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荀子主要成就及代表思想

荀子主要成就及代表思想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9 14:28:24

#紀錄片中國#

荀子(公元前310- 235 年)是戰國時期(公元前481-221 年)的中國儒家哲學家。他也被稱為荀況。是繼孟子之後最偉大的儒家思想改良者。他是儒家五賢的最後一位:

孔子(公元前551-479 年)

曾子 (公元前505-435 年)

子思(公元前 481-402 年)

孟子(公元前372-289 年)

荀子(公元前310-c. 235年)

荀子主要成就及代表思想(儒家巨子荀子的生平及其思想發展脈絡曆程解讀)1

儒家最初隻是在戰國時代之前的春秋戰國百家争鳴思想時代(公元前772年至476年)期間衆多哲學流派之一。孔子從周朝(公元前1046-256年)的文化作品發展了自己的體系。然後由他的學生曾子和子思發展傳承,直到孟子時期它才被認為完全被闡明。

荀子不同意一些孟子的基本概念,并進一步改革了儒家學派。他的到來始儒家成為他那個時代的領先的哲學思想,但後來儒家哲學要失去了領先地位,這要歸因于他的兩個學生,韓非子(公元前280-233 年)和李斯(公元前 280-208 年)。韓非子發展了法制主義哲學,該思想為秦朝(公元前221-206年)的鎮壓政權提供了助力,使秦國戰勝了其餘六國結束了戰國時期,嬴政成了中國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此後,李斯擔任秦朝政權的首位宰相(公元前221-210年)及其繼任者的宰相。秦的統治是如此的壓迫,殘酷,并最終具有破壞性,以至于與它有聯系的任何人都沒有什麼好的聲譽,這也連累了荀子的名聲。

荀子對人的生存本質的實用主義見解和對超自然影響的否認,不僅影響了儒家思想,而且預示了後來其他文化的哲學運動。

荀子主要成就及代表思想(儒家巨子荀子的生平及其思想發展脈絡曆程解讀)2

荀子的觀點在漢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就已廣為人知,漢朝是秦時朝的繼任者,并将儒家思想作為國家哲學,但是荀子的作品《荀子》卻丢失了,很可能在秦朝在焚書坑儒中毀了,直到秦朝滅亡為止都沒有流傳出來。直到學者劉翔(公元前79-8年)重新發現了它,劉翔是皇宮的圖書館員,收集并整理了《荀子》中的一些章節,并對此進行了評論。如今,他以完善的儒學體系以及作為世界曆史上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的聲譽而受到公認。

曆史背景與生活

荀子生活在中國曆史上最暴力,最混亂的時期。春秋時期的周王朝開始沒落,為了挽回統治。周朝制定了一項政府分權政策即分封制,根據該政策,忠于國王的各個諸侯國幾乎是自治地統治。當王室開始對這些諸侯國失去控制時,強者開始吸收弱者,直到戰國時期有七個諸侯國即戰國七雄–楚,漢,齊,秦,魏,燕和趙,每個諸侯國之間都不斷的進行戰争,以求最終統一那時的中國,成為霸主。

荀子的一生幾乎一無所知,大多數學者都同意大約的出生日期公元前310年,但有關他一生的任何信息都是稀疏的,都來自 司馬遷(公元前 135-86 年)的《史記》和劉翔編寫的《漢書》。

荀子主要成就及代表思想(儒家巨子荀子的生平及其思想發展脈絡曆程解讀)3

荀子出生于趙國的洪匡,在齊國學習哲學,最終成為稷下學宮的老師(孟子一樣)。他擁護儒家哲學體系,他進一步發展并教導他的學生。在他離開這個職位之前,他曾前往往其他諸侯國,将他對儒學的見識傳遞給不同的國王和王子,希望他們将其作為國家哲學。孔子和孟子也做過同樣的事情,當然曆史是相似的,他們都取得了相同的結果:沒有一個統治者對一種專注于美德和自我完善的哲學感興趣,他們隻想要一個能使他們變得最強大的哲學。

荀子最終到達秦國,可能是政府工作的潛在候選人,也可能隻是來訪者。與他的餘生一樣,對于他為什麼在那裡或所做的事情一無所知。人們認為,與其到其他諸侯國一樣,他試圖說服秦人采用儒家學說,并且可能秦國在學校裡(正式或非正式)任教。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可能直接教過後來的法家創始人秦的韓非子和秦朝的未來宰相李斯,這後來損害了他的聲譽。

隻有建立一個公正和良性的政府,一個人才能希望在一個諸侯國的公民中看到同樣的品質。在秦國發生了一些未指明的問題之後,他前往楚國,在那裡,楚國大夫辛申勳(卒于公元前238年)将他任命為蘭陵治安官。春申勳在公元前238年被暗殺,随後荀子的職位被移交給另一個敵對派别。他一直留在楚國直到他死于大約公元前235年,盡管也有人聲稱他活着看到了秦朝的崛起以及韓非子和李斯将在政府政策形成中扮演的角色。死于公元前219年至218年,但這被學者普遍拒絕。

