好的套餐,套餐卡片可以左右滑動,針對那些高大上隻認品牌的用戶,切換到機構标簽可以找到不同類型的體檢機構。

第三步

國慶節後需求評審,老闆說,NO!理由:他想要的是體檢商城。

聽明白了,之前一切純屬YY,業務策略變了。個人用戶雖然對未來重要,但企業用戶對現在的盈利目标很重要。第一個坑讓我推倒一切,換個姿勢重來。

第四小坑:忘記業務

套餐名稱都會帶有體檢機構的品牌名稱,有些達到變态長度,如[上海市第三人民醫院東院體檢中心]XX套餐,所以左邊第一版的排版會出現問題。假如縮減名稱意味着PC、後台、數據庫及合同都要一起改變。

第五小坑:自我陶醉

你們還記得我在第一步說自家産品存在的問題嗎,其中之一:搜索引擎不夠優化。但當目光集中到axure上時,早就忘記了。

你看你看,我加了一個找套餐的搜索框。當然是覺得别人家的設計美觀大方、想當然認為是個電商都有搜索框,所以一并模仿過來了,打手。

後來請教業務專家,他告訴我後台數據顯示大部分用戶都在點擊标簽,很少有人手動搜索(天貓設計師說他們的類目占了2分地,卻擁有8分點擊率)。這樣一個點擊率不高體驗又不完善的東西,留着無用。

不知道有沒有人關心需求評審,看着老闆、技術部大哥深沉的目光,心髒一顫一顫的。準備還算充分,羅列一些被開發問到的問題:

  1. banner的尺寸(似乎不是個問題。搜索框那裡是banner背景的延伸還是單獨的一個矩形塊);
  2. 城市顯示(定位不到怎麼辦,切換了城市下次再打開時怎麼顯示);
  3. 搜索條件輸入後有結果,繼續點擊套餐标簽怎麼顯示;
  4. 搜索條件輸入後無結果,怎麼顯示;
  5. 每個城市頁的套餐、機構如何排序、如何加載,加載失敗如何顯示;
  6. 點擊more進入該篩選條件下的套餐列表,繼續點擊套餐标簽如何顯示,沒有結果如何顯示......

并沒有标準答案,業務各不相同。

最大的坑

不用說最終版如何定稿的,心累。第一次需求評審後,我沒有再去聽用戶說什麼,甚至都不想聽老闆的。我一直在糾結第二個坑,也是最大的坑。我有深入分析用戶需求嗎?為什麼是那些痛點?沒有。那我為什麼要做競品分析?為什麼要參考競争對手的設計?沒用。

我們都看到了後台數據,送父母的套餐賣的很好,但目标用戶到底是誰?此處放一段對話:

“你們應該考慮下我們中老年的審美,我也很愛玩手機的。現在哪個年輕人會給自己的爸媽買套餐呦。”

“我啊,我就買了呀。”

“那你是不是來了我們公司才有這個意識的?”

“......是......”

财務老師說的如此有道理,我竟隻能一字以對。好吧,先不讨論誰是目标用戶。如何分析用戶需求,找到痛點?無非三種方法:

前兩類不一定是真相。第三類,自己想和做出來用,依然隔着千山萬水。更何況自家産品有點特殊,一半用戶并不是付費者,而是企業。體檢業務本身極低頻。

重複之前說過的用戶痛點: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套餐、體檢流程繁瑣、看不懂體檢報告。我覺得痛,但一年可能隻體檢一次的用戶真有那麼痛?即使花成本解決了痛點,用戶有痛點和為你的産品埋單這兩者之間還差了十萬八千裡。

為什麼我們解決了這些痛點,個人付費用戶依然沒有顯著增長?先不從運營角度考慮隻想産品,再往裡走一步,以上痛點都是表象。

癌症病發率的确年年增長,但離我似乎還很遙遠。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防患于未然的道理誰都懂,但就是想不起來體檢,掏腰包的時候也不那麼果斷。我并沒有聽說過瑞康網,甚至沒有聽說過上市的那幾家體檢機構,我連醫院的醫生都不相信,又憑什麼相信你們的體檢報告數據?

也許最痛點的解決方案不在于個别産品設計和産品的戰略方向,在于體檢行業領軍企業及各家健康管理、智能硬件廠商樹立行業規範,主動打破數據孤島,引導公衆意識;

在于電商、社交巨頭共享數據;

在于醫療、健康行業診斷技術和數據挖掘技術的飛躍;

更重要的在于企業家精神,在于,醫者仁心。

哎呀媽怎麼上升了這麼高,回答題目的問題:聽誰的,當然是老闆的了。

參考文獻:

《用戶體驗要素》

《産品設計七日修行》

《設計師要懂心理學》

《簡約至上》

視頻課程:

未來移動醫療是酸的;天貓的首頁之路

本文由 @彎豆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