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東側管節全部完成安裝
近日,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樞紐深中通道的沉管隧道E24管節在水下實現精準對接,标志項目沉管隧道東側9個管節全部完成沉放安裝。E24管節為标準管節,長165米,澆築後重約8萬噸。至此,項目全線累計沉放27個管節,安裝長度達4207.8米,沉管段安裝突破5/6。
據了解,7月20日晚,拖航編隊提帶管節,在海事部門的保駕護航下,跨越珠江口截面交通流量超1000艘次的繁忙航道,于21日12時23分到達施工水域。
施工團隊所依托的“慧眼”,除了北鬥衛星定位系統、自主研發的測量塔外,還有沉管隧道施工輔助決策系統。該系統融合了全站儀、姿态傳感器等多種高精尖設備功能,并可通過二維和三維形态實時顯示安裝情況,實現管節對接全過程導航、定位、監測。同時,他們還應用自主研制的世界首艘船架分離式全智能碎石整平清淤船,碎石整平精度誤差不超過2.5厘米。
7月22日14時,曆經精調沉放、拉合及水力壓接等工序,E24管節完成對接安裝。21時30分,經貫通測量确定,E24管節安裝絕對偏差及相對偏差均符合設計及驗評标準要求。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段由32個管節和一個最終接頭組成,西側需完成23個管節(含最終接頭)的沉放施工,東側完成剩餘9個管節。目前,全線累計完成27個管節沉放安裝。
據介紹,東側沉管有5個為非标準管節,寬度由46米逐漸變寬至55.4米,在水下與項目東人工島堰築段隧道對接。施工團隊在面臨“超寬、變寬、深埋、回淤量大”等世界級技術難題的情況下,攻克了超寬、變寬非标準管節及超長、超重标準管節的沉放安裝難題,刷新了沉管隧道水下安裝寬度的世界紀錄。
對建設團隊而言,沉管不僅要實現高精度沉放對接,還要在海中經受得起長年累月的水壓、腐蝕等考驗。因此,沉管管節澆築的“芯”技術尤為重要。
沉管管節為矩形雙層鋼殼、内部填充自密實混凝土的複合結構型式,每個管節有2200多個密閉隔倉,澆築精度要求高,且澆築過程基本不可逆。為了高質量完成預制,項目研發團隊研制出一套世界首創的智能澆築設備及系統。
據悉,在完成E24管節的沉放安裝後,深中通道計劃本月底進行沉管隧道西側管節沉放。(來源:深中通道發布)
02
跨海高鐵新建福廈鐵路最後一聯連續梁合龍
7月20日晚8時,随着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中國首條跨海高鐵——新建福廈鐵路最後一聯連續梁順利實現合龍,此舉标志着該項目由下部結構施工全面快速轉換到線上施工階段,為新建福廈鐵路早日通車打下堅實基礎。
新建福廈鐵路集美特大橋,位于廈門市集美區境内,橋長11.19km,設計為時速350km,此次合龍連續梁為集美特大橋190#-193#墩(48 80 48)m連續梁,為跨越雙向六車道的G319國道而設,梁底淨空距離僅15m,施工區域外部環境複雜、車流量較大,安全風險等級高,對施工技術及管理水平形成重大考驗。
據介紹,受油氣管線遷改影響,此次合龍連續梁開工較晚。項目部通過多種途徑,有效縮短連續梁施工周期,保證架梁工程順利進行。在生産過程中,項目部從澆築方案、機械設備、人員分工、施工組織等方面綜合把控,确保生産安全。
另據了解,此次合龍連續梁是福廈項目的重點工程,同時也是最後一聯連續梁,項目部抓重點、重質量、保節點,進一步加大人員和機械各方面的投入。同時,項目部還深入開展“戰雨季、保鋪架、争做建功先鋒”等活動,為連續梁的順利合龍提供有力保障。(來源:中新網)
03
連接京津冀的安運橋正式動工建設
近日,國道G230通化至武漢公路鉗屯彎道至老夏安線段建設工程安運橋正式動工建設。
該橋全長2910米,連通廊坊市香河縣與北京市通州區、天津市武清區,是北運河香河段的重要橋梁。
據介紹,國道G230通化至武漢公路鉗屯彎道至老夏安線段建設工程,是今年香河縣重點實施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一。該工程全長5.3公裡,采用一級公路标準建設,兼顧城市功能需求,設置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機動車雙向六車道,路基寬45米,設計速度每小時80公裡。
據悉,項目完成後,可打通香河縣西部交通堵點,暢通對外通道,進一步提升幹線公路網整體服務水平,對促進區域交通聯系、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支撐北運河廊坊段旅遊通航具有重要意義。(來源:廊坊日報)
04
康略高速花橋隧道左線順利貫通
7月24日上午9時,康略土建一标花橋隧道左線安全順利貫通,标志着康略高速公路施工取得重要進展。
花橋隧道位于康縣長壩鎮花橋村,設計為左右線分離式雙洞石質長隧道,左線長1985m,右線長1993m,隧道最大埋深280.4m,其中淺埋段拱頂距地面僅6.5m,隧址區屬構造剝蝕低中山地貌,地形起伏較大,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
花橋隧道采用雙向掘進施工方法,自開工以來,項目建設團隊高效組織,在鋼材集中加工配送中心引進一系列數控鋼材加工設備、每台設備僅需1至2人就可操作,在減少作業人員,提高生産效率的同時保證了産品質量的穩定、可控。在隧道施工中他們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積極引進采用四機一模五台車機械集群作業,通過鋼拱架定位裝置、仰拱小邊模工藝、仰拱鋼筋施工控制卡具、五線上牆、二襯空洞檢測儀、激光攤鋪機、隧道安全管理五大系統等,同時結合數字化技術,打造隧道智能化、信息化、機械化、标準化作業樣闆,促進項目管理和質量“雙提升”。
花橋隧道左線的貫通,為康略土建一标後續工程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目前,項目橋梁、隧道、路基填築等工程均在穩步推進中,隧道工程已完成80%,預計于11月中旬實現全面貫通。(來源:每日甘肅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