荀子主要成就及代表思想(儒家巨子荀子的生平及其思想發展脈絡曆程解讀)4

人們認為他所教的儒家思想形式與他的《荀子》中出現的形式相同。他對儒家思想是一種務實的思想,而且據某些觀點認為,比其創始人或早期的聖賢所提出的更為悲觀的解釋。

儒家最初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與許多其他流派一起發展的,這一時代被稱為“諸子百家”。周朝崩潰後,以前擔任政府職務的教師和學者失業。這些知識分子在其他地方找工作,或建立自己的學校,教授自己的理論思想,這些理論或多或少是對持續不斷的戰争和時間不穩定的直接反應。

諸子百家的幾乎所有哲學都提出了一種與自己和他人和諧相處的方式,而主要流派則強調了從政府開始和諧的重要性。隻有建立一個公正和有道德的政府,一個人才能希望在一個諸侯國的公民中看到同樣的素質。

在這段時間内互相競争接受的衆多流派中,有14家被認為值得關注: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名家 陰陽家 史家 縱橫家 農家 雜家 享樂派 相對主義 兵家 醫家

荀子主要成就及代表思想(儒家巨子荀子的生平及其思想發展脈絡曆程解讀)5

随着時間的流逝,它們中每一個都會或多或少地從其他人那裡借用思想,但最終最具影響力的三個是儒家,道家和法家。儒家認為人們本質上是好的,但是需要鼓勵和榜樣來表達這種優點。道家聲稱人們的行為舉止是因為他們與自然脫節,隻需要與道的宇宙力量保持一緻就可以生活和表現良好。法家拒絕了這兩種觀點,并主張人們僅受自身利益和自私的驅使,因此需要嚴格的法律來控制自己的沖動和維持秩序良好的社會。

儒家和道家有一個共同的概念,那就是存在一種神聖的或更高的力量影響着人們的生活。在儒家,這是天,在道家,這是道。儒家思想似乎總是具有法制主義的強大元素,但是在鼓勵良好行為方面強調了個人美德而不是法律。孔子的著作是:

易經 詩經 周禮 史書 春秋

在吸收了這些文本的課程和模型之後,人們通過定義為“五常和四德”的道德守則堅持了個人正直和社會責任的哲學:

仁義禮智信和孝忠節義

這是孔子及其前兩個繼任者開發的思想。孟子簡化了儒家的思想,并在承認五常和四德的同時,将它們歸結為基本的四個:

仁義智禮

這些被稱為孟子的四子,之所以被稱為四子是因為他相信這些美德是所有人固有的,隻需要适當的鼓勵就可以發芽和開花,讓一個人充分發揮自己作為高級人的潛力。

荀子主要成就及代表思想(儒家巨子荀子的生平及其思想發展脈絡曆程解讀)6

孟子同意孔子的觀點,即人們基本上是善良的,他指出了人類傾向于幫助遇到麻煩的人的意願,并通過他著名的男孩和井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如果一個人遇到一個掉進井裡的男孩,那麼這個人的第一傾向就是幫助-即使他們與那個男孩或他的父母沒有關系,也沒有理由相信任何報酬-并且,如果他們無法直接幫助男孩,他們也會找人來幫助。

孟子聲稱,通過這種例證,人們可以認識到人類固有的善良。人們隻會因過度發展的自利意識而表現不佳,從而鼓勵自私和自大的行為。為了生活得更好,更充實,更與社會互動,生存要做的一切就是擁護儒家的理想,培育每個人内在的“四子”。

孟子在孔子的教育中增加了孔子的著作- 《禮記》,《中庸》和《論語》;孟子死後,《孟子》也作為補充。這四本經典和較早的五本經典著作,被稱為《四書五經》,此後它們将成為受過良好教育的中國人必讀的書。

荀子主要成就及代表思想(儒家巨子荀子的生平及其思想發展脈絡曆程解讀)7

孟子改革後,這是儒家思想,但荀子會進一步改革。

儒家的第一個分歧在孟子的右翼理想主義思想和荀子的左翼現實主義思想之間展開。作為儒家,他們有很多共同點,包括貴族理想,強調仁義與正義,依賴教育作為人們生活中主要的變革力量,對古代禮節的尊敬,姓名更正的原則以及對宗教的信仰。人道的政府。

荀子在兩個最核心的概念上偏離了儒家的創始人和改革者的遠見。他堅持:

沒有影響人類思想,品格或行為的更高的力量。

人性本質上并不好;人們天生就是邪惡的,以自我為中心,并以本能為基礎。

荀子駁斥了“天賦即影響”的概念,指出無論是祈求降雨還是不祈求降雨,降雨都會根據給定季節的天氣模式落下或不落下。如果有人為下雨祈禱,而雨卻落下,那就感謝上帝的力量。如果一個人為下雨祈禱而沒有下來,那麼一個人就會感到失望和沮喪。這兩種反應都是不合理的,因為天與降雨無關。荀子強調了恒定性的概念:自然總是按照固定的,可觀察的模式行事。在可能下雨的日子裡,預計會下雨。另一方面,事實并非如此。

