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米标準體育場田徑跑道的「400米」,究竟是指哪個距離?
為什麼說隻要有彎道的比賽,選手們跑的距離最終都是“不精确”的?
100米賽跑的跑道其實隻是400米其中一部分直道?
幾乎每個人都在操場跑道上跑過步,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這些「常識」。
400米标準田徑跑道(半圓式田徑場)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半圓 兩條直道組成的橢圓形封閉運動場。它的尺寸規格發生過幾次變化,直到80年代,先是确認了半圓(彎道)的半徑在35至38米之間是比較适合的,而從36米慢慢變為過37.898米,最終确定了如今半圓(彎道)半徑應為36.50米的标準。
目前世界上大型場館的田徑跑道也都是以這個标準修整的。
不過畢竟存在很多老的場館,所以彎道半徑36米、37.898米、以及最為标準的36.50米的跑道,均可以認為是「400米标準跑道」。
彎道半徑弧度是36.5米,直道的長度則是84.39米。做個計算題:
(π × 36.5米 84.39米)× 2
這個結果,就是标準田徑場内圈(第一道)内圈線的距離了——答案是398.116米,比400的“标準”短了差不多兩米。
很多人都以為“「400米」即第一道、也就是最靠裡那道内圈線的長度”,這個認知顯然不太準确。
事實上,标準跑道的「400米」,是以跑道内圈内突沿以外30厘米處測量的一圈距離。即:
{ π × (36.5米 0.30米) 84.39米}× 2=400.00米
突沿是跑道兩邊的隔離,一般5-6.5厘米高、5厘米寬的凸起,在跑道内外兩側都有,有點類似于像進入跑道的“門檻”。不過塑膠跑道普及後,很多體育場就不再構築突沿,以5厘米寬的标志線取代。沒有突沿的體育場就會以這個标志線作為基準。
所以,如果是一個特别标準的現代田徑跑道,它就會滿足這樣一個條件:
彎道半徑36.5米,直道長度84.39米,在内圈線外沿30cm處測量,一圈下來正正好好是400米的長度。
标準體育場一般有8道,一條道寬度在1.22-1.25米之間,這個距離包含了5厘米寬的分隔白線。
以最常見的1.22米寬、8條跑道的标準體育場為例:
第二道至第八道,彎道的半徑從裡向外依次增加1.22米,那麼第二道至第八道彎道的半徑分别為37.72米、38.94米、40.16米、41.38米、42.6米、43.82米、45.04米。
如果都在各自跑道上跑一圈,第二道實際距離為405.78米,第八道實際距離為451.77米——也是介于這個,200米跑的起跑線,從第二道起依次比前一道向前移3.83米。400米和800米的起跑線,從第二道起依次比前一道向前移7.66米,來确保選手盡可能距離是一緻的。
然而,除了直道大家都是同等距離,不同道次的選手,即便都盡量在各自跑道内側跑,稍微的偏差也會導緻多跑些距離。别小看這個距離,田徑場上經常出現要靠小數點後兩位決定冠軍歸屬的情況,折算下來都是用厘米計量的差别。
因而諸如200米、400米這樣各自在自己跑道完成比賽的距離,選手練習彎道技術都會包含“掌握如何盡量在相對較短的距離内完成”這一項。
這是倫敦奧運400米比賽的彎道畫面,選手們無一例外都會在各自跑道的内側跑。這樣相比跑外側(尤其是外面幾道),就能少跑不少↓↓
在 體育賽事上有哪些頂尖選手出現過重大失誤? 提到了坎貝爾·布朗的那次“經典”失誤,裁判最終沒有判罰她也是因為她“隻是在直道串道,且沒有影響那道選手”(雖然這個判罰有點扯)——要是換成在彎道串道,這就屬于嚴重作弊、少跑距離了↓↓
另外,不同道次向心力/離心運動的影響也很大。當選手們确定了自己的道次,都會做出一定技戰術的安排,在動作上會略有調整以應對彎道。心理層面上,中間的第4、5道又被稱為冠軍道。這裡不展開。
很多學校操場的跑道,考慮到實際場地制約,不少隻是長度達到了400米而已,彎道半徑就五花八門了。我們此前聊天回憶起過不同地區各自中考體育1000米,因為都是去外校考試,跑下來很多人覺得,這個彎道怎麼這麼長、那個彎道怎麼這麼“急”……(歡迎在評論裡說下你們跑過的奇葩跑道)。
标準體育場都是8條跑道,但100米比賽的直道有些是要求有9-10條跑道。這就意味着100米的跑道并非隻是400米其中一部分直道,還要再“寬”出來兩道。
這是8跑道400米、10跑道百米的運動場設計圖↓↓ 這類運動場一般專門為田徑比賽服務,除了400米、100米跑道,旁邊(最上方)還有跳遠/撐杆跳的助跑道,場内也有各類田賽設施。
另外上面已經提到了,400米跑道的直道長度隻有84.39米,100米比賽的跑道就得繼續延長不少距離。
所以,最為常見的100米起點都在400米跑道之“外”,終點線一般是直道與彎道的交界線。終點之後,也會有至少17米的沖刺緩沖段。
關于運動場的跑道,國際田聯有專門的《田徑場地設施标準手冊》。除了距離之外,對方位、跑道的傾斜區等都有具體要求。比如:
直道要沿南北方向避免太陽位置低時的炫目影響;
跑道内側安全區域不少于1米,外側最好也有1米的安全區;
起跑區最少3米、沖刺緩沖段至少17米;
跑道左右傾斜度最大不得超過1%,向跑進方向總的傾斜度不得超過0.1%;
新建跑道的側向傾斜應向内傾斜(内側道低、外側道高);
……等等。
至于跑道顔色,此前更多出現在室内田徑場的藍色跑道,2007年之後也越來越多在一些室外運動場出現。也尚未有确鑿分析對比不同顔色會對選手有什麼影響。這裡也不展開說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