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古時吳越文化特點

古時吳越文化特點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8-10 13:13:11

古時吳越文化特點?來源:金華日報-金華新聞網金華新聞客戶端11月11日消息 記者 陶後夫,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古時吳越文化特點?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古時吳越文化特點(從上山文化太陽崇拜)1

古時吳越文化特點

來源:金華日報-金華新聞網

金華新聞客戶端11月11日消息 記者 陶後夫

在近日召開的“浙江考古與中華文明”新聞發布會上,上山文化被多次提及。近年來,不僅僅在考古界,作為世界最早稻作農業遺存的上山文化及遺址群,也備受遠古文明愛好者關注。

有學者認為,農業的起源,幾乎與天文學的發展同時。循着這條思路,義烏文史研究者陳如棟提出了以上山文化中的“太陽崇拜”,解釋包括烏傷在内的浙江古地名由來的推論。

上山文化的“太陽崇拜”

“上山文化是良渚文化的起源,而良渚文化是中華文明的先聲。”通過相關資料的對比分析,陳如棟說,在已發現的史前文化遺址中,浦江上山文化遺址,是我國最早進入新石器時代的聚落,也是我國最早從采集狩獵文明進入采獵、農耕文明的聚落,“而且,上山文化存在向外遷移的路徑,他們主要沿着浦陽江、錢塘江等水系逐漸向太湖流域發展”。

陳如棟的觀點,不無佐證。“上山文化不光是稻作的起源,更是稻作文化、農業文化、農業社會的開始。”在去年舉行的上山遺址發現20周年學術研讨會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輝表示,水稻的耕作為人類社會提供了物質基礎,在此基礎上有了跨湖橋、河姆渡、良渚文化。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農業文明的演進,離不開天文學的發展。例如,河南濮陽西水坡仰韶時代蚌塑遺址顯示,古人對天文學已有相當程度的掌握。

那麼,在上山文化遺址群中,有沒有與天文相關的發現呢?

義烏橋頭文化遺址是上山文化的一部分,從中發掘的兩個彩陶曾引發一系列猜想:一個有太陽紋符号,一個有形似八卦的白色線條。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張居中認為,“這不會是人們随意的繪畫,可能有太陽崇拜的意涵,非常值得進一步研究。”

“太陽紋正是出于自然崇拜,或者說太陽崇拜。”陳如棟說,“為政莫過于農時,農時莫過于天象”,古人通過觀天象而知農時,而這些符号象征上山的農業文明和天文觀測的水平。

他說,其中的白色線條,類似“雷地豫卦”,可能是先民看到了久别後閃電劃開天空如裂的現象,表示春雷陣陣、大地萬物複蘇(接近後來的“驚蟄”節令),繼而可以開始農耕,這種行為可以說是“觀象授時”。

烏傷地名或源于太陽崇拜

烏傷一詞源于秦置烏傷縣這一史實。地理學家陳橋驿認為,烏傷應是古越語音譯。然而,為什麼當時取“烏傷”二字作為音譯的義烏縣名,學術界一直有争論。

陳如棟以上山文化的太陽崇拜為背景,對烏傷地名的源流作了新的解讀。

“義烏地處上山文化範圍之内,先民也有太陽崇拜的傳統,最近有研究表明,吳越地區直至青銅時代仍存在太陽崇拜。”他說,秦置烏傷縣時,擇漢字音譯古越語地名,正是取意于太陽崇拜的傳統:“烏”指太陽;“傷”,上古音hljaŋs,繁體作“傷”,屬易部,“日月為易”,均與太陽相關,烏傷正是“日出”的意思。他同時提出,自春秋戰國以來,人們對這個古老地名及其漢語音譯之所以各有解讀,則與當時政治文化需要有關。

類似的地名音譯方式,還體現在越國古都的地名上。例如,“烏傷”、“者旨(即諸暨)”、“會稽”等顯示,漢字音譯越國古都時的取字,皆與“日”有關,即與太陽崇拜有關。

太陽崇拜支撐烏傷越國古都說?

有些學者對越國曾在義烏定都持有異議,但陳如棟認為,烏傷地名的音與意,皆表明越國古都曾在義烏境内。

于越本是錢塘江、太湖流域的一代的原土著,從部落到諸侯國,有一個逐步強盛發展過程。《史記》記載:“越侯傳國三十馀葉,曆殷至周敬王時,有越侯夫譚,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稱王。”

陳如棟認為,允常之後,勾踐滅吳,謀求北上中原稱霸。為獲得中原各諸侯國認同,認大禹為祖先,認無餘為部落的始祖。由此《史記》有了這樣的記載:“越王句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後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發,披草萊而邑焉。後二十餘世,至于允常。”

陳如棟推測,這個記載實際是當時勾踐應稱霸需要而“附會”的解釋,既然認無餘為部落始祖,那必然需要将管轄範圍内的于越地名與無餘挂鈎。後世在定于越地名音譯漢字的時候,也以此為傳統,如餘杭、餘暨、餘姚、餘幹等皆是如此。

但越國古都的定名,卻十分特殊。南京大學曆史系教授張學鋒認為,其音皆與“者旨”有關,越人的核心團隊到哪裡,哪裡就叫“者旨”,且越王以此為氏,即“者旨氏”。

“者旨”出現于“越王者旨於睗劍”,現藏浙江省博物館。浙江大學教授曹錦炎認為,“者旨”即諸暨,諸暨同會稽。由此,越王勾踐滅吳後,核心團隊在“姑蘇”,“姑蘇”被稱會稽;北上稱霸定都琅琊後,琅琊亦稱會稽。

陳如棟認為,烏傷之“烏”通“於”、“餘”,如吳王餘眜劍,其“餘”字正用的是“烏”字;而“傷”字,實際為“者旨”古越語的疾讀。當時,吳越地區其他地名也有類似的讀法,如南京博物院研究員張敏認為,葛城的“葛”即是“句吳”的疾讀音。

陳如棟推測,在最初,“烏傷”古越語意是“日出”,但在勾踐認無餘為祖謀求稱霸的階段,烏傷又被賦予“無餘部落舊都”的含義。

當時不止越國,吳國都城的命名也遵循這一邏輯。張學鋒教授認為,在春秋中晚期,吳人來到太湖平原。他們南渡長江往東南遷移過程中,一系列讀音相近的地名出現:鸠茲(今蕪湖)、姑熟(今當塗)、胡孰(今南京湖熟),到今天的蘇州則稱“姑蘇”或“姑胥”,其讀音皆接近“ko-so”或“ko-su”。也就是說,吳人的核心團隊到哪理,哪裡就叫“ko-so”或“ko-su”,而吳王也以此為姓氏。

人名影響地名,這還引發陳如棟的一些列猜想:如越王勾踐,又叫鸠淺,錢塘江古稱漸江,可能與這位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越王名字相關;者、旨二字與錢塘江的另兩個稱謂“浙”、“之”之間可能存在諧音關聯等。

本文來自【金華日報-金華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