荀子主要成就及代表思想(儒家巨子荀子的生平及其思想發展脈絡曆程解讀)8

孟子和荀子一緻認為,人們可以通過遵守禮節和自強不息的紀律而變得良好。

他還駁斥了人類天生的善意的主張,理由是很明顯,人們必須被教導要善良,但沒有人必須教任何人要自私自利。如果人們本質上是好的,那麼就沒有必要發展諸子百家來指導他們如何彼此和諧地生活。相反,荀子說,人們需要儒家所鼓勵的各種儀式和教育計劃,正是因為他們遠非天生傾向于善良。

荀子會指出孟子可能會有很多原因試圖拯救男孩,這與孟子的井井有為的論點相抵觸。也許男孩在大吼大叫,尖叫聲很煩人,也許這個人可能期望得到獎勵來拯救這個孩子,或者這個人可能誤以為是自己的孩子。沒有理由認為某人是出于天生的善良而無私地行事,而是,當這很有可能是出于自己的個人利益行事。

即便如此,孟子和荀子也認為,人們隻要遵守儀式和自強不息的紀律就可以變得更好。盡管荀子拒絕了孟子關于人性的中心主張,但他還是批準了“四子”的概念,即通過觀察鼓勵這些美德的儀式,一個人可以成為一個優越的人。

盡管拒絕了“天”這一影響人類行為的概念,但荀子還是承認“道”的存在:

道路不是天堂之路,也不是地球之路。這就是人們所認為的道路,是貴族的指導。

确立美德概念的早期賢人并沒有從某種神聖的來源“接受”它們,而是通過反複試驗來理解它們。荀子以第一批人在河流或溪流中留下痕迹為例,為那些追随者提供了标記,使他們追随那些地方較深,應避免的地方以及更可靠的立足點。他聲稱,自然存在的确存在,但它與自然有關,與人類命運無關。人類隻能指導人類的命運。

荀子主要成就及代表思想(儒家巨子荀子的生平及其思想發展脈絡曆程解讀)9

如果有人希望自己的莊稼長大,則應遵守适當的種植程序,以便在适當的時候澆水;一個人不應該為豐收而祈禱。荀子聲稱,天上的迹象和預兆應該被安全地忽略,因為它們不可能與人的生活有任何關系。

荀子同意孟子和孔子的觀點,即精确語言對現實的正确反映的重要性。在這種情況下,儒家很可能受到由邏輯學家許世(公元前380年至前305年)和公孫龍(公元前380年)建立的名家(諸子百家之一)的影響。重點在于語言與它們所代表的概念的對應程度–例如,“ 杯子”一詞如何很好地反映了被稱為“ 杯子”的對象。荀子認為,應該謹慎而精确地使用語言,以防止自我歪曲客觀現實。語言的目的是進行交流,因此準确的表達至關重要。

荀子還同意成為軍人時實現自我的目标,以及政府應如何照顧全體公民的進步。不隻是上層階級的奢侈和舒适。在這方面以及許多其他方面,荀子的視野與孟子的思想非常接近。即使考慮到他們分歧的根本理念,他們的最終目标也是相同的:通過教育和自律來改善個人品格。

荀子主要成就及代表思想(儒家巨子荀子的生平及其思想發展脈絡曆程解讀)10

結論

荀子保留了《四書五經》,這是儒家思想和行為的理想基本表達。他進行改革的重要性在于,他對以前曾是理想主義的概念采用了一種完全實用的方法。秦上台後,儒家學者批評該政權,他們可能會(也可能不會)觀察荀子的哲學版本。而秦政權的回應是譴責除法制主義之外的諸子百家的所有著作,并在公元前213年至210年之間焚毀其著作。荀子的作品也遇到同樣的命運,但幸運的是總有一些人會冒着生命危險保存這些文化遺産,當然荀子的著作也在其中。

秦國朝滅亡後,李斯和韓非子(衆所周知是荀子的學生或受荀子影響)的思想被成為抨擊對象,因此荀子的名聲受損。但似乎他們倆都隻真正回應了荀子關于人性的觀點,而忽略了其餘的觀點。韓非子的法制主義從人類天生的自私作為其基本概念開始,卻沒有提供改善這種條件的方法,而隻是限制和懲罰了這種條件。而李斯充分貫徹了韓非子的理想。

荀子主要成就及代表思想(儒家巨子荀子的生平及其思想發展脈絡曆程解讀)11

儒家思想的統治時期是在漢朝被漢武帝采納為國家哲學(公元前141-87 年),司馬遷的的《史記》記錄了人們對荀子的看法,直到劉翔在公元前8年去世之前的某個時候出版了《荀子》。此後荀子的聲譽似乎有所改善,但後來他的哲學被邊緣化,當然這是如果以孟子的眼光看來。

荀子提倡對生活環境采取現實,務實的态度仍然影響着儒家的思想和實踐,并影響了後來的經驗主義和生存主義等哲學運動。他對儒家的貢獻當然是平衡的,但是在許多方面例如對世界如何運轉以及如何生活得更加透徹的理解超過了孟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